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進入泡沫破滅期?下一個牛市或在2020年|互鏈脈搏圓桌對話

互鏈脈搏按:

從2014年誕生到2017年高潮來臨,區塊鏈始終處於“科技誕生的促動期”,坐著過山車緩慢爬升;2017年年底至2018年年初,過山車已然駛到頂點,區塊鏈來到了“過高期望的峰值”;如今,過山車轟然而下之時,也正是技術成熟度曲線所謂的“泡沫化的底谷期”。那麼區塊鏈將如何度過這一低谷,又將怎樣迎來下一個高峰?

本期互鏈脈搏線上圓桌論壇邀請到區塊鏈技術評估、區塊鏈評級、區塊鏈投資領域的專家,賽迪研究院行業研究員蒲松濤、標準共識創始人陳懷遠、遠望資本創世合夥人田鴻飛,三位區塊鏈觀察家,一起探討區塊鏈行業目前的發展狀況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嘉賓簡介:

區塊鏈進入泡沫破滅期?下一個牛市或在2020年|互鏈脈搏圓桌對話

標準共識 Standard & Consensus 創始人、CEO 陳懷遠

區塊鏈進入泡沫破滅期?下一個牛市或在2020年|互鏈脈搏圓桌對話

遠望資本創始合夥人田鴻飛

區塊鏈進入泡沫破滅期?下一個牛市或在2020年|互鏈脈搏圓桌對話

賽迪研究院行業研究員蒲松濤

互鏈脈搏:感謝三位嘉賓參加本次互鏈脈搏舉辦的“區塊鏈泡沫破滅”圓桌討論,各位認為,區塊鏈行業目前是否進入了“泡沫破滅期”?

蒲松濤:

從數字貨幣、礦機市場的角度看,區塊鏈行業確實是進入泡沫破滅期。目前,數字貨幣市值跌幅很大,數字貨幣總體市場規模較年初最高點下降很多。

但是從行業整體狀況來看,我倒認為區塊鏈行業不處在泡沫破滅期,應仍處於上升的階段。首先,區塊鏈行業的創新仍然十分活躍;仍有許多人進入區塊鏈領域,成為區塊鏈行業的從業人員;目前,大型互聯網企業都陸續開始佈局區塊鏈領域。甚至馬雲表示,區塊鏈將是改變世界的三大核心技術之一。

因而,在我看來,現階段實際上是區塊鏈的變革期。區塊鏈在技術、產品、應用及主體等方面進行變革。其中,主體方面的變革體現在,玩家由極客、技術人員、區塊鏈信仰者、早期投機分子等“草根力量”,轉化為國家、大型互聯網企業、專業金融機構等主體。

這一變革期,可謂是佈局的好時間,就如去年9.4變革時期,幣安就抓住了機遇,迅速成長。

陳懷遠:我認為,現階段其實是一個泡沫被擠壓的過程,整個行業的泡沫都在被壓縮,尤其是二級市場。這在某種意義上是好事,它代表著行業自律發揮了作用。同時,市場開始迴歸到對區塊鏈本質問題的探討,開始考慮如何將技術應用落地、怎樣為實體經濟賦能。

現階段同時也是市場迴歸理智的過程。目前,就我們所接觸到的客戶而言,大家越來越接受用客觀得方式評判項目,項目投資也愈加理性。

田鴻飛:我與上述兩位得觀點有所不同。我認為,所謂泡沫的產生與破滅與幣價的上漲和下跌有關,今年2月份的時候幣價下跌,區塊鏈泡沫破滅的跡象已經很明顯的顯露出來了。

同時,今年四月份之後,少有ICO項目募資成功,區塊鏈創業項目也遠遠少於去年,這些現象也表明了區塊鏈進入了“泡沫破滅期”。

互鏈脈搏:在這一區塊鏈“泡沫破滅”的時期,區塊鏈行業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哪些問題?

田鴻飛:我認為區塊鏈發展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由於技術的不成熟,許多項目未能真正解決實際應用問題。

關於項目落地,大多數的ICO項目承諾了過大的目標,規劃了一個宏偉的藍圖,但創業者卻不知如何一步一步落實實施。這期間,有一個現象是,ICO眾籌成功的創業者一般是有營銷、市場宣傳背景的人,創業落地能力較差,而有開發能力的技術人員,又不善於做ICO募資。這是由於融資行為的變化,導致區塊鏈行業更重視營銷。

同時,目前區塊鏈行業發展最大的障礙是合規性,如何與傳統的監管協調溝通、達成共識,是區塊鏈行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陳懷遠:我認為,目前區塊鏈行業存在著兩方面的問題。

一個方面是,區塊鏈還未能大規模的賦能實體經濟。聯盟鏈、公有鏈的方案能否為實體經濟帶來變革都是未可知的,需要等時間來驗證。

另一方面是,現階段的二級市場其實是處於非監管狀態下的金融。我們同樣需要等待監管方向的變化,為行業帶來更合規的正向思路。

蒲松濤:正如兩位所說,區塊鏈行業在技術創新、應用落地、行業監管等方面都存在著問題。

但我認為其中最大問題是認知問題。目前,還是有人借區塊鏈之名,從事詐騙、傳銷活動。這些違法的活動,不僅對公眾造成傷害,更對整個區塊鏈行業造成極大的損害。因而,對公眾、政府部門進行基本的區塊鏈知識普及是很有必要的。

互鏈脈搏:那依照您的觀察,區塊鏈行業中又有哪些閃光點的存在?

