李海彥:帶著「樂勒車」回歸草原

李海彦:带着“乐勒车”回归草原

編者按:從1978年到今天,中國改革開放走過整整40年。40年間,中國的房地產業也從“野蠻生長”逐步走向成熟。40年,對於人類歷史來說,不過是彈指一揮間;但對於中國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而言,卻是影響深遠的40年。樂居財經與新浪財經聯袂推出的“致敬改革開放•地產40人——影響中國地產時代進程”大型策劃,希望通過訪談當年那些最具代表性的親歷者、參與者、見證者,與他們一起重溫歷史,共同回顧中國房地產走過的光輝之路。本期【致敬改革開放•地產40人】提名人物是內蒙古納德納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溫州購房團“團長”李海彥。

出品人/賀寅宇 策劃 採訪/陳海保 統籌/潘宇凌 撰寫/王蒙塵 攝像/劉西常 編輯/曹冉京

站在面前的李海彥,像一位鄰家姐姐。身披一件蒙古族長衫,嘴角上掛著溫婉、恬淡的微笑。在攝影團隊布場的間隙,跟我們聊起了中醫,還不停地向我們推薦她的私人保健師。如果不是相識,你很難將眼前這位快人快語、親切隨和的“小女人”,與當年那位叱吒風雲的溫州購房團團長聯繫在一起。

很多人都知道,李海彥策劃並組織了中國第一個溫州購房團和中國第一家民間財團,曾在地產與媒體圈紅極一時。她說不喜歡那段輝煌史,討厭那個喧囂浮躁的地產圈。所以她很少在人前提起那段時光。“我很少說我是誰,那不重要,這些年來,我在不斷學習,不斷修煉自己,逐步發現:名利要與內在的能力和德行匹配,虛名都是過往雲煙。”

“姐已不在江湖,只是有我的傳說而已,已經遠去了。”是樂居財經的訪談話題,重新觸及了李海彥塵封已久的內心深處,讓她“一下子又回到那一階段的一個回憶。”說到這裡,李海彥的目光伸向遠方。

李海彥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李海彦:带着“乐勒车”回归草原

溫州往事

李海彥是蒙古族,在呼倫貝爾的草原上長大。很多人不知道,李海彥還有一個蒙古名字——娜仁託婭,蒙文意為太陽的光芒。這個散發著浪漫氣息的名字,並沒有帶給她浪漫的青春。李海彥的父母去世的早,留給她兩個妹妹、一個弟弟。為了活下去,李海彥帶著弟弟妹妹做過很多:賣菜、賣服裝、倒騰香菸、賣鞋、推銷飼料添加劑、做皮鞋……

李海彥到溫州打工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溫州的皮鞋廠做工人。皮鞋廠老闆拖欠工資不給,李海彥跟她吵起來,扔下敲鞋的榔頭不幹了。去了一家廣告公司做業務員,她很勤快,業務做得很突出,還經常為溫州晚報介紹廣告客戶。那時候年輕無畏,有一天,李海彥跑去《溫州晚報》社,直接找到分管廣告的領導陳康漢說,我能不能印你們的名片,你的名片好用,我有廣告客戶也給你們做。

領導說,我們是正規的單位,怎麼能隨便印名片,要不然這樣,你到報社試用一下,行的話我就錄用你。他給了李海彥三個月試用期,在三個月之內,李海彥超額完成了任務,領導很講信用,三個月以後就給她轉正了。

李海彥就這樣順利進了報社,自此,也開啟了她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李海彦:带着“乐勒车”回归草原

一夜成名

2001年,溫州房價已經逼近上海,且買房需要排號、走後門。而距離溫州不遠的上海,房子設計時尚,更讓人心動的是,上海當時還有購房送藍印戶口的政策。對孩子上學很有利,吸引了大批溫州人上海買房。

當時溫州有4家報紙,彼此間競爭激烈,為了吸引廣告主,李海彥說服上海的開發商,只要66000元,在溫州晚報投入整版彩色廣告,就把意向購房者送到他的售樓處現場。2001年8月18日,李海彥帶領157名溫州人至上海樓盤現場看房、購房,當場成交49套,成交總額達6500多萬元。一時間,溫州購房團大火,國內機構爭相效仿。

異地購房的策劃,以及數次帶團出去,讓李海彥成了地產界的“網紅”。“走在溫州街頭,經常會有不認識的人給我打招呼,叫我團長,帶的人太多了,根本記不住。包括房產商和媒體搞活動,有次去長沙做電視節目,做完後,臺下過來索要簽名,誤以為是哪個明星來了。”

直到今天,李海彥仍有不少鐵粉。經常有當年的溫州買房人加她微信好友,然後把她拉進群裡,說感謝當年的購房團,讓他賺了錢。李海彥說,實際上,她對溫州做的最大貢獻,是提升了溫州人的美譽度,以前溫州人是假冒偽劣產品的代名詞,後來提到溫州,都嘖嘖稱讚,有錢啊,厲害,到處買房!有一次在北京機場,李海彥正和老朋友聊天,突然過來一位陌生人對她說,你好,團長!

