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孩子出生以後跟誰睡最好?

媽媽從孕育孩子的那一刻起,這個小小的生命的一舉一動,牽掛著媽媽無數的神經。

有一個朋友曾經向我訴苦,她說在月子裡就沒有一天睡過好覺,她的孩子從出生十多天以後,就因為奶水不足,要靠餵奶粉,晚上要起來衝2到3次的奶粉,從調試奶粉調到適合溫度,然後把孩子餵飽。

整個過程下來,需要40分鐘,躺到床上再入睡的時候就需要1個小時,這子一晚上起來2到3次,已經把她折騰的精疲力盡了,身心憔悴,她抱怨老公和婆婆,沒有人晚上替她帶孩子睡覺。確實,這一個產婦在月子裡是非常的虛弱的,加上不能很好的睡眠,身體是吃不消的。

0-3歲孩子出生以後跟誰睡最好?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孩子跟誰睡覺最好呢?

懷胎10月,孩子在媽媽肚子裡經過十個多月的孕育,孩子熟悉了媽媽的肌膚、溫度、氣息,孩子在媽媽肚子裡感覺到很安全、很溫暖、很舒適。

當孩子呱呱落地之後,我們更需要通過孩子和媽媽的肌膚親密接觸,比如媽媽的餵奶,輕輕的擁抱,媽媽親切的話語,讓孩子獲得安全感,讓孩子覺得媽媽和我在一起的,媽媽的懷抱是無比溫暖,孩子是踏實的。

出生以後的孩子儘量和媽媽一起睡,媽媽陪伴孩子入睡的過程其實就是母親與孩子親密情感連接的一個過程,讓孩子可以享受到母親的愛和溫暖,可以消除孩子來到這個世上的不安全感,這種安全感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是非常關鍵。

有安全感的孩子心中是非常有底氣,有力量的人,也變得非常的自信,做事與人際交往能力都非常的強。

如果一出生,有的姥姥和奶奶心疼女兒和兒媳婦,晚上帶孩子入睡,其實這樣子不利於孩子的安全感的建立,孩子潛在的意識感覺到奶奶或者姥姥陌生感,他心中的這種感受是無法向別人訴,只有用她弱小的身體去感知和承受外在的所有的一切。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很黏人的,當大人走到哪他就黏在哪,而且對於他將來上幼兒園也是極其不利的,他不能很好和家庭的分離,很不願意上幼兒園,上幼兒園的過程是非常痛苦和折磨人的。

這種孩子會膽小,走到哪裡都會牽著大人的手,或者是牽著大人的衣服,沒有大人在身邊,他極其的膽小害怕。

有的孩子甚至到了十來歲,晚上睡覺的時候,一定要抓住大人的手,這樣他才能安心入睡覺。

這類孩子,而且不容易融入陌生的環境,在陌生的環境裡,他不會主動的去交流,

在集體環境裡,他不善於與人交往的能力。

0-3歲孩子出生以後跟誰睡最好?

孩子適合在3到5歲就開始跟父母分床睡

那孩子非常的過程中,其實最糾結的就是媽媽,更多的擔心,萬一分的床,孩子晚上蹬被子怎麼辦?孩子晚上著涼了怎麼辦孩子?孩子醒來找不到媽媽會害怕的,會哭的,一系列的擔心會圍繞著媽媽,讓媽媽是想讓孩子分床,又捨不得孩子分床的這種糾結之中,他也搞不清楚,具體是在哪個年齡段跟孩子分床最好,雖然有的媽媽知道3到5歲分床很好,但是遲遲做不到,分不了床,分床三五天後孩子一鬧騰就又回來跟兒子一起睡。

如果孩子分床的年齡太小的話。會讓孩子有感覺到極其的不安全感,孩子會有很強的戀物情節,比如枕頭,玩具,毛巾被,他只有抱著這些東西,他才能踏實的入睡,哪怕是出去旅遊或者是上,別出去居住,他也要帶著他的這個枕頭啊,毛巾或者毛巾被不帶去的話他會睡不著覺。

0-3歲孩子出生以後跟誰睡最好?

3歲以後就可以考慮分床了,因為孩子在3到4歲,有性意識的發育,開始分辨自己的性別,開始意識男人和女人的差異。

這時候與孩子分床,可以給他們以自己的空間,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可以獨立的睡覺,也可以自己獨立的做很多的事情,逐漸的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月子裡的奶水不夠的媽媽帶著孩子睡覺,確實是很辛苦的一件事,老公就要多體諒妻子,晚上起來衝奶粉的事就要擔當起來,家務勞動多承擔些,多去體恤理解妻子辛苦和情緒,用共同的愛去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孩子成長小事不小,每個成長階段用心陪伴,同時也是初為人父人母的爸爸媽媽學習各種育兒知識的過程,希望我的分享能給一些爸爸媽媽有所幫助,有不同觀點一起討論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