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以詩爲魂,以書爲骨」范增作品推薦欣賞

“我認識範曾有一個三步(不是部)曲:第一步認為他只是個畫家,第二步認為他是國學家第三步認為他是一個思想家。在這三個方面,他都有精湛深遂的造詣。謂予不信,請閱讀範曾的著作。”

——季羨林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以詩為魂,以書為骨”范增作品推薦欣賞

範曾(b.1938),字十翼,別署抱衝齋主,江蘇南通人,中國當代大儒、思想家、國學大師、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現為北京大學講席教授,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名譽文學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終身研究員,南開大學終身教授,南開大學文學院、歷史學院博士生導師,南通大學終身教授,稽山書院、盤山書院院長。

精品賞析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以詩為魂,以書為骨”范增作品推薦欣賞

範曾 李賀小像

1983年作

尺 寸:66×127 cm.

鈴 印:範曾、記得醉翁語、情貌略似、指紋印

款 識:思牽今夜腸應直,雨冷香魂弔書客。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癸亥末,抱衝齋主範曾於京。

RMB: 600,000-800,000

作為當代中國畫壇巨擘,範曾先生的詩詞、書法、文章及學問亦頗負盛名。他對自己有二十四字自評:痴於繪畫,能書;偶為辭章,頗抒已懷;好讀書史,略通古今之變。“以詩為魂,以書為骨”是範曾繪畫的顯著特色,是他幾十年創作甘苦的體味與總結,他提倡“迴歸古典、迴歸自然”,也是他為中國畫提出的敲言,對中國畫的發展厥功至鉅,開創了“新古典主義”藝術的先河。這裡的“詩”,非直指古風近體而是指詩的意蘊境界。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以詩為魂,以書為骨”范增作品推薦欣賞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以詩為魂,以書為骨”范增作品推薦欣賞

範曾 童子與鶴

1982年作

尺 寸:96.5 × 61.5cm.

鈐 印:範曾、記得醉翁語、壬戌、抱衝齋

款 識:有狡童兮慶桃觴,仙雲繞兮神靈降。清風筆下兮線流暢,白鶴知我兮亦酬唱。壬戌江東範曾於北京抱衝齋。

著 錄:《現代中國人物畫家 範曾新作繪畫展》P54,日中國交正常化十週年紀念,主辦北京榮寶齋,後援日本中國文化交流協會。

RMB: 600,000-800,000

範曾認為,舉凡中國先哲深奮高華之感悟,史家博雅浩瀚之文思詩家沉雄逸邁之篇章,皆為中國畫源頭活水。加之畫家對宇宙人生入乎其內,出乎其外。以詩人之眼觀物,以詩人之舌言事,胸次既博大而格調又清新,其所創制,自非一般。範曾生長於詩人世家一直接受詩歌環境之薰陶培養,且有厚實的儒、釋、道等中國傳統文化的滋養,因此其內心就蘊含著一份涵養深厚的詩魂,這份詩魂又氤氳在他的筆墨深處。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以詩為魂,以書為骨”范增作品推薦欣賞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以詩為魂,以書為骨”范增作品推薦欣賞

範曾 度何圖

1981年作

尺 寸:82×149 cm.

鈐 印:範曾畫印、辛酉、我見青山多嫵媚、抱衝齋

款 識:度何圖。世人好言稚拙、言生澀、言古雅、言天籟。以為唯中國之仰韶與南美之馬雅文化為藝術之至境,法度之圭臬。真所謂“易雕宮為穴處,反玉輅為推輪”者矣。藝之為道,因時代之前進而演變。古之佳者,不可重複,宛若人之童年,有天真之足戀,及其既長,而猶吐舌作態,則令人作嘔矣。要在備極巧密,然後去而化之,反樸歸真。餘初學陳老蓮、任伯年、蔣兆和,融會貫通博覽眾長至摧筋折骨不復反顧,所謂“衣帶漸寬終不悔”也。今略窺藝苑之奧秘亦非一日之功。人或譽之吾一笑,人或毀之亦一笑。餘專攻繪事,初不知其有名之可獵,有利之可漁。故其所作,亦一時之心意。來去若行雲之在天,流水之在地。所戀既倦,情隨事遷,亦不復究其題材之深義。此畫稱度何圖,鐵柺李度何仙姑也。故事之始末未見典籍,姑妄讀畫可矣。辛酉,江東範曾於北京抱衝齋。