陳懷遠:區塊鏈行業具備天然國際化的閃光點,目前,區塊鏈的開發熱度不斷增加也是閃光點之一。

但是,在技術方面,我不認為區塊鏈行業有太多的閃光點。區塊鏈建立了一個絕對不信任的模型,通過代碼的方式去創造信任,從而解決信任效率問題。但實際上,信任機制、共識機制、密碼學原理,都不算是新的技術。區塊鏈是依託互聯網的繁榮,將舊的技術在大家認知能夠接受的時候,重新開始運用,提供一套新的方案。

而在這套新的方案中,代碼成為區塊鏈的信任基礎,有著重要的作用。因而標準共識做了一款小程序,專門追蹤各大項目的代碼更新狀況,供業內人士及投資者參考。

其實,論及閃光點,區塊鏈技術解決方案、思路的多樣化是其中一點。由於區塊鏈建立在互聯網的基礎上,創業者進行區塊鏈創業時,不侷限於單一的模式,而是會關注到各個垂直市場。整個行業的演進週期比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時期更快。

同時,在項目方面,出現了專注於落地應用、真正為實體經濟賦能的項目,比如Rchain、中國平安的聯盟鏈、微軟的聯盟鏈等。而這一不斷探索、創新並完善的應用過程,我認為是區塊鏈這一行業最重要。

蒲松濤:我認為,在區塊鏈行業中最具價值的是公有鏈,它是一種底層的、顛覆性的創新。

從公有鏈的角度來看,目前沒有特別閃光的、能夠支持商業化應用的項目,但這些項目應具備的條件是確定的:確認效率高;性能好;成本低;人性化,便於理解和使用。

若是從整個區塊鏈行業來看,像我們賽迪正在開展的公有鏈技術評估算是閃光點之一。技術評估本身就具有導向性意義,可以給市場做出正向的引導,使更多的人關注區塊鏈的本質、區塊鏈技術。

當然,像以太坊的fomo 3D遊戲、幣改等,都是區塊鏈行業中具有極大影響力的閃光點,但在當前的情況下有一些侷限,並不夠成功。

同時,我認為地方政府對區塊鏈的支持,是目前促進區塊鏈發展比較積極的一方面。杭州提出打造區塊鏈之城,深圳開出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這些都有助於推動行業的發展。

田鴻飛:我所認為的閃光點,與兩位有相似的地方。首先,我認為區塊鏈行業的演進非常快,技術進展的速度很快。其次,根據我們瞭解到的,2014年區塊鏈泡沫、2017年區塊鏈泡沫,每次區塊鏈“泡沫期”都會有一批優秀的創業者加入這個行業,具有極客精神和創業精神的創業者是這個行業的希望,也是行業的亮點。

互鏈脈搏:區塊鏈經歷過這一階段後,下一個“高峰期”會在什麼時候出現?以什麼形式出現?

陳懷遠:區塊鏈行業發展的“高峰期”很難預估。

從技術角度看,區塊鏈真正完成為實體經濟賦能,並有典型的樣例出現的時候,就是區塊鏈發展的“高峰期”。

從所謂的二級市場角度看,二級市場的再次繁榮,應是行業變得更加正規化之後。目前,幣圈已漸漸有這樣的趨勢,幣圈的交易所開始非常嚴格的審核每一個項目。我們作為區塊鏈項目的評級機構,承擔起中立評價的責任,幫助交易所做上幣盡調。而回歸正規化的這一過程,可能會持續一年,

或是要等到2020年比特幣挖礦減半的時候

但是,目前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有些領域已經開始大規模應用落地,金融行業便是如此。隨後,防偽溯源領域也將不斷應用落地,目前淘寶和部分實體經濟產品,已經開始運用區塊鏈做防偽溯源。

田鴻飛:我同樣認為,從歷史上來看,區塊鏈發展的“高峰期”應該是在比特幣產量減半前。

同時,我認為接下來區塊鏈的發展會呈現出一定的趨勢:證券化的代幣會越來越多;眾籌、ICO的形式將會過時,需要尋求新的、更加合規的形式。

目前,中國出現了部分區塊鏈創新項目,只是尚未形成世界性的影響力,相對領先的區塊鏈創新還都是在美國。不過,我認為像迅雷、PPTV等peer-to-peer模式的公司發展的比國外更好,而區塊鏈本身就是一個peer-to-peer技術,我相信在這方面國內會產生領先性的創新技術,促進區塊鏈的發展。

蒲松濤:區塊鏈行業目前處於,在波動中上升的階段。

區塊鏈本身具有顛覆性色彩。因而整個行業發展的“高峰期”,或是有重磅級的、爆款級的應用落地,推動行業大幅前行;或是相對非主流的公司將行業中的領軍公司推倒,做出顛覆性的創新。

我認為,在未來的三至五年間,可以看到在某一細分領域中,實現相對較大的創新和顛覆。但如果說,整個區塊鏈行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非常底層性的、深刻性的影響,可能會需要三五十年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