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你真的使對了勁嗎?這位媽媽懂得做教育的加減法!

真正優秀的父母,

都是孩子生命中不動聲色的擺渡人!

教育孩子,你真的使對了勁嗎?這位媽媽懂得做教育的加減法!


近期

教育之江雙微

與浙江省教育學會德育分會

共同推出“發現好家長”欄目,

傳授“別人家”的教養秘籍,

幫助你渡好孩子的生命之舟。

作為父母,什麼時候該放手?什麼時候該引導?什麼時候該陪伴?這些你都清楚嗎?“發現好家長”第4期為你介紹的這位媽媽,正是懂得如何在孩子面前找到正確的“站位”,最終成就了孩子不平凡的選擇。

教育孩子,你真的使對了勁嗎?這位媽媽懂得做教育的加減法!

“自己每天為孩子忙前忙後,累得心力交瘁,為什麼孩子沒有絲毫的進步呢?”這可能是不少父母們的內心獨白。這裡有位媽媽卻想告訴各位“虎爸虎媽”:為孩子操碎了心的同時,是否有想過教育孩子,你真的使對了勁嗎?

教育孩子需要做加法,有時也需要做減法,甚至可以偷點 “懶”,這位媽媽在教育孩子中學著與孩子一起成長:兒子章成之目前就讀於浙江大學研一行政管理專業,在大學期間他曾當選為浙江省學聯主席、浙江大學學生會主席,是省第十四次黨代會黨代表。本科畢業後,他推遲直接讀研的機會,去貴州省黔東南州臺江民族中學支教,熱心公益的他一直奔跑在路上;章媽雖然退休了,卻在不斷學習填報志願的內容,跟家長們一起探討,為家長答疑解惑,成了家長們口中的“專家”。


教育孩子,你真的使對了勁嗎?這位媽媽懂得做教育的加減法!

做減法:培養孩子獨立家長後退一步,孩子才能前進一步

章媽曾擔任過多年的團幹部,從事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接觸過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等不同行業的青少年,她覺得,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後退一步,孩子才能前進一步,只有放心大膽讓孩子去嘗試,他才能收穫成長。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出去吃個洋快餐索要張餐巾紙會派他去;上了幼兒園,有游泳課,早上出門忘了帶泳衣也不會提醒他,讓他遊不了,第二天就不會忘了;讀了小學,早早帶孩子上菜場學著買菜,到小學畢業的時候,已經很會燒菜了……”諸如此類的“懶”讓章成之早早適應了“獨立”。

學校有第二課堂要求後,章媽和章爸帶著孩子去了不少名人故居和博物館。“有些家長帶著孩子到一下打卡一下就走了,我們不這樣做,反而讓他認真參加各項第二課堂。這是一個讓孩子接觸社會、提早融入社會的好機會啊!”孩子在參觀的過程中,不僅對展覽館裡陳列的展品有興趣,更是對無處不在的自願者充滿了好奇,覺得大哥哥大姐姐這麼熱心,知道的東西也很多。“我們抓住孩子的好奇心,趁機會跟孩子講,大哥哥大姐姐們在上崗前要先學習很多知識,才能為我們服務。”

在父母的鼓勵下,章成之在初中的時候就加入了浙江自然博物館的志願者隊伍,一做就是好幾年:“在小時候,我媽媽會非常鼓勵、重視我參加每一次志願者活動,真的自己做了之後才明白,只有加強自身的能力,才能做好志願者工作。”進入大學後,章成之熱衷公益的腳步一刻未停,他是浙江大學五星級志願者,志願服務時長超過2000小時,獲得國家級傑出志願者稱號,並帶領社會實踐團隊翻山越嶺、深入基層……


教育孩子,你真的使對了勁嗎?這位媽媽懂得做教育的加減法!

做減法:把選擇的權力交給孩子也要有“底線”

章成之從小就對很多方面都有興趣愛好,作為父母,章媽和章爸都很支持他去多接觸,但是不做要求,所以章成之先後參加過硬筆書法、畫畫、電子琴、武術、跆拳道、小主持人、小記者、講故事等不同的興趣班。

“我們沒有硬性要求他都上,這樣孩子學的很開心。”章媽回憶道,“但是一學期下來,我和章爸會問他自己喜歡哪一門,並給他做了幾門興趣課對他當時年齡段的利弊分析,最後讓他自己決定。 ” 章媽會尊重孩子的意見,儘量讓他自主選擇。但是一旦決定要去做某件事了,就應該投入地做好,要堅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廢。

“孩子最後選擇的是硬筆書法和小主持人班,小學低年級階段學了硬筆書法,因為字寫的不錯,語文成績好,自然帶動了其他科目的進步;小主持人班,一直學到了初中,期間參加了省市電臺、電視臺的不少演出、活動。”

在孩子高考志願和支教、實習等大問題的選擇上,章媽和章爸也是把選擇權交給孩子,但是會幫助收集各種信息,章成之也會徵求師長、同學等的建議和看法,大家綜合起來考慮,最後判斷。


教育孩子,你真的使對了勁嗎?這位媽媽懂得做教育的加減法!


