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男神在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論文!

“你們等很久了吧?隨便坐,不要拘束。” 瘦瘦高高兩人推門進來,見到站在辦公室內等待的記者,一邊搬來的凳子,一邊熱情的打了聲招呼。與大家印象中的沉默寡言、專注研究“工科男”形象不同,臉上始終掛著笑的周浩偉和餘正錕倒像是鄰家大男孩。

周浩偉

學霸男神在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論文!

學霸男神在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論文!

餘正錕

△攝影:張詩雨

可正是這樣兩個看起來笑容陽光、溫文爾雅的男生,不久前,研究生入學一個學期撰寫的論文《Multi-criteria assessment and optimization study on 5kW PEMFC based residential CCHP system》就被國際能源領域權威期刊“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錄用並發表。

論文發表截圖

學霸男神在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論文!

學霸男神在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論文!

權威期刊封面

馬德曾經說過:“不是日子的重複導致了枯燥和無聊,而是你枯燥無聊,把氣撒在了日子的重複上。”總有人會囿於生活重複的泥潭,忽視觸手可及的快樂與幸福,但也有人會在一次次重複的生活中,實現自我價值。周浩偉和餘正錕或許恰是這第二種人。科研不易,他們卻在其中尋找人生的樂趣和價值。

“你們為什麼會想到要研究微型燃料電池這個項目呢?你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又是什麼?”

“微型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在日本已經逐漸上市,而我們國家對它的研究卻幾乎還是一片空白。除了本身具有的環保性,微型燃料電池系統方便攜帶、可獨立運轉的優點,使得它可以在環境複雜、艱苦、不易通電的地區,滿足供電需求。這些優點對我們做燃料電池研究的可是魅力不小!不過最主要的吸引力還是因為國內外將燃料電池和冷熱電聯供系統等部件進行耦合的研究還不多。這篇論文其實是我們從熱力學、經濟學、環境學等角度對我們的導師陳曦博士在《Performance study of a dual power source residential CCHP system based on PEMFC and PTSC》一文中所構建的模型進行優化,寫這篇文章也是為了更好地熟悉與適應我們現在所在的領域。”

微型燃料電池使用的是清潔能源,對環境零汙染,且這種燃料電池轉換速率較快,與我們通常所認為的手機電池、玩具電池等不一樣,微型燃料電池本身並不能儲電,而是採用氫氣發電,體型如書櫃般大小。

微型燃料電池其實是一個獨立的電源系統,類似於小型發電站,能夠通過氫氣與水的反應實現供電、供熱和供冷,以滿足家庭等小範圍的需求。但因反應中使用的催化劑為鉑金,故成本較高。而我國煤炭資源豐富,火力供能成本低,所以這種高成本的微型燃料電池在我國一時難以推廣。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通過各方的不懈努力,這層壁壘終將被打破。

“不知這個領域目前的概況是什麼樣子呢?”

“從文獻綜述來看,近些年國內外學者對於燃料電池和冷熱電聯供系統的研究較多,但是把二者結合起來的研究成果還是比較稀少。而我們現在做的就是將二者結合起來進行研究,深度挖掘各自的優勢。”餘正錕說道。

學霸男神在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論文!

餘正錕在辦公桌前

△攝影:張詩雨

“這片文章前前後後大概修改了多少遍呢?”

“不下五遍吧。”談及改稿次數,餘正錕回憶道,“我們的寫稿流程大概是,自己寫完初稿交由指導老師修改,修改完後交於期刊方,再從期刊方獲取修改意見,然後返稿再改、再審、再投遞。”說的是五遍,卻只是大概講述了一下投稿流程,熟悉論文投稿的人應該都知道,論文投稿往往是:來來回回修改,反覆訂正,最終定稿時也數不清改了多少遍了。