RMB: 1,200,000-1,800,000

所謂“書”,可以寬泛地理解為“筆墨”。範曾指出中國畫狀物言情必依託於筆墨。筆墨之優劣則視畫家書法功力之深淺。古往今來有筆雖遒健而未成大氣象者,此失魂落魄者也。如筆疲腕弱而企成大氣象者,則未之見此魂無以附者也。中國筆墨為最具形式構成之特質、最具獨立審美價值之藝術語言。中國畫壇凡稱大家作手,無一不以筆墨彪炳於世。魂附骨存,骨依魂立,詩、書於中國畫之深刻影響於此可見。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以詩為魂,以書為骨”范增作品推薦欣賞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以詩為魂,以書為骨”范增作品推薦欣賞

範曾 十二生肖

1997年作

尺 寸:49cm×70cm×1

鈐 印:範曾、天籟

款 識

1.詩經相鼠中主角也。歲在丁丑,十翼範曾。鈐印:十翼、江東人也、範曾、抱衝齋主

2.丁丑範曾。鈐印:範曾、範曾之印、江東範氏、大音希聲直徑

3.草澤雄風。歲在丁丑,十翼抱衝齋主範曾於津。鈐印:範曾之印、延年

4.萬類中稱最善者也。其屬楠荊莉殿 丁丑年,十翼範曾。鈐印:範曾、江東人也、通州範曾、丁丑

5.吞吐大荒。丁丑年,十翼範曾。鈐印:十翼、江東人也、範曾、通州範曾

6.亦祥物也。歲丁丑寫於津門南大北村。抱衝齋主範曾。鈐印:範曾之印、十翼、丁丑

7.所向無空闊。杜甫詩意。抱衝齋主十翼範曾。鈐印:範曾、通州範曾、延年

8.蘇武北海之侶。歲在丁丑,十翼範曾於津門。鈐印:範曾之印、十翼、丁丑

9.將以獻誰。歲在丁丑,抱衝齋主者十翼範曾。鈐印:範曾、江東人也、丁丑

10.苦禪寫雛性憨,白石則性拙。十翼範曾所寫評者以為靈雋過之。鈐印:範曾、延年、丁丑

11.願天下人有此忠誠。歲在丁丑,抱衝齋主十翼範曾於沽上寫。鈐印:範曾、江東人也、十翼

12.有志於武林。歲在丁丑,抱衝齋主十翼範曾。鈐印:範曾、江東人也、丁丑

13.神來。題十二生肖圖冊。乙酉,範曾。鈐印:範曾長壽、煙霞深處

說 明:1.2005年8月31日範曾先生又題:十二生肖冊“神來”一幅。

2.此作品經範曾先生本人鑑定為真跡。

RMB: 3,000,000-4,000,000

就中國畫的整體效果而言,範曾認為,中國畫的詩意不只是體現,在整個畫而的意蘊風神中,同時也體現在每一筆的點劃流美之中。詩、書、畫在中國畫上高度統一所構成的氣氛,正是東方藝術最可自豪的特色。一個詩思滯塞的人,不會有靈動的情采;而一個用筆羸弱的人,畫面也必然缺少凜然的風骨和靈動的情采之最深的根源,在於畫家自身崇高的品德和博大的修養。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以詩為魂,以書為骨”范增作品推薦欣賞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以詩為魂,以書為骨”范增作品推薦欣賞

範曾 觀世音菩薩造像

1991年作

尺 寸:83.5×50 cm.

鈐 印:十翼範曾、抱衝齋主、抱衝齋、慷慨平生無惑愧赤日流輝壯闊天

款 識:觀世音菩薩造像。歲在辛未仲秋,抱衝齋主十翼範曾於巴黎。

說 明:200年10月28日此作品經作者確認為真跡。

RMB: 600,000-800,000

範曾先生以畫名世,認真讀他的書、畫、詩、文,便會感受到他在各個方面的傑出成就。他的藝術其實是一個整體,一個具有鮮明中國藝術、東方藝術精神的整體。通觀全幅,用筆灑脫,墨氣淋漓,輕巧明快,一揮而就,氣韻流轉,畫面極具感染力,盡得天地之靈氣,是範曾眾多的書畫中比較重要的作品之一。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以詩為魂,以書為骨”范增作品推薦欣賞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以詩為魂,以書為骨”范增作品推薦欣賞

