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證更有價值取決於兩大因素:法幣的投入和熵資產短缺的預期

互鏈脈搏按:通證以及通證經濟的研究很多人都在做,但大多數是判例式的,通過現象找原理,很少有人深入內核,從原理出發研究通證的價值究竟是什麼。中央財經大學陳波博士引入熵資產的概念,將通證的價值由內到外展現在大家面前。陳波博士授權“互鏈脈搏”發佈他的系列白皮書《區塊鏈共識經濟學白皮書》第一篇“發現熵資產”。

編輯提示:閱讀本文前,可以先了解“熵”的基本概念。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

從人人擁抱到人人喊打需要多久?

P2P的歷史告訴我們這個時間可以短到兩三個月,區塊鏈有可能正在經歷同樣的命運。

細細品味本輪監管風暴的邏輯,血雨腥風尚未到來,對媒體的整改只是一個開胃菜。很快,針對交易所,投資方,乃至某些個人的整頓會逐步到來。

但這次清場並不是對區塊鏈的徹底否定,而是在為正規軍的入場掃清障礙。或者說,這是一個劃清界限的過程。那些把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玩壞的人將成為歷史。

區塊鏈對社會歷史的改變將伴隨著血雨腥風,其中總會充斥貪婪的投機者,但最終將這些投資者擠出的過程,便是形成“最大共識”的自然進化之路。

通證經濟學是個大雜燴,並不能稱為一個體系,而是一個個各懷鬼胎的人把自己的私貨丟進去的大籮筐。

當然,通證經濟學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也是切實存在的,然而所有人都心急火燎的談論通證模型該如何設計,卻沒有人認真思考共識的本質,以及通證的內在邏輯是否站得住腳。

經濟學界也沒有嚴肅的思考區塊鏈的經濟學基礎,因為大部分經濟學家缺少科技背景,被眼花繚亂的新名詞攪渾了視線,而工程界則忙於創造各類技術願景,卻不能思考這些願景是否存在經濟學基礎。

如果承認所謂通證經濟學只是過去區塊鏈亂象的一個折射,那麼要與歷史劃清界限,就必須重塑區塊鏈的經濟基礎。

這個基礎既要符合區塊鏈的技術特徵,又要符合經濟學的基本假設。只有迴歸到共識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解決通證的一切問題。

這是共識經濟學(BCE理論)提出的背景。共識經濟學並不是一個複雜高深的理論,它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了小步創新,融合了生態學,信息熵和經濟學的主流觀點,是一個跨學科的產物。

共識經濟學的最大創新是發現了熵資產的存在。熵資產是個意外但合乎情理的發現。一直以來,當人們談論共識和通證的時候,在兩者之間的邏輯轉換總是存在斷裂,熵資產補充了這一環節。

引入了熵資產,意味著引入了經濟學的稀缺性假設,這實現了對通證的約束。通證經濟學從來沒有建立起一個內在的收斂機制,而共識經濟學解決了這一問題。

從中本聰共識開始建立共識的模型,引入熵資產並論證通證的存在價值,用最優賦能三角來解釋賦能的原理,並進一步討論通證的定價機制和管理機制,共識經濟學採用儘可能小的術語系統和邏輯線條來構建其分析框架。

此次發佈的白皮書僅為共識經濟學的第一份研究成果,或許還存在一些瑕疵,但作為原創者,我對共識經濟學的未來充滿信心。感謝本次聯合發佈的媒體,我們共同相信未來一個真正值得信任的區塊鏈圈子正在塑造之中。

附全文。

通證更有價值取決於兩大因素:法幣的投入和熵資產短缺的預期

通證更有價值取決於兩大因素:法幣的投入和熵資產短缺的預期

通證更有價值取決於兩大因素:法幣的投入和熵資產短缺的預期

通證更有價值取決於兩大因素:法幣的投入和熵資產短缺的預期

通證更有價值取決於兩大因素:法幣的投入和熵資產短缺的預期

通證更有價值取決於兩大因素:法幣的投入和熵資產短缺的預期

通證更有價值取決於兩大因素:法幣的投入和熵資產短缺的預期

通證更有價值取決於兩大因素:法幣的投入和熵資產短缺的預期

通證更有價值取決於兩大因素:法幣的投入和熵資產短缺的預期

通證更有價值取決於兩大因素:法幣的投入和熵資產短缺的預期

通證更有價值取決於兩大因素:法幣的投入和熵資產短缺的預期

通證更有價值取決於兩大因素:法幣的投入和熵資產短缺的預期

通證更有價值取決於兩大因素:法幣的投入和熵資產短缺的預期

通證更有價值取決於兩大因素:法幣的投入和熵資產短缺的預期

通證更有價值取決於兩大因素:法幣的投入和熵資產短缺的預期

通證更有價值取決於兩大因素:法幣的投入和熵資產短缺的預期

通證更有價值取決於兩大因素:法幣的投入和熵資產短缺的預期

通證更有價值取決於兩大因素:法幣的投入和熵資產短缺的預期

通證更有價值取決於兩大因素:法幣的投入和熵資產短缺的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