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在北京開了一場部省懇談會,13個部委表態支持

10月17日,江西在北京召開推進江西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部省懇談會,省委書記劉奇,省委副書記、代省長易煉紅率隊參加,來自國家發改委、自然資源部等13個部委的相關負責人出席,並表態大力支持江西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江西在北京開了一場部省懇談會,13個部委表態支持

推進江西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部省懇談會在北京召開

成績:全國率先建立全境流域生態補償機制

懇談會以一部專題宣傳片拉開帷幕,宣傳片簡明扼要介紹了江西省在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中所取得的進展。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明確的38項重點改革制度,江西已經出臺23項,220多項重點工作基本完成。編制完成了省域空間規劃,全面劃定生態保護紅線4.69萬平方公里,佔全省國土面積的28.06%,劃定永久基本農田3693萬畝。

值得一提的是,江西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全境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累計籌集補償資金76.71億元,成為流域生態補償範圍最廣、貧困地區補償資金最大的省份。

此外,江西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3.1%,居全國第二。今年以來,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37.5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率為86.4%,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為90.7%。

肯定:推進措施紮實有效 重點任務取得突破

這一項項成績得到了與會領導的充分肯定。

“江西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表示,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組織相關專家對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開展中期評估,從評估的初步情況來看,江西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建立了高規格的領導小組,工作機制運轉順暢,推進措施紮實有效,改革任務全面鋪開,重點任務取得突破。

江西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在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中全面實施河長制,黨政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探索實踐,在一些領域形成了一批經驗做法。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副司長鄧小明坦言,江西省委省政府多年來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在綠水青山這篇文章上,確實做了大量的工作。

支持:26項懇請事項獲積極回應 支持探索“江西經驗”

懇談會上,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問題,江西省梳理提出了26項懇請事項,涉及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重大試點示範平臺建設、重大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工程、綠色產業發展等領域。

國家發改委、自然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等13個部委相關負責人對此給予了熱切回應,先後表態支持。

“對於江西省需要我們支持的4個事項,我委將結合實際情況,統籌考慮,比如,積極支持撫州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探索,”張勇說道。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趙龍表示,將在自然資源產權基礎制度改革、國土空間規劃和土地用途管制等工作中,努力支持江西探索“江西經驗”。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建龍表示,將繼續支持贛州市低質低效林改造1000萬畝。

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楊鐵生表示,將統籌使用各項資金加大對江西工業製造項目的支持力度,通過項目的帶動促進江西工業經濟的發展。(記者 陶望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