範曾 鍾馗神威圖

1984年作

尺 寸:184cm×105cm×1

鈐 印:範曾、範曾

款 識:1.鍾馗神威圖。甲子仲夏,抱衝齋主範曾。

2.真跡也。範曾辛未於臺。

著 錄:《畫苑集珍》P220,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

說 明:據原藏家回憶,1991年11月2日,範曾先生在臺北新光美術館鑑定真偽畫作,收藏家預約鑑定畫作計103幅,其中僅有19幅真跡。範曾先生面對這批作品,均題字說明“贗品”或“真跡”,是作左方的“真跡也”即為此次所題。

RMB: 2,500,000-3,500,000

鍾馗是中國民間傳說中一個辟邪除災的人物,也是為歷代畫家所鍾愛的繪畫題材,吳道子之後,五代石恪、北宋李公麟、南宋梁風子、元王蒙、明陳老蓮、清金農、近代任伯年、徐悲鴻皆有鍾馗圖問世。而範曾的這幅《鍾馗神威圖》有別於歷代畫家所呈現的面目猙獰鍾馗畫成一個的大鬼,他筆下的鐘馗文武雙全,威猛而又莊嚴,畫中鍾馗身穿紅衣,騎於水牛之上,仰首挺胸,凝視遠方,衣線勾勒如鐵絲,墨色運用豐富變化,構圖沉著,奇趣生髮。範曾將其畫成一個有血有肉、有靈有愛更接近世俗的人物,可以說生賦予了鍾馗新的生命。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以詩為魂,以書為骨”范增作品推薦欣賞

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以詩為魂,以書為骨”范增作品推薦欣賞

範曾 荷葉蓋頭歸

2005年作

尺 寸:97cm×45cm×1

鈐 印:範曾長年、真神齋主、家在吳頭楚尾、送鶴歸來

款 識:荷葉蓋頭歸,知是前山雨。歲乙酉江東十翼範曾。

說 明:此作品曾購於榮寶齋,並附榮寶齋證書及發票。

RMB: 1,000,000-1,200,000

此幅取自於範曾善畫的牧牛題材,畫中孩童頭戴荷葉,騎跨於牛背之上,孩童活潑可愛,面龐圓潤,眉開眼笑,神采奕奕,悠然自得,趣味盎然。整幅畫面構圖爽利,風格清新俊朗,行筆灑脫飄逸,線條節奏感強,表現手法嫻熟質樸,人物神態栩栩如生,呈現出清新典雅而又活潑韻致的特色。

古人云:“君子之澤,五世而斬。”這句話對於範曾而言,也是非常妥當的。範曾出身詩書世家,13代先祖都出為詩人,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十分罕見的。範氏家族四百多年文脈不斷的文化承襲使範曾耕讀於世世代代所積澱的深厚文化沃土之中,併成為範曾藝術大廈的基石,使範曾的繪畫作品具有了文化氣質和人文內涵,更賦予了其書畫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造詣。範曾少年耽迷於詩文,青年痴於繪畫,中年聚文、史、哲而匯之,使丹青得學問之滋養而成絕藝;還甲之年又以弘揚國學為職志。人生既旅畫於一個大圓, 亦如 “水迂千回終歸海”。也許我們從範曾的人生軌跡中可以窺探出其書畫作品的藝術造詣。

本文由紀伯倫高總監:Fuxi527撰寫

2018年,是紀伯倫國際成立的第九個年頭,佈局未來,面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進步的藝術品拍賣業,紀伯倫始終堅持誠信、專業的經營理念,並且不斷尋求正規化、企業化的發展方向,力圖把紀伯倫國際拍賣行打造成國際藝術品交易的一流平臺。

紀伯倫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9年12月26日在英國正式成立,並宣佈將與法國知名藝術品拍賣公司布利索諾拍賣行聯合於3月21日在倫敦舉辦首場中國藝術品秋季拍賣會。2014年進入亞洲市場,在香港設立分部,成立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2015年舉行紀伯倫春季大型拍賣會,當時大陸委託深圳嘉利拍賣行徵集藏,2018年在中國大陸拿到拍賣牌照,成立紀伯倫拍賣集團深圳分公司,全面整合亞洲市場。

2018年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進軍亞洲香港的第四個年頭,經過各屆拍賣會的成功舉辦,既表明紀伯倫國際拍賣行已躋身並穩居香港拍賣市場陣營,也將推動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發展再上一個大臺階。2018年紀伯倫在大陸拿到拍賣牌照,成立紀伯倫拍賣集團深圳分公司,也將是香港紀伯倫國際拍賣行一個新的里程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