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湘江新區產業項目建設「組合拳」超給力

稳!湘江新区产业项目建设“组合拳”超给力

今年以來,湖南湘江新區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要求,以產業項目建設年為主抓手,統籌推進動能轉換、產業發展和招商引資,投資增速穩定增長、投資結構不斷優化、投資質效加快提升。

稳!湘江新区产业项目建设“组合拳”超给力

2018年,新區全域共鋪排重點項目461個,預估投資1310.7億元。1-9月,新區共完成重大項目投資1048.42億元,佔年度計劃的80%。圖為湖南金融中心。

稳!湘江新区产业项目建设“组合拳”超给力

日前,長沙首批智能汽車測試牌照頒發,而在新區的智能系統測試區已建起了5G基站,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基於5G應用下的智能汽車測試活動。

稳!湘江新区产业项目建设“组合拳”超给力

新區推行重大招商引資項目首席責任制,著力招引一批“高大核基”項目來增強投資總量、優化投資結構。圖為今年9月開園試營業的長沙華誼兄弟電影小鎮。

稳!湘江新区产业项目建设“组合拳”超给力

截至目前,新區共有各類創新創業服務平臺500餘個、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120多個,各類研發創新平臺400個。

時刻新聞記者 王娟娟 通訊員 胡益虎 長沙報道

近日,湖南湘江新區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出爐,前三季度完成投資超14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3%。今年以來,新區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要求,以產業項目建設年為主抓手,統籌推進動能轉換、產業發展和招商引資,投資增速穩定增長、投資結構不斷優化、投資質效加快提升。

從產業項目建設年啟動起來,新區不斷乘風破浪,經濟運行保質保量,實現了穩增長、穩投資的良好態勢,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組合拳”。

穩增長!運行數據展現質、量齊升

在長沙擔當省會責任中走在前列,在產業項目建設年中走在前列,在三大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質量變革)中走在前列。新區鮮明旗幟地提出把抓好、抓牢、抓實產業項目建設作為工作的基本遵循,從產業項目建設年起航周、奮進月到攻堅季,新區這艘航船在發展的藍海上乘風破浪,經濟運行最新的統計數據展現了新區穩定的發展質量和充分的發展後勁。

從總量看,1—9月,新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08.16億元,是擴大全省、全市投資總體盤子的重要支柱。

從速度看,1-9月,新區固投同比增長13.3%,較全省、全市分別高3.3個和1.2個百分點,投資增速持續保持穩定增長。

從結構看,1-9月,新區完成產業投資566.70億元,同比增長14.0%;完成工業投資458.44億元,同比增長17.1%;完成基礎設施投資232.16億元,同比增長52.0%;完成民間投資805.63億元,同比增長17.3%;產業類、創新類、功能類、社會類投資成為拉動投資增長的核心引擎。

從效益看,單位面積投資強度為11735萬元/平方千米。

穩投資!項目為王打通發展動能

區域經濟就是項目經濟,這已經成為地方發展的共識。

如今,產業梯度轉移的浪潮向著中西部腹地奔湧而來。長沙正在憑藉自己傳統產業優勢建設新的產業鏈項目,以強鏈、補鏈、延鏈。新區則成為長沙項目建設陣地的主力軍。

北斗微芯、楚天科技智能醫療裝備、中偉新能源、偉創力、長城信息總部、桑德新能源汽車、中國通號等一批總投資50億元規模能級的重大產業項目今年相繼開工或投產。2018年,新區全域共鋪排重大產業項目270個,年度預估投資945億元,1-9月累計完成投資824.42億元,佔年度計劃的87.24%,不斷刷新創造項目建設的“新區速度”和“新區質量”。