李海彥也成了開發商的“貴人”,座上賓,就連綠地集團的老總張玉良,也曾親自拎包去賓館拜訪。《溫州晚報》總編輯對拜訪李海彥的房地產開發商們講:“想見李海彥,只有10分鐘時間。”據李海彥回憶,當時前來拜訪的開發商確實排成了長隊。後來,英國BBC採訪李海彥時,對她能夠把外地人帶到上海和其他城市去買房,也表示很驚訝。

李海彥帶溫州購房團出去買房,引進外地開發商,到溫州做房展,二三天時間交易金額超了三兩億,是最平常的事。

李海彥是個謙虛和理性的人,在她看來,溫州購房團之所以能夠成功,並不是自己有多大本事,而是天時地利人和,多種因素促成的。一是當時溫州人有這個意識,他們全國各地跑,對土地的留戀,不像我們北方人那麼濃烈,哪裡有錢賺,他會去哪裡;二是上海商品房市場有外銷需求,三是有這個報社的平臺,因為這種權威性,信任感是不一樣的。

溫州購房團的火爆引起了國家高層注意。李海彥遭到住建部嚴格的調查,住建部先後派出了兩個調查組,看她是否存在違法問題,有沒有什麼不該賺的錢賺了。清者自清,李海彥並沒有被查出什麼問題。

李海彦:带着“乐勒车”回归草原

逃往北京

但是,隨著媒體的報道和購房團的泥沙俱下,李海彥發現,很多事情逐漸變了味。本來是連接市場供求、一舉多贏的“購房團”變成了“炒房團”。

頗有諷刺意味的是,被很多人誤作“溫州炒房團團長”的李海彥,恰恰是最反對炒房的。

對於當下國家提出的“房住不炒”,李海彥激動地說,早該這樣!我2004年離開溫州,就覺得房地產這樣下去不行,因為房子買著買著就偏離了方向,幾十億產值的工廠老闆,辛苦一年下來,企業利潤還不如他老婆輕輕鬆鬆遊山玩水炒房賺得多,誰還有心思老老實實做工廠?都去賺快錢了,對實體經濟損害很大。房子變成了投資投機工具。

當年在溫州,最讓李海彥接受不了的是,不僅買房人去炒房,很多開發商也藉著溫州購房團的知名度去炒自己的項目。“我們變成他的託了。後來我就不想做這個事情,因為就是因變味了,真的變成炒,都在炒。”

盛名之下,李海彥感受到了巨大壓力。空閒時,在城市的街上獨自行走,反思自己,“那時候,內心是誠惶誠恐的。感覺自己沒什麼本事,沒有外界講的那麼那麼神奇。只是運氣比較好,抓住商機,然後在偶然的時機實現了。”

在粉絲們的簇擁下,在鮮花的包裹中,她反而越來越感到孤獨。對於房地產的浮躁和喧囂,她越來越感到厭煩。

2004年某一天,李海彥終於忍不住了,她做出了一個令常人難以理解的決定:離開自己打拼了10年的溫州,離開正處於巔峰的事業,到北京去!逃離溫州、逃離歌舞昇平、喧囂熱鬧的地產圈,現在回頭看,那是非常明智的決定。這些年思考與沉澱,不斷地修煉自己的內心,我感覺非常充實,感恩那些經歷、感恩經歷中的人與事……“

離開溫州後,李海彥先後就職於北京國家級媒體、上海大學房地產行業研究等領域,不斷拓展視野,豐富經驗,實現了人生的成長。同時,她有更多的時間迴歸家庭,親近家人。“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我的內心變得越來越淡定了,也明白了有所為,有所不為。”李海彥說。

李海彦:带着“乐勒车”回归草原

迴歸草原

李海彥很享受當下的生活。

現在,她投資的項目“樂勒車旅遊”是一鍵解決旅行中,吃、住、行、購物等需求的平臺,是互聯網+旅遊出行+民宿+地方特產+餐飲等系列,是旅遊創新投資及一站式旅遊承接及落地接待服務商……

“將蒙元文化推向國際、將世界各地遊客帶到草原””是李海彥的一個情結。李海彥認為,內蒙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草原、沙漠、原始森林、戈壁灘……家鄉獨特的自然風景和民族文化,沒有得到外界的充分認可。作為內蒙古九三學社的成員,五年前,李海彥就在思考,並寫過很多關於旅遊的提案。

“如果說前些年,我在房地產行業,做了點事情的話,那都是小事,在內蒙,在自然風光和民族文化旅遊方面,我希望做點可圈可點的事情。”李海彥對於未來滿懷憧憬。

李海彦:带着“乐勒车”回归草原

以下為樂居財經總經理陳海保與李海彥的對話精選:

樂居財經:當年為什麼去做溫州購房團?

