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大興安嶺)有個錫伯族原住地

清清的湖面倒映著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成群的野鴨悠閒地劃過,蕩起一個個V型水波,讓湖光山色飄逸靈動。純淨的藍、純粹的綠、純潔的白……所有的色彩都是那樣乾淨,那樣純正、通透而沁人心脾。錫伯族文化宣傳牌、彩繪錫伯族風情畫、瀋陽太平寺家廟滿文碑複製碑、南綽倫花紋建築……一個個錫伯族元素讓這裡民族特色濃郁,絢麗多彩。

內蒙古(大興安嶺)有個錫伯族原住地

古營河錫伯族風情園鳥瞰

這裡是內蒙古大興安嶺錫伯族原住地——綽爾林業局古營河林場錫伯族風情園,內蒙古唯一的一個錫伯族特色的旅遊觀光園,它正以嶄新的姿態吸引著全國各地遊客的目光,吸引著錫伯族人到這裡走訪、尋根。

錫伯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乾隆年間清廷徵調部分錫伯族西遷至新疆以充實當地。今錫伯族多數居住在遼寧省和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少數在東北、內蒙東部以及黑龍江省的嫩江流域散居。

內蒙古(大興安嶺)有個錫伯族原住地

瀋陽錫伯族家廟滿文碑複製碑

2017年9月,一場論證會打破了綽爾河畔的寧靜。“綽爾林區是錫伯族原住地有據可考,毋庸置疑!”“綽爾河就是我們的母親河!”“綽爾是我們祖先居住的地方,我們回家了!”,參加論證會的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遼寧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原所長、滿學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員關嘉祿,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研究館員、滿文檔案和錫伯族歷史研究專家吳元豐,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促進會副秘書長、中央民族大學錫伯族教授韓國綱無比激動,無限感慨地表達心中的喜悅!

內蒙古(大興安嶺)有個錫伯族原住地

錫伯族歷史文化論證會

一段塵封數百年的錫伯族歷史被揭開,“綽爾林區是錫伯族原住地”這一論證不僅為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呼倫貝爾市乃至內蒙古自治區挖掘到一個新的民族文化元素,還豐富和補充了對錫伯族歷史文化的研究。對於推動綽爾林區社會經濟的繁榮以及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內蒙古(大興安嶺)有個錫伯族原住地

古營河景色

近幾年來,綽爾林業局在林區發展森林旅遊的大背景下,因時而動,順勢而為,在依託得天獨厚自然景觀的同時,不斷建設人文景觀、挖掘旅遊文化。古營河作為綽爾慢生活休閒體驗區的一部分,日臻完善區域特色建設,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休閒度假區。重要的是,在綽爾林區開發建設之初,早期林業開發建設者就在古營河林場場區南側發現有古石砌建築遺址,同時,延古扎線至今保留著綽爾林區通往扎蘭屯、齊齊哈爾等地的林中古道,這也許就是“古營河”名字的由來,所以,選擇古營河林場作為綽爾林區錫伯族原住地的代表進行特色打造可謂名副其實。

內蒙古(大興安嶺)有個錫伯族原住地

走進古營河錫伯族風情園,筆直的街道、整齊的院落、一排排蓬勃生長的綠化樹木、一塊塊綠絨毯似的草地……無處不清新亮麗,民居、板杖,家庭賓館……所有建築風格整體色調採用了錫伯人喜歡的褐色和白色,黃褐色代表著大地,白色代表著天空。褐色和白色的運用表現了錫伯族對天地的敬仰。

穿過場區第一排的民居房山上依次繪製著富有錫伯族民族風情的彩繪圖案。

內蒙古(大興安嶺)有個錫伯族原住地

錫伯族節日

在這幅錫伯族群眾歡慶傳統節日場景的畫面上,歡樂的錫伯族人正擂起歡快的鼓點表達內心的喜悅。在他們敲打的鼓面上,繪有一個動物的形象。這個動物似獅非獅,似狗非狗,奔騰的四蹄像飛奔的駿馬,其肋生雙翼,鼻頭上長著犄角,這個昂首向天的動物圖形,就是錫伯族的圖騰——錫伯瑞獸。

傳說錫伯族的先民們在大鮮卑山附近生活時,由於氣候寒冷,食物來源匱乏,部落頭人決定舉族南遷。他們艱苦跋涉了很多天,仍然找不到走出大森林的路,只能在原地打轉,食物越來越少,許多老人不堪飢寒去世了。就在大家愁眉苦臉幾乎失去生存希望時,一個似獅非獅,似狗非狗的怪獸突然出現在隊伍前面,給大家引路,眾人跟著這隻怪獸終於安全的走出了森林,從此錫伯族人就將它作為族人的神獸供奉了起來,作為本民族的圖騰。

內蒙古(大興安嶺)有個錫伯族原住地

貝倫舞

這幅畫面表現的是幾位體態輕盈、容貌端莊的女士正在跳錫伯族傳統舞蹈——貝倫舞。“貝倫舞”是錫伯族自娛性舞蹈的泛稱,也是錫伯族民間舞蹈的第一大種類。它是古代錫伯族人艱苦漁獵生活中模仿生活、生產姿勢的一種古老舞蹈。模仿的是打獵動作,表現獲取獵物後的喜悅心情。男性跳貝倫舞的動作粗獷,張揚出陽剛之氣;女性跳貝倫舞的動作則優雅,滲透出陰柔之美。經過一代又一代民間藝人的再創作,貝倫舞成為錫伯族民間非常流行、廣為普及、幾乎人人會跳的一種民間舞蹈。