做加法:遇到挫折變批評為主改鼓勵為主

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或多或少的挫折,在章媽印象中,孩子最大的挫折應該是在讀高一的時候,由於孩子理科成績不是太好,所以到了高一時,理科課程跟不上班裡的其他孩子,成績由原來初中的名列前茅到幾乎最後:“這對孩子的打擊非常大,當時他非常苦惱,甚至連比較強的文科成績也在退步。”

在這樣的情況下,章媽和章爸和班主任老師一起,變批評為主改鼓勵為主,一面幫他分析成績下滑的原因,一面鼓勵他好的方面,給他時間去適應和調整。“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天早上7點不到,班主任老師打電話來跟我們說,孩子語文考了第一。由此為契機,我們對他每取得的一點進步都給予表揚,慢慢地使他樹立了學習的興趣,成績也提高了。”

章媽笑笑道:“我和孩子他爸始終認為,沒有不犯錯的孩子,沒有不會遇到挫折的孩子,孩子就是在不斷探索、不斷犯錯又不斷糾正過程中成長起來的。

因此,我們對孩子的一些非原則性的問題,始終抱著寬容的態度。出了問題不要緊,我們會和他一起探討,為什麼這麼做是不正確的,原因又是什麼,該怎麼改正或者避免等等。”


教育孩子,你真的使對了勁嗎?這位媽媽懂得做教育的加減法!


做加法: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自己的言傳身教

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自己的言傳身教。你想教會孩子什麼,首先,你就要做好什麼,這在章成之和他父母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回答。章成之和記者坦言:“家庭給他影響最大的是一種氛圍的力量。”章媽就是個公認的熱心人,“誰有什麼事,只要能幫上的儘量幫!”

說起章媽,孩子曾就讀的學軍中學黃曉博副校長對她仍然印象深刻:“當時章成之媽媽擔任學校的家委會秘書長,因為自己任年級組長的關係,學校的項目和活動都要和章媽來配合,所以聯繫得也多,其實很多家長想通過做家委會工作為孩子在升學包括其他方面能有幫助,但是章媽從來沒提過諸如此類的要求,還是立足為廣大家長服務的角色,沒有任何私心。”黃校長回憶起來,從和章媽接觸的兩年多時間裡,章媽無論是在教育孩子還是為人處世上都是一位視野遠、格局大的媽媽。

“兒子2013年參加高考,我就學習了不同高校招生、專業設置等方面的知識,平時就跟家長一起學習,探討,也為家長做些答疑解惑。慢慢地,不斷有家長會諮詢我,為了認真解答,我也在不斷學習,不斷提高。”

除了媽媽一職,章媽還義務幫助考生及家長參謀高考志願填報,到現在已經是第五個年頭了:“如果有家長問我高考方面的問題,我會馬上翻看簡章,查找往年數據,再回復那位家長。也許這位家長不知道,她隨意的一問,以為我半天才回覆,其實我在這半天的時間做了多少的功課。因為我想給她最完整的答覆,提供一條最好的路徑,我是高考過來人家長,知道每個高中生的不容易,知道每個考生家長的心態。”

章成之對母親義務做高考志願填報這件事一開始是不理解的:“因為她這樣等於經歷了好幾次‘家長式高考焦慮’,對自己的身體和精神也有一定負擔。但現在我感受到她給很多家長、同學帶來了幫助,自己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她的責任感讓我由衷欽佩和敬意,我們全家現在也很支持她的這份事業。”

以身作則是章媽給孩子上的最好的一堂課,章成之媽媽告訴記者:“在工作學習、待人接物上,我們就要走在孩子前面。只有自己努力把每件事做好,孩子才會對他所做的事認真,負責到底。”

浙江省教育學會德育分會副秘書長 鄭國強:

家長在孩子面前要學會“站位”,有時需要站在孩子的“身前”,以身作則,給孩子一個榜樣的作用;有時需要站在孩子的“身後”,適當示弱,給孩子嘗試的機會,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有時需要站在孩子的“身邊”,一起犯錯,一起糾正,共同進步。章成之的父母清楚地知道什麼時候該放手、什麼時候該引導、什麼時候該陪伴,也最終成就了章成之的不平凡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