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亭最後一位進士

注:配圖來自網絡,非本文內容所指。

樂亭最後一位進士

2006年,我回老家前蘆葭河村(現蘆河村)時,見到了樂亭文化研究會秘書長、《讀樂亭》編委呼景山先生和編委劉慶文、劉文秩先生。在我臨走時,呼老贈我了一套《讀樂亭》輯書。當我返回北京後翻閱到第十輯闞方正、何宗禹先生寫的《樂亭縣歷代進士名錄整理說明》的文章時,看到了光緒二十九年癸卯科(1903年)第二甲第五十五名進士呂興周的名字時,我的眼光突然一亮,瞪大了眼睛凝視著這個熟悉的名字,他不就是我父親王玉堂前妻的哥哥嗎?

記得在1943年左右我五、六歲時,曾隨父母去過他家。(那時我父親還任長春積德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他住在吉林市,家裡的院子不大,有正房五間,東西兩側各有廂房。所有屋頂都是半圓灰色瓦片鑲嵌,像泥鰍似的扒在上面。一進臥室就是火炕,靠牆上面有兩扇窗戶。每扇窗戶都裝有一套可支起或放落的木架裝置,上面糊有白色的宣紙。院內正中放有一個帶有荷花的大瓷缸,缸裡面只有一條白色的魚兒在渾濁的水中無奈地遊蕩著。正房兩旁種植了兩棵海棠樹,院內佈滿了飄落的花瓣,給人一種悲涼的感覺。也許是春殘花落為他剛剛死去的夫人招魂吧!據說,這套房子是我父親幫助他買下的。當時我年歲太小,對他沒有什麼記憶,只記得他有一個大鼻子,鼻樑寬大向上拱起,而到了鼻尖頂端卻微微的向下打了一個勾,像鸚鵡嘴似的。鼻樑上還掛著一副墨色邊框的眼鏡。他說話慢條斯理的像個老學究,我父親常常在我面前誇他的文筆好,他曾為我父親寫的《遊日雜記》作序。可惜的是父親寫的正文不知存在誰家,現在找不到了,真是一件憾事,但值得慶幸的是我還留有一張呂興周寫的《序文》照片,現摘錄如下:

五洲交通,日便一日,遊記之書,難僂指數也。然半系調查政治或學校,有一定之範圍,其來也先期知照。屆時警察保護,來去有定期,遊觀有定處,故所著日記亦多公牘、官樣文章,民間風俗習慣,無從而悉也。餘戚王君玉堂之遊歷東洋也。以私人資格積一月之久,又得日友厚騰君伴行入境,問禁入國問俗,隨同指點,隨同介紹,故所著日記,獨能就其國中古蹟、習俗一一表而出之,又購多數風景照片,以供參考。餘於公餘得讀其日記,窺其照片,娛情玩景,恍置身於蓬瀛仙島中,真賞心快事也,可謂遊記中獨闢生面者矣!展覽數四倍,助興趣,原為之序,以志之。時

壬申九月序於永吉地檢廳 呂興周

從此文中可以看出兩人之間的友誼和交往。不過他也有不光彩的一面:那就是他在1903年考上進士,當了法部候補之後,在1907年到翰林院進士館考試時被人查出攜帶講義,因此學部奏請處罰不守考規的呂興周等二人,擬旨將他二人罰俸三個月。奉旨:依議,欽此!不過此事以後並沒有影響他的官運,還是當了吉林高等檢察廳檢察長。至於他當了幾年官,以後的事,我就不清楚了,只記得上面那幾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