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秒「喝」完一瓶水!成都15條街採用新技術加大排水

進入汛期,不僅雨水頻繁,而且雨量較大,導致路面積水多有發生。為了改善路面排水能力,成都從去年開始使用新技術加大排水量。今年,我市中心城區將有15條街的街面鋪上這種透水瀝青。

排水速度快

3秒鐘將水收入地下

今天上午,天空下著淅瀝小雨,街面上都不是溼的。市政工人在新鋪就的錦江區錦興路瀝青路面,倒上一瓶550毫升的水,3秒鐘後,水已經全部浸入,路面也沒有水漬。記者在錦興路看到,經過昨天下的那場雨後,在錦興街的機動車路面和路沿基本沒有積水,路面也有沒有濺起來的水花。“雨量較大時,前面車輛不會為後面車輛造成水霧,也降低了行車時產生的水霧效果。”市城管委市政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2018年年初,新鋪就的OGFC排水路面,OGFC是一種瀝青混合料,空隙率在22%-25%之間,又稱為排水路面。這條街鋪了6釐米的普通瀝青,上面鋪了4釐米的OGFC瀝青,排水時橫向排到兩邊排水溝,排水速度非常快。

3秒“喝”完一瓶水!成都15條街採用新技術加大排水

在馬鞍北路上也正在鋪就這種瀝青面料,一條街正好鋪了一半。記者在現場看到,在兩邊路沿與機動車路面之間安裝了一根直徑為30釐米左右的排水管。值得一提的是,這根水管每隔15釐米就有一個直徑兩釐米的小孔。“鋪上OGFC瀝青面料後,就通過兩邊的水管來排水。”據介紹。

記者來到武侯區郭家橋片區,這個片區基本為2016年、2015年左右鋪設的瀝青。記者發現,雖然昨天下了雨,但瀝青路面的邊沿上仍然有積水,而且汽車經過時,瀝青路面上還有水花濺起,“這說明雨水還沒有浸下去。”

今年五城區15條道路試點

適時在全市鋪開

2017年,我市開始在全市著手試點OGFC瀝青面料鋪設工作。“2017年以前,我市使用的是SMA瀝青,這種瀝青排水功能跟OFGC相比差得較多。”該負責人介紹,目前,錦江區的錦興街和嶽府街等已鋪就5條,金牛區的馬鞍南路、馬鞍北路、恆德路,正在鋪築試驗段。

3秒“喝”完一瓶水!成都15條街採用新技術加大排水

記者瞭解到,從2014年開始,經過4年,成都路面黑化過的路面越來越多,成都路面的黑化率提高,剩餘的水泥路面不多了。“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現在會針對一些十多年前黑化過的路面,從目前的現狀上來看,是不是需要維護,如果需要再次維護,就會陸續鋪上OGFC瀝青。”據介紹。

據瞭解,鋪就OGFC瀝青路面,對施工工藝的要求特別高,“首先是材質,然後是既要達到碾壓的次數,又要保證透水度,也就是碾壓的力度和溫控要達到要求,才能做出排水好的路面。”該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今年五城區將有15條道路進行OGFC的鋪就試點,一般選擇的道路以主幹道、次幹道,以道路較寬的為主,車輛車速較快的道路。目前鋪就的進展如何?記者打探到,青羊區金陽路、金鳳路、蜀輝路、黃苑街,未鋪築;武侯區董家灣正街、董家灣中街、董家灣東街、長城東一路、紅牌樓北街一巷,未鋪築;錦江區錦興路、嶽府街,已完成鋪築;成華區建設路、長融街、長融西一街、萬年場橫街、楊東路四線,已鋪築3條;金牛區的馬鞍南路、馬鞍北路、恆德路,正在鋪築試驗段。

新聞多一點☟

何為OGFC?

OGFC,Open Graded Friction Course,是一種嵌擠型熱拌瀝青混合料。該類型混合料空隙率在22%-25%之間,又稱為排水路面。指用大孔隙的瀝青混合料鋪築、能迅速從其內部排走路表雨水、具有抗滑、抗車轍及降噪的路面,具有較強的結構排水能力,適用於多雨地區修築瀝青路面的表層或磨耗層,降低了行車時產生的水霧效果。

近年來,我國城市開始修築降噪排水路面,以提高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和減少城市交通噪聲。而在瀝青路面結構組合選用上就使用到了OGFC作為上面(磨耗層),中面層、下(底)面層等採用密級配瀝青混合料。既滿足瀝青路面強度高、高低溫性能好和平整度密實等路用功能,又實現了城市道路降噪排水的環保功能。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客戶端 記者 李霞 編輯 楊馥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