內蒙古(大興安嶺)有個錫伯族原住地

錫伯族是騎射民族

錫伯族素有“好騎善射”的美名。這幅畫面表現的就是錫伯族群眾拉弓射箭的場景。早在東漢以前,錫伯人就在大興安嶺一帶以畜牧射獵為業。在錫伯族人眼裡,練箭就是練心,是體現一個人的道德素養的事情。作為一個一生伴隨著弓箭的民族,錫伯族很好地將中華儒家這種博大精深的思想繼承了下來。錫伯人每次射箭之前對手雙方都會相互致意,作為一種射禮。爾後更會有精彩的祭祀、叫陣等活動,而比賽的結果已經不重要了。人們只是沉浸在這種弓箭比賽營造的氛圍中。由此錫伯族也成為中國56個民族郵票上唯一一個和弓箭印刻在一起的民族。可以說,錫伯族人的歷史就是一部弓箭的歷史,正如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描述的那樣:“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內蒙古(大興安嶺)有個錫伯族原住地

在錫伯族風情園的北面,建有一座二層結構的旅遊接待大廳,整座二層小樓採用歐式建築風格,色彩豔麗,線條流暢,典雅大氣。小樓的前方矗立著一桶石碑,這桶石碑正是前文所述的瀋陽市錫伯族家廟太平寺滿文碑複製品,是綽爾林業局2018年6月設立的。

內蒙古(大興安嶺)有個錫伯族原住地

古營河居民區房屋建設兼具錫伯族元素和歐式建築風格。房屋的外牆中部白底上裝飾的是錫伯族“南綽羅花”的形狀。南綽倫花是錫伯族西遷之後,依據頭腦裡對大興安嶺百合花的形狀描繪的房屋裝飾圖案,它與大興安嶺的野百合花兩兩相對,象徵著美好的愛情。牆上還裝飾有類似牛羊犄角的圖案,向上彎曲的是牛的犄角,向下彎曲的是羊的犄角,這是早期錫伯族人計算牛羊數量,也就是他們擁有財富的標誌,通過牛羊的頭數就可以知道他們的富裕程度了。民居的木杖子則完全是林區特色,斜拉木撐內堆放著林區人生活用的木柈子,既實用又美觀,代表了務林人對早期林業生活的追憶。房屋整體建築風格可謂中西合璧、古今融合,體現了古營河錫伯族風情園獨特的建築之美。

內蒙古(大興安嶺)有個錫伯族原住地

綽倫湖上悠閒的秋沙鴨

風情園的最北面就是波光粼粼的“綽倫湖”,綽倫湖佔地面積1.5公頃,形狀呈葫蘆狀,因酷似錫伯族早期民間樂器葫蘆琴即綽倫琴而得名。傳說當年錫伯族西遷路上,葫蘆狀的綽倫琴是唯一的樂器,一路陪伴西遷人走過漫漫長路。錫伯族先民用刀將葫蘆一劈為二,兩根羊腸線作弦即可彈出優美動聽的韻調。到了現代,綽倫琴由最初研製的2根弦發展到4根弦。形狀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音色集中了東布爾和馬頭琴的優點,聲音柔美,音色清脆,是演唱情歌的最佳樂器。綽倫湖映襯著藍天白雲,陽光下閃爍著金光,真可謂:“歐洲有個‘愛琴海’,綽爾有個‘愛琴湖’!”。

內蒙古(大興安嶺)有個錫伯族原住地

參加論證會的專家關嘉祿、吳元豐、韓國綱在綽爾考察


內蒙古(大興安嶺)有個錫伯族原住地

錫伯族表演藝術家在綽倫湖畔表演本民族藝術表演趙柏清、安彭德、安學成、華明芳、郭向文

內蒙古(大興安嶺)有個錫伯族原住地

瀋陽市錫伯族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蘇一倫、瀋陽市錫伯族聯誼會秘書長王泉義在綽爾考察


內蒙古(大興安嶺)有個錫伯族原住地

新疆伊犁州政協原常委楊鐵英女士及女兒在綽爾

古營河錫伯族風情園於2017年初見雛形,2018年春季開始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錫伯族元素日漸增多,錫伯族風情色彩越來越濃厚。未來,這裡將增設錫伯族南遷歷史展示廳、錫伯族美食體驗館、錫伯族文藝表演館等,還將增設射箭、騎馬、盪鞦韆等體驗項目以及踢毽子、抓嘎啦哈等室內活動項目。

內蒙古(大興安嶺)有個錫伯族原住地

民族風情表演


內蒙古(大興安嶺)有個錫伯族原住地

錫伯族舞蹈

錫伯故里、美麗家園!綽爾林業局將以錫伯族文化為基,打造融錫伯族歷史文化、蒙古族文化、鄂溫克文化以及森工文化等在內的多元森林文化,為推動生態文明發展增添文化之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