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土地流拍率上升體現在尊重市場

艾琳

統計顯示,今年前7個月,一線城市土地流標共有13宗,創下2012年以來的新高;二線城市土地流標共154宗,2017年同期為77宗;三線、四線城市土地流標合計達到629宗,而2017年同期為284宗。

媒體:土地流拍率上升體現在尊重市場

土地流拍率快速上升,至少說明三方面情況。

首先,調控已經發揮作用,土地市場的熱度正在呈現下降趨勢,土地高價者得的現象已經很難維持。即便一些大型開發企業仍有比較強烈的拿地慾望,也不會再像過去那樣輕率拿地,否則有可能面臨較大風險。

其次,說明開發商已經出現了一定的資金趨緊現象,多數中小開發商已經沒有能力再像過去那樣有土地就拿,拼命抬高價格,而會更加理性、理智地對待拿地問題。

再次,說明開發商已經對未來的房地產市場持相對悲觀態度,對房價走勢不太樂觀,特別是在中央提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要求以後,開發商拿地的熱情會受到有效遏制,拿地的衝動會越來越弱。

在土地價格已經處於很高水平、繼續上抬空間幾乎沒有的情況下,如果土地成交價格繼續上漲,最有可能出現的一種現象是房價與地價倒掛,房價沒有能力支撐過高的地價。土地流拍率上升的背後,也預示著城市土地供應力度的加大。半年就流拍796宗土地,這足以看出上半年土地供應的力度還是比較大的,供應的數量和規模也有明顯提升。正是土地供應的節奏加快、數量增加、規模擴大,才有可能出現流拍率上升的現象。

土地流拍率的上升,在反映土地和房地產市場情況變化的同時,也反映了開發企業、金融機構、地方政府等各方對市場的尊重。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土地價格的上漲都是非理性的,動輒上百數百次的敲錘聲以及幾十上百甚至幾百的溢價率,一些中小型開發企業也加入到爭搶土地的行列中來,將土地價格推到令人難以置信的水平,由此產生的後果也十分嚴重。

同時,銀行為了一時之需也是無節制地給開發商以資金支持,推動地價上漲,將自身風險推升到很高水平。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土地出讓收入,對地價也是無節制放任。一些小型開發商拿到土地後,又將股權轉讓給其他開發商,這從一個側面凸顯了地價的不理性和瘋狂。在這樣的情況下,加強對土地市場的監管,遏制房價上漲的重心轉向土地價格,就顯得十分重要。

中央提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釋放了遏制地價進一步上漲的明確信號。把房價上漲的總閘門關好,開發企業要想繼續賺錢,就只能在地價上做文章。面對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的活躍度下降、成交規模萎縮,居民購房熱情也進一步冷卻,炒房客推高房價的元素越來越少,開發商不僅要通過提高房子的品質來吸引購房者,從而增加建房成本,而且要面對嚴厲的調控措施,應對可能出現的房價下降,如果再不充分考慮地價因素,不在地價上做足文章,虧本就可能是大概率事件。

如果說過去是開發商集體抬價,把地價抬得越高越好的話,未來開發商要做的可能是集體壓價,只要價格高於心理價位,就極有可能流拍,而且會依據各自需要,以“認購”的方式拿地,彼此之間不再惡性競爭。雖然此舉可能與土地競拍政策存在矛盾,會給人以串通拿地的嫌疑,但是,面對高地價,不排除開發商會採用這樣的方式,並以此來壓低地價。

不管怎麼說,把地價降下來總比拼命抬高地價來得理性,也更能體現土地的真實價值,這也可以認為是對土地市場、房地產市場的尊重,對價格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