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擬籌建區塊鏈標準化委員會 將參與並主導國際標準化工作

工信部擬籌建區塊鏈標準化委員會 將參與並主導國際標準化工作

6月28日,工信部官網公示全國區塊鏈和分佈式記賬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籌建方案(下稱“方案”)。

這份方案出臺的背景在於,國內和國際上在區塊鏈領域的標準都還幾乎處於空白狀態,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區塊鏈應用落地的問題。“一方面區塊鏈應用開發處於一種較為盲目的狀態,存在重複開發和資源浪費的問題;另一方面,區塊鏈系統的使用也缺乏必要的指導,無法保障必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對區塊鏈應用的認識缺乏共識和必要的依據,使得對於區塊鏈應用的規劃和開發無法跟得上市場需求。特別是在一些與政府公共治理相關的領域,例如數據共享開放、精準扶貧等,尤其需要標準化的指導,以提高應用落地成功率,降低新技術應用可能帶來的風險。”

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加快樹立我國區塊鏈和分佈式記賬技術標準化路線圖,提前佈局重點技術標準研製,適時推動國際標準化工作十分必要。因此,建議儘快成立區塊鏈和分佈式記賬技術標準工作組,以確保更加科學合理、公開公正、規範透明和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

方案指出,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牽頭成立的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成員單位共同努力下,初步在七個方面取得了工作成果:開展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研究;編制發佈白皮書;編寫重點標準及標準體系;推進區塊鏈標準測試評價工作;組織開發大賽;推動我國自主的區塊鏈開源社區建設;積極推動國際標準化工作。

方案顯示,技術委員會擬負責制修訂包括基礎、業務和應用、過程和方法、可信和互操作、信息安全等在內的五項國家標準。一是基礎標準:用於統一區塊鏈術語、相關概念及模型,為其他各部分標準的制定提供支撐。主要包括術語、參考架構、賬本編碼和標識等方面的標準;二是業務和應用標準:用於規範區塊鏈應用開發和區塊鏈應用服務的設計、部署、交付,以及基於分佈式賬本的交易。主要包括應用成熟度、基於分佈式賬本的交易、BaaS和服務質量評價等方面的標準;三是過程和方法標準:用於規範區塊鏈的更新和維護,以及指導實現不同區塊鏈間的通信和數據交換。主要包括跨鏈通信機制、跨鏈通信消息規範、賬本管理規範和共識機制等方面的標準;四是可信和互操作標準:用於指導區塊鏈開發平臺的建設,規範和引導區塊鏈相關軟件的開發,以及實現不同區塊鏈的互操作。主要包括開發平臺、應用編程接口(API)、數據格式、混合消息協議和互操作等方面的標準;五是信息安全標準:用於指導實現區塊鏈的隱私和安全,以及身份認證。主要包括信息安全指南、身份認證機制、證書存儲和KYC等方面的標準。

同時,方案透露出技術委員會成立後的五項近期工作計劃:1.重要標準研究制定;2.開展標準驗證與應用試點;3.加快建設自主開源社區;4.開展多種形式的標準化培訓工作;5.參與並主導國際標準化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