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疑點,台軍「潛艇自造」還能撐下去?

四大疑点,台军“潜艇自造”还能撑下去?

臺軍要自主造軍艦、造潛艇,如此高難度,能有戲?這一直是一個謎。

四大疑点,台军“潜艇自造”还能撑下去?

蔡英文上任後,“臺艦臺造”一度喊得震天價響,而被視為“臺艦臺造”重中之重的“潛艇自造”更被拔擢到新的高度。然而這些口號背後,卻寫滿了尷尬。慶富公司2014年承建臺海軍獵雷艦卻涉嫌詐貸,去年因財務危機東窗事發,至今有21億新臺幣資金不知去向。

軍艦沒造出個影,添堵卻成了必然。

正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個月又有臺灣媒體爆料,臺軍“潛艇自造”6億元新臺幣的技術顧問合約,被一家疑似僅有7個人的直布羅陀小公司中標,疑似又上演翻版“慶富案”。為此,25日,臺灣軍方高層不得不到臺立法機構“外事及防務委員會”做秘密報告以及公開答詢。

四大疑点,台军“潜艇自造”还能撑下去?

臺海軍項目報告防洩密,出動“養機場”鎖手機

眾所周知,“臺艦臺造”的風險很高,裝備從哪兒來根本沒譜,預算更是天文數字,現在又來了“皮包公司”這種么蛾子,為此,多位國民黨籍民代昨天在公開質詢時,提心吊膽地表達了各種疑慮。

“臺船”公司設計顧問什麼來路?

四大疑点,台军“潜艇自造”还能撑下去?

蔡英文登上臺海虎軍艦 資料圖

據報道,臺海軍委託臺船公司近年自行研發“自制防禦性潛艇”,在技術顧問方面,合同金額為6億元新臺幣的第一階段合約由位於直布羅陀的“加福龍有限公司”(Gavron Limited,簡稱GL)得標。而這家GL公司於9月被臺灣媒體爆出,其2016年重新運作時只在求職網上招募7名員工,引起外界質疑。然而,

對於民代和輿論的懷疑,臺軍方面的態度則是且戰且退、嚴防死守。當日,臺軍方高層並未對此進行解釋。

“非正式管道”是否暗藏玄機?

四大疑点,台军“潜艇自造”还能撑下去?

左一 黃曙光 資料圖

此外,臺海軍日前發佈新聞稿,坦承為突破困境,採取在“合法”範圍內,運用“非正式管道尋求商源”的手段。在國民黨籍民代呂玉玲質疑“非正式管道”是否暗藏玄機時,

臺“海軍司令”黃曙光卻以“我是軍人,我要打仗,我打仗不是隻有正規作戰,我也要非正規作戰”來回應,堅稱“沒有編預算拿錢去買外面的掮客,沒有突破‘合法’底線”。

黃曙光以“非正規作戰”為“合法”打包票,但有島內軍事記者私下表示,這類非正常渠道的採購往往充滿圈套,合同簽署時看似沒問題,往往幾年後因為國際局勢等問題就會變得無法執行,也就不了了之。這種爆料,可謂讓臺海軍情何以堪。

明年3月1日竟成關鍵節點?

四大疑点,台军“潜艇自造”还能撑下去?

國民黨籍民代 江啟臣 資料圖

而當國民黨籍民代江啟臣繼續問,潛艇自造會不會在哪個節點喊卡時,臺防務部門主管嚴德發又斬釘截鐵地給出了一個確切時間點,即2019年3月1日。臺軍方對外表示,潛艇研發明年3月是關鍵,是因為2019年3月1日要進入相關細部設計階段,外界聽得雲裡霧裡、不明其理,而有輿論則認為,這樣的宣示或許更多是一種政治意圖的宣導。

嚴德發公開叫板 不買美國艦?

臺軍歷來在買美艦時格外迫切,臺灣時事評論員邱毅曾指出,每一年臺美間的軍售會議中,臺灣每一次都會提出一個要買美國的潛艇,或者是技術轉移的案子,可是每一次都被美方跳過,根本連討論都不討論。然而令人詫異的是,嚴德發昨天卻一反常態說:美國當初承諾對臺出售八艘潛艦,但從上世紀90年代起直到現在已經過了二十幾年,臺軍不再相信這件事情,要靠自己的力量來製造潛艦。

換言之,即使美國眼見臺灣快要造出潛艇,決定要售予臺灣軍艦,臺軍也不要了。如此回應,頗有“公開叫板美國”的意味,這又釋放出什麼信號?

在外界的質疑眼光中,臺海軍的“潛艇自造”到底是正在路上,還是又一個“慶富案”?被輿論盯上的這個“皮包公司”GL公司,究竟又在臺灣潛艇計劃中起到什麼作用?只能說,真相可能超出你我的想象。

更多點評,敬請關注今晚22:12分播出的東南衛視《海峽新幹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