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經典商戰之收購九龍倉

李嘉誠在收購九龍倉和入駐和記黃埔戰役中被人家稱為李超人

有人說:“高人高手高招,超人超智超福”這是這件事情後大家對於李嘉誠的評價

李嘉誠經典商戰之收購九龍倉

在1972年,李嘉誠的長江實業集團正式上市,並且在1977年的一次招標大會上打敗當時世界第3的龍頭地產公司置地集團。從而震驚全港。而李嘉誠的名聲也是從這一年開始進入到了全港人的視線中

拿下地鐵公司的項目後,這個項目讓李嘉誠賺到了7000萬港元,從而也得到了一些大銀行的認可,在資金方面,李嘉誠的公司越來顯得越發充足

而李嘉誠也一直把置地當成對手,而當時的九龍倉之戰卻是讓李嘉誠的事業得到了最大的發展從而進入到了世界級

九龍倉之所以被李嘉誠看好是因為九龍倉的低價當時在6-7千港元而九龍倉的股票價格實際應該在50港元,而當時九龍倉的股價才13-14港元之間。李嘉誠秘密收購2千萬股份。佔比在20%左右,但是經過大量的收購還是引起了注意,最後九龍倉的價格以下漲到了46港元每股,這已經接近九龍倉的真是價格

而九龍倉老闆也迅速的反擊,收購了大量散戶的股票,而大股東怡和系也開始發力聯合匯豐銀行穩住九龍倉地位,而匯豐銀行沈弼也親自出面找到李嘉誠,奉勸李嘉誠放棄收購九龍倉,而李嘉誠認為現在事業大發展,不能得罪匯豐銀行,所以做出讓步,買了匯豐一個面子。

李嘉誠經典商戰之收購九龍倉

而這大戰也吸引了另一巨頭船王包玉剛的注意

包玉剛世界十大船王之首,財力雄厚。他當時擁有50艘油輪,一艘油輪等於一座大廈的價值,根據1977年吉普經紀公司的記錄,當時包玉剛穩坐世界第一,運載量在1347萬噸,而香港另一老牌船萬董浩雲總載量452萬噸排在第7位,希臘船王奧納西斯排在第8位。即使後來80年代,李嘉誠坐上香港首席富豪寶座依然難以跟包玉剛抗衡。

由於匯豐銀行的關係讓李嘉誠不能得到九龍倉的控制權,那麼只能找到一個好買家,而包玉剛的出現恰恰實現了李嘉誠這個願望,李嘉誠出讓1000萬股給包玉剛已30多港元的價格也跟包玉剛接下了友誼,而且李嘉誠還從中賺到了5900萬港元。

李嘉誠經典商戰之收購九龍倉

其後,李嘉誠在包玉剛的幫助下順利的從匯豐銀行手裡接走了和記黃埔的9500萬股,成功進入和記黃埔董事局,而當時李嘉誠的長江實業資產才6.93億,而和記黃埔市值62億港元。

這一次收購九龍倉,一石三鳥也讓李嘉誠名震香港,開啟了李氏家族的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