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脫貧戶」杜應昌的脫貧「藥方」

新華社昆明10月31日電(字強、李稷璽)貧窮的滋味不好受,脫貧後,杜應昌如今嚐到了甜頭。因為四個“藥方”,杜應昌一家脫貧。今年10月,杜應昌榮獲“光榮脫貧戶”稱號。

杜應昌是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邦東鄉衛平村村民。十年前,他和妻子周金玉為了尋求脫貧,遠赴呼和浩特打工,眼看收入漸增,脫貧有望,卻不想父母先後患病離世,家中欠下六萬多元債務。2015年,杜應昌家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如何戰勝貧困這頭“病魔”?駐村扶貧工作隊、掛鉤幫扶幹部、村“兩委”工作人員多次到杜應昌家瞭解情況,為他家開出了脫貧“藥方”。

先是要解決“看病難”。根據雲南省健康扶貧政策,貧困戶100%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建檔立卡貧困戶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很高,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實行“先診療後付費”政策。“去年冬天,我因為腰椎間盤突出,住院一星期,自己才交醫藥費五百多元。”杜應昌說。

再是教育問題。杜應昌大兒子讀四年級,小兒子也將要上小學。按照教育扶貧政策,孩子讀書不僅能享受“兩免一補”政策,學校還提供營養餐。“這些政策足以保障孩子讀書了。”周金玉說,當初就是因為家裡窮,自己初中畢業只能回家幹農活,現在一定要讓孩子好好接受教育。

第三是住房保障。有統一平整好的地基、無償補助款、貼息貸款,杜應昌自己設計、施工、裝潢,一磚一瓦把房子建了起來。如今,他家的新房就在村組路邊,房屋內外乾淨、整潔。

最後一個“脫貧方”是產業支撐。杜應昌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加入了村裡的合作社,參加技術培訓,專門負責培育、種植。“以前不懂技術,這兩年投入精力了,種出來的茶葉品質好,收入自然多了。”杜應昌說。

“國家已經幫了很多,脫貧就得看自己了。”這是杜應昌和周金玉經常說的一句話。他們認為,自覺性很重要,不能事事靠政府。

家裡經濟來源穩定了,杜應昌就想著進一步擴大生產。看到村裡沒有商店,周邊區域還駐紮著修高速公路的施工隊,杜應昌便開起了小賣部,生意紅火。“兩年後,我們這裡將要通高速公路,到時候我想買一輛車跑運輸,把家裡的特色農產品賣到山外去。”對於未來,杜應昌信心滿滿。

2018年10月,臨滄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授予杜應昌家“光榮脫貧戶”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