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學習「三重境界」

讀書學習是年輕人加強修養、提升素質的有效途徑。著名國學大師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讀書學習“三重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是第一重境界。說的是讀書學習要有“望盡天涯路”那樣志存高遠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能靜下心來學習思考。倘若只是機械地閱讀、被動地接受、簡單地瀏覽,沒有深入思考,再好的知識也難以吸收和消化。年輕人大都學歷較高,獨立思考能力較強。然而,所謂“書到用時方知少,登高才覺天地寬”。面對世情的深刻變化,年輕人應該時刻保持“空杯心態”,保持永不滿足的求知慾,尤其是要善於帶著問題學習,養成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登高望遠,對現實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力求學有所獲、學有所成。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重境界。說的是在強烈的求知慾驅使下,專心致志、廢寢忘食的讀書學習,即使是“衣帶漸寬”也“終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願。對於年輕人來說,讀書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需要付出辛勞的過程,不能心浮氣躁、淺嘗輒止,而應當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積跬步以至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海。有研究表明,一個人每天閱讀一小時,三年之後可以變成某一問題的專家。在讀書學習的過程中,要發揚鍥而不捨的精神,把讀書學習作為一種樂趣,善於把各種零碎時間利用起來。

讀書學習“三重境界”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第三重境界。說的是要知行合一,善於學用結合。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一個人如果不注重把學到的知識落實在行動上,即使他“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也不能說達到了學習的最終目的。年輕人綜合素養高不高,不能單純地看他讀書多不多,而主要看他運用理論和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不強。要堅持學用結合,通過讀書學習提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尤其要通過讀書學習增強改造主觀世界的能力,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讀書學習“三重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