重大項目的紛至沓來,除了得益於新區的產業基礎和投資環境等硬實力,更是新區智慧的結晶。

事欲至則需主動而為。今年是新區“產業項目建設年”,開年以來,新區已連續舉辦產業項目啟航周、奮進月、集中招商月、攻堅季等重大主題活動,有力地推進了重大項目建設。從重大項目看,2018年,新區全域共鋪排重點項目461個,預估投資1310.7億元。1-9月,新區共完成重大項目投資1048.42億元,佔年度計劃的80%;預計全年可完成投資1350億元左右,投資完成率將超過100%,重大項目成為穩投資、促投資、優投資的主力擔當。

穩創新!新區智造+新區精造

新區的“新”,需要超前的理念和前沿的勇氣。作為中部第一個國家級新區,承擔著湖南與沿海發達地區比拼新經濟的發展重任,也是長沙市轉型升級打造國家級產業中心的主戰場。

日前,長沙首批智能汽車測試牌照頒發,而在新區的智能系統測試區已建起了5G基站,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基於5G應用下的智能汽車測試活動。同時,長沙首條開放式智能公交的線路正在如火如荼的籌備中。新區產業佈局的“一體兩翼”中 “兩翼”就是指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為引領大力發展高端製造業、大力發展高技術服務業,形成雙輪驅動發展格局。大力佈局智能製造、智能網聯汽車、移動互聯網、生命健康等項目投資,特別是“湘江智谷—全國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及產業化高地”建設框架加快拉開,全國場景最豐富的智能系統測試區建成開園,引進落地智能駕駛研究院、地平線、獵豹移動、中車新能源、西電等大批高端人工智能企業,一條智能系統產業鏈正在初步顯現。

新區如何激發現有產能和智慧的潛力,實現製造向智造和精造的蛻變。嶽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是湖南最大的“智力走廊”,通過中南研發總部、西湖文化園、桃子湖創意園、後湖國際藝術園等優質創新載體建設,初步形成“一核一圈多點”的創新空間格局,將湖南的智力資源轉化為產業升級的星星之火。截至目前,新區共有各類創新創業服務平臺500餘個、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120多個,各類研發創新平臺400個,年度專利申請量已超過1萬件。

今年以來,新區傳統企業智能化改造企業總數累計達158家、新增移動互聯網企業1000多家、新註冊企業數同比增速高達104%、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37.2%,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全年則有望達到5%,新區正在成為全國重要的創新創業領航區、新舊動能轉換示範區和新興經濟增長極。

穩招商!服務型政務優化引資環境

俯視新區版圖,梅溪湖國際新城、洋湖總部經濟區、湖南金融中心、大王山旅遊度假區和長沙高新區、望城經開區、寧鄉經開區等國家級開發區構成的經濟板塊宛如一個個生機勃勃的新綠洲,吸引著各類產業獨角獸和產業鏈百鳥群前來安家。

大陸集團、偉創力、京東、桑德集團等一批世界500強和國內領軍企業紛紛落戶新區。今年1-9月,新區全域共簽約投資50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111個,總投資821.57億元。其中:總投資5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8個,總投資575億元;總部及第二總部項目簽約97個;先進製造和高新技術產業項目89個,總投資702.87億元,佔簽約資金總量的85%。20多個重大招商項目從接洽後,用時不到6個月即快速實現正式簽約或開工建設,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的招商引資標杆示範項目。

看得見的是累累碩果,看不見的是汗水和擔當。

新區推行重大招商引資項目首席責任制,實行一個項目、一位領導、一套班子、一跟到底,切實發揮首席第一責任人、第一急先鋒、第一主力軍的重要作用,著力招引一批“高大核基”項目來增強投資總量、優化投資結構。

打造服務型政務唯有改革。新區深化審批制度改革,81項審批事項已基本實現“最多跑一次”,企業到新區辦事“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積極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多規合一”系統平臺正式上線運行,目前新區所有審批事項均已基本實現“一張網”受理辦結。與此同時,充分利用新區戰略平臺功能,承接省級經濟管理直報權限16項、承接市級濟管理權限44項,並及時下放各園區、區(市),調整優化財稅分配、城市管理等體制,投資創業審批服務效率明顯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