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藏的小祕密,豪放派與婉約派之外的第三種詞派

如果有人問你,宋詞有哪幾個詞派,你若回答豪放派與婉約派。這樣的回答是沒錯的,但如果你還了解第三種詞派的話,那你可以很好的露個臉了。宋詞中第三種詞派,就是姜夔(kuí)在南宋中後期創立的

清雅詞派。清雅詞派的特點是講究煉字煉句,清空騷雅,講究音律。

宋詞藏的小秘密,豪放派與婉約派之外的第三種詞派

清雅

豪放派特點大體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詞,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時失之平直,甚至涉於狂怪叫囂。南渡之後,由於時代鉅變,表現為悲壯慷慨的高亢之調。和憂國憂民的情懷。婉約派特點大體是婉轉含蓄。其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有一則故事,就很好的區分豪放與婉約的風格差異。據南宋俞文豹《吹劍續錄》載:"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這則故事表明南宋人已明確地把蘇軾、辛棄疾作為豪放派的代表。把柳永、李清照作為婉約派的代表。

宋詞藏的小秘密,豪放派與婉約派之外的第三種詞派

豪放詞派 蘇東坡

提到清雅詞派,就不得不說一下姜夔了,他是清雅詞派的開山之祖。於豪放與婉約之外別立一宗,並蔚然成派,成為被廣大詞家承認的“第三派”。姜夔(kuí) (1154-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等書傳世。

宋詞藏的小秘密,豪放派與婉約派之外的第三種詞派

別立一宗 姜夔

他的詞被稱為白石詞,題材以感時傷世、詠物言志及追記戀情為主,也有反映家國、時政感慨的,如我們知道的《揚州慢》(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邊)。他的詞風格是清空騷雅,有清幽空靈的意境,善用虛字來達到虛實結合,以剛健的筆觸描寫柔情。他的詞還將古樂府、唐法曲音樂注入詞中,這為清雅詞派整體的風格提供了基礎與特點。

宋詞藏的小秘密,豪放派與婉約派之外的第三種詞派

二十四橋明月夜

清雅詞派的主要詩人有吳文英、史達祖、周密、王沂孫、張炎等人。清雅詞派的詞人善於創作詠物詞,風格清新淡雅。筆調輕盈綽約,但也不乏寄託家國之思和飄零之感的悽苦之作。這一成熟的風格流派的形成,豐富了詞體風格的內涵,並對詞最終能夠與傳統詩文並列比肩起了重要作用。

宋詞藏的小秘密,豪放派與婉約派之外的第三種詞派

宋詞藏的小秘密,豪放派與婉約派之外的第三種詞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