李海彥:為了增加廣告,當時我去上海,找開發商,有個新加坡的凱德置地,一下子給我兩個樓盤的廣告,加上其他共四個樓盤。我們開始在報紙上,招讀者去上海看房買房,當時溫州人對上海不瞭解,要託親戚朋友陪他去看,很麻煩。我們報紙作為橋樑,把買房的溫州人和賣房的上海開發商連起來,報社就是個平臺。

樂居財經:是什麼原因讓你後來放棄了做購房團?

李海彥:購房團跟炒房團的區別在哪裡,剛開始我們出去是購房,但後來變成炒,這個炒不僅僅是買房人去炒房,很多開發商,拿我們所謂的團去炒他的項目。溫州人都來買光了。我們變成他的託。後來我就不想做這個事情,是變味了,真的變成炒,都在炒。甚至很多人把我的名字也炒的一塌糊塗,當時我是紅的發紫。

樂居財經:溫州購房團推高了房價,您同意這種說法嗎?

李海彥:溫州人沒有那個本事,溫州人是四處出擊,並沒有在一個地方扎堆買房,相反,全國人民扎堆去一個地方買房,就能把房炒高,比如93年海南房地產崩盤。在房地產領域裡,溫州購房團起到了鯰魚效應。溫州人的本事,是能抓住了國家發展的大勢,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樂居財經:現在國家提出房住不炒,你怎麼看?

李海彥:早應該這樣,這是一個洗牌的過程,以前房地產開發的門檻太低了,誰都可以做,什麼人都可以做開發。現在房地產行業,他的資金、人才、團隊、規劃,包括決策者的眼光,綜合的能力很重要。以前都是老闆一拍腦袋,閉著眼睛蓋房子。那個時代,是個野蠻生長時代。

前十五年是投機的十五年,但是這五年來,應該是慢慢的規範起來,迴歸理性。這樣對中國的經濟他有好處。如果像前十五年這種投機下去,中國真是很可怕,所有的資金都湧向地產、湧向開發,這是不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

樂居財經:現在還可以買房嗎?

李海彥:其實我不太建議現在買房子,夠住就行。觀點在改變,以前說使用權,產權是一體的,永遠是我的。現在是共享時代,共享單車,共享出行,能使用就行。他的產權或所有權不一定是我的,包括現在房產逐步規範,規範以後,各種稅收,各種費用。所以買房升值的年代已經過去了,通過房租來收益的,收益率很低。

但有一點,現在買房還是一種保值的比較好的手段。特別在發達城市,北上廣深,目前來講,房產還是保值的一個最好的渠道。

樂居財經:你離開地產行業後,主要在做樂勒車,這是一個什麼項目?

李海彥:這是一個旅遊投資的項目,應該是一個旅遊行業創新的一個投資。我給你描繪兩個場景,如果你是個遊客,你想去草原旅遊,你會跟團還是想自己自助遊?跟團遊人們越來越不喜歡了,很多人喜歡深度遊,喜歡根據自己的喜好,想多待一下就多待,想不待就能走。

我們這個是一種私人定製的,算是一種旅遊管家,在你沒有出發之前,你就可以在我們的平臺上看所有的旅遊項目。比方說你想坐什麼樣的車,想吃什麼,想住住賓館還是住民宿,想要有一些蒙古包去住,有一些蒙古服裝去穿,甚至在草原上你想攝像,我們都會滿足你的要求。你在網上就可以點擊你的需求,然後把他放入你的購物車裡面,然後支付。你下飛機以後,有我們專業的樂勒車司機穿著蒙古袍,帶著哈達,去給你下哈達,那一剎那你會感受到很濃的蒙古的民族的特色出來了。

在車上,你會吃到我們內蒙特產,牛肉乾,奶茶奶酪,聽到蒙古的音樂。我們的樂勒車司機既是司機又是導遊,還是廚師,甚至在有的時候,他要給你做攝像師,攝影師,他會給你一個全方位的服務,能夠從你一下飛機開始,他陪著你,直到送你坐飛機走。

樂居財經:怎麼想到做樂勒車這個項目的?

李海彥:我是蒙古族,我的家鄉有那麼多很好的風景,內蒙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有草原,沙漠,有森林,有隔壁灘,有那種邊境小城,那種很異域風情的一些民族的東西,很多美好的東西,但是我們沒有很好的展現出來,因為我去麗江的時候就覺得,麗江是很美。但是我覺得我的內蒙古更美。首先是一種情結。

我應該說在五年前就開始有這種想法。我是內蒙古九三學社的。我寫過很多提案,關於旅遊的提案。但當時這種提案都是在一種理論層面上的建議,沒有落地去實施。後來我們跟一汽皮卡車接觸以後,忽然發現有一個載體,我們很快就達成了一個意向,就做了這個項目。

李海彦:带着“乐勒车”回归草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