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股價下跌,這回真喝「醉了」?

貴州茅臺、順豐控股這兩大中國行業龍頭因三季報業績開盤跌停。大公司業績令人失望,讓本就疲憊的中國股市再度蒙陰。

茅臺股價下跌,這回真喝“醉了”?

中國“股王”貴州茅臺10月下旬公佈第三季度淨利潤增長2.7%,彭博數據顯示為近三年來最低季度增長,公司股價罕見跌停,一年來首度回落至600元以下,其他白酒股亦全線下跌。順豐控股三季度淨利潤亦低於分析師預估,股價盤初一度跌停,當前下跌5.4%。兗州煤業、金風科技也受三季報影響,股價在內地和香港均重挫。

在中國監管層不斷出臺政策維穩市場後,中國A股10月下旬錄得上漲,在全軍覆沒的亞股市場中走出“獨立行情”。但此前有多位分析人士表示,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長期擔憂尚未解決,三季報披露結果可能會影響市場情緒。中國大公司最新披露的三季報業績下滑,印證了市場此前的擔心。

茅臺股價下跌,這回真喝“醉了”?

“貴州茅臺作為重倉股,不少基金有贖回壓力,跌停下基金就可能會賣其他股票,拖累整個市場,”群益證券分析師林靜華表示,“週末工業利潤也比較差,消費數據都在放緩,只能寄望減稅等政策趕快推出為經濟託底。”

中原證券分析師張剛也稱:“大消費龍頭都是這兩年眾多資金避險的地方,現在資金髮現未來的增長可能出現問題,集中拋壓的現象就會比較明顯。”

上午交易結束,追蹤大盤藍籌的滬深300跌2.4%,上證50指數跌2.6%,上證綜指跌近1.5%,在亞太主要股指中表現最差。追蹤貴州茅臺等白酒股的滬深300主要消費指數重挫8.5%,為2015年股災以來最大跌幅。

茅臺股價下跌,這回真喝“醉了”?

10月下旬公佈的中國工業企業利潤增速連續第五個月放緩,此前公佈的三季度經濟增速放緩程度亦超預期。在中國經濟下行、全球新興市場風險不散的陰影下,外資10月對中國A股的淨賣出規模料創下深港通開通以來最大。分析師認為,如果外資繼續跑路,建議避開外資持股比例較高的板塊和公司,食品飲料、家電等消費股首當其衝。

“在全球風險資產大幅波動,海外基金會整體降低倉位,賣出全球市場的股票,A股也不會例外,”天風證券分析師劉晨明等人25日點評稱。

延伸閱讀

茅臺起訴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迎來大逆轉

8月13日晚間22點,茅臺集團在官網宣佈,放棄“國酒茅臺”商標註冊申請,撤銷訴訟申請,並向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致歉。

茅臺集團在聲明中宣佈,“對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複審決定,我們充分尊重,也樂於接受。日前因內部工作銜接問題遞交的訴訟申請,公司決定依法向北京市知識產權法院申請撤回,並謹此向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及各相關方表示誠摯歉意。”

茅臺股價下跌,這回真喝“醉了”?

自2001年來,茅臺集團持續向國家商標主管部門提交申請書,申請註冊使用“國酒茅臺”商標,9次申請,相繼被駁回、駁回複審等。同時,茅臺集團的這一舉動引得其他酒企紛紛提出異議。2018年5月25日,商標委再度決定對這一商標不予核准註冊。為此,近期茅臺集團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商評委撤銷不予註冊的複審決定。此外,茅臺集團還將山西汾酒、五糧液、劍南春、捨得酒業等一眾酒企和機構列為第三人。

茅臺的一紙訴訟,表示了自己對“國酒茅臺”的執念,同時也使得茅臺集團成為眾矢之的。據AI財經社報道,五糧液股份公司副總經理、新聞發言人彭智輔稱,“國酒”應該是屬於整個中國白酒行業的公共資源。任何單一品牌都沒有足夠的資源來承載中國白酒的全部內涵。捨得酒業負責知識產權事務的相關人士在8月10日收到應訴通知書時也表示,“目前我們正在準備積極應訴。” 山西汾酒相關人士也表示,公司反對茅臺申請“國酒”商標的態度依然不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