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後,前任說的做朋友,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相信每一個試圖挽回前任的人都經歷過這麼一個階段,就是在剛分手的時候,前任對挽回的一方說:咱們兩個人已經分手了,我知道你對我很好,將來我也可能會後悔和你分手,但是現在咱們真的沒法在一起了,希望咱們兩個人還是好朋友。

很多人就蒙圈了,對方說要和我做朋友了,是什麼意思?是不是做久了朋友就沒法複合了?就沒有希望了?我應該怎麼應對?

我希望大家可以明白的是,做朋友本身就是一種模稜兩可狀態,就像你要考上大學,你必須要先從小學開始升到初中,然後進入高中一樣,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都是一個階段的代名詞,是必要的階段,是一個必須經歷的狀態,不可能你就直接上大學了吧?除非你是神童。

當你明白了做朋友僅僅是一種狀態的時候,我想你心裡的壓力就可以消除一大半了,換句話說,如果換做是我,我還巴不得和對方成為朋友呢,進可攻退可守嘛。

那對方把做朋友這個狀態給你擺出來是什麼意思呢?往往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實際上是在給你機會!第二種,對方已經死心,出於一些不可改變的因素,對方不得不和挽回的一方有聯繫,所以,做朋友,實際上僅僅是在告訴挽回的一方——請不要再主動聯繫我了。

可能你們兩個人在戀愛的時候,相處下來,對方覺得兩個人不合適,我就遇到過這麼一個案例,男女兩個人談戀愛大約一年,但是他們兩個人從小就很熟識,在大學的時候,因為兩個人在不同的城市讀大學,見面機會少,後來,兩個人在讀完大學後,都選擇了回家工作,於是兩個人就在一起了。

分手是因為女方發現男方喜歡在各種聊天軟件上約妹子聊騷,女方就跟男方分手了,在男方的一再保證和懇求下,女方同意兩個人做朋友。

當時,女方的原話是這麼說的:

你的做法讓我覺得很噁心,一直以來,我以為咱們兩個人從小就認識,你不會做這種渣男,但是看來我還是錯了,我對你也不想說什麼了,要不是娜娜一直勸我,兩個人就算做不成情侶,也沒有必要搞的那麼僵,我是不會給你多說一個字的,希望將來咱們僅僅是朋友,店裡的分紅我會在每個月月初按時打給你,其他的時間,請不要再和我聯繫,謝謝!

娜娜是他們兩個人共同認識的好朋友,兩個人也合夥開了一家店,剛開始女方沒有啟動資金,所以,就讓男方入股,所以才有了每個月的分紅這麼一說。

男方也很知趣,一直保持在朋友關係的範圍內和女方互動,兩個人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關係有了起色,可是在一次女方搬家的途中,男方來幫女方搬家嘛,女方故意拿到了男方的手機,又看到了男方和其他妹子的聊天記錄,女方從此就和男方陷入冷戰,在男方的一再追問下,女方才這麼告訴男方的:

咱們兩個人在價值觀上有差異,我也尊重你的行為方式,只是兩個人在價值觀上都沒法改變自己的,去適應對方的。說這些並沒有惡意,所以,希望你能理解我的意思,希望以後還是朋友。

很快,女方就找了一個新的男友。在現任男友的幫助下,買到了男方的股權,從此,在生意上都不願意和男方有任何聯繫了。

請大家分辨一下,這兩次女方說出的“做朋友”有什麼異同?在這裡可以先和大家宣佈答案,第一次說做朋友是第一種可能性,第二次說做朋友是第二種可能性。

這裡就可以在第一種可能性和第二種可能性上做出區分了,如果是第一種,對方實際上在給你機會。那麼對方在表達上,一定會提出你在兩個人的感情上做的不好的,讓他不舒服的地方,淺顯的現象是:對方在和你的溝通上,有情緒的表達,例如上面的:噁心,覺得你不會是渣男等等。

同樣的,對方在表達做朋友上,屬於第一種可能性的還可能會出現下面這樣的詞語:

和你在一起太累;我盡力了;以後我可能會後悔等。

而如果是第二種,對方在和你的溝通上是非常理性客觀的,不帶情緒色彩的,就像在說一個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的事物一樣,例如上面的:有差異,尊重你,沒有惡意,希望理解等等。

當然,如果你實在分辨不出來對方在表達上的情緒色彩,那也沒有關係,先答應下來和對方成為朋友再說。而後,只要稍微試探一下對方,對方就立刻原形畢露了,試探的方式就是製造出自己的稀缺性。

每個人都會想要保持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已經得到的,或者曾經屬於自己的,現在不再是自己的了,那麼,這個人就會傾向於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

你只要表現出,以前你在苦苦挽回對方,但是現在,你要開始新的生活了。如果對方在這個時候,在網絡狀態上有異常,例如,開始發一些感慨類,或者自我安慰類的文章或者分享;突然很少或者更頻繁的更新自己的網絡狀態,這些都是屬於第一種可能性的表現。相反的,如果對方和以前相比沒有什麼變化,那就是第二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