“這個研究過程想來也肯定是不容易,不知道你們在這個過程中做了些什麼事情、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我們首先得在原有模型的基礎上,利用進化算法,對這個系統從熱力學、經濟學等多個角度進行優化,也就是俗稱的多目標優化,以得到優化後的能量效率、㶲效率、年成本和年溫室氣體減排等多個指標,然後才能開始撰稿。可能事情說起來永遠沒有做起來多吧,我們當時做的時候一直感覺事情挺多的。如果說困難的話,我想最難越過的關卡的就是我們所學的知識偏重於理論,結合實際應用的很少,知識面不夠寬闊。其次就是研究期限比較短,我們只能利用課餘時間進行項目研究學習,這在時間上就限制了我們的研究很難做到系統並且深入。所以一切都要從頭開始,我們當時放棄了很多休息、娛樂的時間,看了很多相關的SCI文章來拓寬知識面,與此同時也從中明白了這類文章應該具備什麼樣的邏輯性與層次性,這或許就是俗稱的‘開卷有益’吧。”餘正錕的話讓記者感觸十分深刻。

事實上,此前二人大學所學專業與該項目並不完全對口,就像餘正錕所說的,“很多東西都要從頭開始學”,在閱讀大量國內外資料文獻了解前人對微型燃料電池的研究的同時,兩人還需要不斷自學其他學科的專業知識。從熱力學到經濟學,再從環境學到遺傳算法等等,一句話帶過的“從頭開始”卻橫跨了很多個學科。這樣的堅持與努力,對很多人來說恐怕是奢侈。

“對於每個科研工作者來說,科研都是一條深入持久、冥思苦索的道路,期間的艱苦坎坷不言而喻,半途而廢的人不佔少數,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你們可以一直堅持做微型燃料電池的研究呢?”

“一切事物都有使命,就連機器也是一樣。鍾要報時,火車要帶你去往目的地。它們都在做著本職的工作,我們也是一樣,在做我們的本職工作,盡到我們自己的職責而已。”周浩偉如是說。

學霸男神在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論文!

周浩偉

△攝影:張詩雨

“為什麼這麼多人做這個項目,卻只有你們出類拔萃?對於這份成功,不知你們自己有什麼看法呢?”

“因為老師指導的好,再就是我們的運氣還不錯!”在這個問題上,二人都把這份成績歸功於老師的正確指導和上天賜予的好運氣。而陳曦博士卻說:“浩偉、正錕能取得這樣一份成績最主要的是他們專業基礎都很紮實,也非常努力,對科研抱有極大的熱情,如果不是這樣,是很難堅持下來並且取得好的成績的。”

作為機械學院第一批研究生的指導老師,陳曦博士針對二人的特性,因材施教。從二人入校以來,就觀察他們各自的特點,指導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就好比說正錕這個孩子,認真謹慎,鑽研精神較強,所以他就適合進行微觀領域的研究,而浩偉的性格則更適合在系統級層面展開研究。” 除此之外,這師徒三人每週三晚自習都會聚在一起“聊聊天”,徒弟各自對上個禮拜的工作進行情況做彙報,而師父則根據二人的彙報進行相應的指導,做好進一步的工作安排。

陳曦博士非常注重對他們在獨立完成研究與獨立思考方面能力的培養,他通過分層次、循序漸進的方式在不同階段給周浩偉和餘正錕設立了不同的目標。而完成這篇論文則是陳博士給二人在第一階段設立的目標,以熟悉各自的小方向的知識和技巧。

學霸男神在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論文!

餘正錕、周浩偉合照

△攝影:張詩雨

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取得成功所需具備的品質各人有各人的見解。或許,致力於學術研究的人總有一腔敢拼敢闖敢嘗試的熱血,“如果說成功最需要具備的品質是什麼的話,我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創新,要敢於做一些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還有就是要有夢想有目標,並且努力朝著目標邁進,也不要去想會不會失敗,跌倒了再爬起來就好了。”

湖南理工學院

排版:陳遠容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湖南理工學院新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