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程藝龍將上市,背靠騰訊攜程仍內憂外患

同程藝龍將上市,背靠騰訊攜程仍內憂外患

近日馬蜂窩“數據造假”事件不斷髮酵,讓在線旅遊業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不過與此同時,另外一家在線旅遊平臺傳來行業佳訊,剛剛合併不久的同程藝龍將會於今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

2018年6月21日同程藝龍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之後,根據最新消息,同程藝龍將會在本週通過港交所聆訊,進入IPO的最緊要關頭。由藝龍旅行網和同程網絡合並而成的“同程藝龍”,如今背後有著攜程與騰訊作為堅強後盾。其在6月21日打響上市第一槍,這一切似乎都顯得理所當然,然而同程藝龍的上市在這個時間節點卻並不意味著新的跨越。

資本加持,躺出來的上市公司

國內在線旅遊市場高速增長,行業如今逐漸保持穩定狀態。從整體上來看,攜程的市場地位遙遙領先,然而第二梯隊的途牛以及飛豬等企業來勢洶湧,剛上市成功的美團間夜量和訂單總量已經全面超過攜程,一度讓攜程的地位收到威脅。

美團和阿里系的加入,構成了國內在線旅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格局。因此,同程與藝龍的合併對攜程來說是非常樂意看到的局面,畢竟攜程也希望通過同程藝龍鞏固自身的行業地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或許也是同程藝龍如此急於上市的原因之一,所以未來的在線旅遊市場中,競爭將會變得更加激烈。

合併之前騰訊和攜程作為兩家企業的大股東,自然不希望看到因市場競爭而引發兩敗俱傷的局面,而且合併之後雙方能夠實現多項業務互補,整合雙方在交通和酒店等業務上的資源,大規模佔領“機+酒”市場。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股權架構顯示,同程藝龍的第一大股東為騰訊,持股比例達到24.92%;攜程持股比例為22.88%,為同程藝龍的第二大股東。同程藝龍與2018年3月完成合並,此後就開始準備上市計劃。

2017年同程藝龍合計總營收52.27億元,年度利潤6.85億元,這也是從2014年首度扭虧為盈,憑藉9.8%的市場份額,成為國內排名第三的OTA。並且,合併之後騰訊作為幕後大腿,自然少不了給予好處,同程藝龍擁有微信九宮格的獨家運營權,同程藝龍藉助微信經濟,於9月份小程序的月活躍用戶已經突破1.8億。

由於背靠騰訊和攜程,所以在流量和業務上可以給新公司帶來莫大的優勢,業內人士猜測,同程藝龍很有可能借此成為港股OTA的獨角獸。

內生能力缺乏,同程藝龍還有幾道坎要過

雖然說同程藝龍目前越活躍用戶發生質的飛越,然而其本身並沒有開發獨立APP,而是採用“同程藝龍網”和“酒店機票火車”的小程序作為替代品,大部分的用戶都來自於微信引流。

由於沒有自家獨立平臺,使得在一定程度上騰訊直接掌控住了同程藝龍的命脈所在。根據同程藝龍的招股書中顯示,與騰訊關係的好壞將會關係到平臺生存與否。

對比騰訊今年年創下的最高股價,騰訊在今年下半年股價一直處於下跌狀態,已經蒸發了超過三分之一的市值。根據36kr從多個信息源處得知的消息,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騰訊投資業務顯著收緊,步調放緩,是否會出現項目跟投的情況不能肯定。這對於正處於準備上市關鍵時期的同程藝龍來說,無疑加大了風險。

其次,同程藝龍招股書寫到:如果不能提高品牌知名度,同程藝龍很難挽留現有用戶並且吸引新用戶、旅遊服務供應商及業務夥伴,業務可能受損。根據艾瑞分析,國內在線旅遊市場格局開始趨於穩定,市場交易規模將近入平穩增長的階段。

在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之下,任何風吹草動對同程藝龍的市場都會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按照2017年交易額計,中國四大OTA分別站到在線旅遊市場35.6%、14.2%、9.8%和4.4%。當前同程藝龍雖然在OTA市場中排名第三,但相較之下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尤其與第一名相去甚遠。

同程藝龍此前憑藉同程網絡和藝龍旅行網在行業內樹立了一定的品牌效應,在合併之後會受到一定影響,需要繼續提升用戶的忠誠度。加上從合併到準備上市,其時間才不過一個季度的時間,整合時間過短容易引起企業文發生衝突,不管是從企業管理還是業務上都處於磨合階段,具有非常高的不確定性。

同程藝龍攜手並進,獨立自主是立足根本

不可否認,騰訊的流量入口對同程藝龍來說有非常大的幫助,在挖掘微信平臺社交紅利上具有天然優勢,然而現實也並非如此美好。招股書披露的協議顯示,同程藝龍雖然擁有騰訊流量入口的獨家運營權,但時間被限制在在2021年7月31日之前。

也就是說,同程藝龍依靠騰訊提升流量的時間不足三年,運營權到期之後將會大大影響到同程藝龍的業務,所以在這段時間之內,如何快速打響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以及儘可能的將核心用戶轉移到自己品牌之下顯得十分重要。

另外一方面,如今在線旅遊行業紅利逐漸消退,同質化現象嚴重,加上居高不下的成本,越來越透明的利潤空間,使得低價策略成為行業競爭的唯一手段,原本低頻次的消費方式給行業帶來的最終結果是利潤非常有限,小規模企業難以承受壓力紛紛退出遊戲。

因此走差異化路線是企業尋求發展的必經之路。從消費需求來看,目前國內消費者已經不再滿足於傳統的標準服務,正在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升級。在一定意義上在線旅遊平臺擁有更加豐富的資源,相較傳統旅遊互聯網更為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所以需要在尋求差異化的道路上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有針對性的推出自己的服務,而不是一味的打價格戰。

除此之外,儘管在線旅遊平臺已經從基本的旅行出遊拓展到了多個層面,但用戶更加看重的是平臺口碑。如今做一站式服務的平臺不止一個,但行業卻屢屢爆出互聯網殺熟、捆綁銷售以及霸王條款等負面消息,導致消費者對平臺的印象降到冰點,所以如若在行業中積累良好的口碑,就可以從眾多競爭對手當中脫穎而出。

伴隨著技術的發展,藉助大數據帶來的旅遊業也即將迎來革新,人類將邁入智慧旅遊時代。出行之前制定旅遊攻略是大部分旅行者的必修課,可是信息雜而亂以及各種突發狀況讓制定的攻略充滿了多種不確定因素。

因此對於平臺來說,利用雲計算和物聯網打造的智慧旅遊是推動行業發展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必經之路。一方面結合海量的信息數據,分析不同區域的用戶需求、愛好以及習慣等等,結合掌握的一手旅遊資訊,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就可以為用戶提供多種符合心意的旅遊路線,幫助用戶制定出最佳旅遊計劃。

如今在線旅遊行業已經處於白熱化階段,對於同程藝龍來說現在背靠攜程與騰訊取得不錯的效果,但是現在基礎並不牢固,在未來仍然需要在旅遊業的其他細分市場繼續探索,打造出自己的壁壘才最為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