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男孩拒絕上學 擔心上初中後沒時間玩

 今年12週歲的小航,是瀋陽一所重點中學的初一新生。9月3日開學第一天,小航的媽媽張女士叫兒子起床,可是任憑媽媽怎麼叫,小航就是不起來。

“別的同學都去上學了,你也得去啊,要不然新學的課該跟不上了。”張女士說,兒子躺在床上就是不起來。

12歲男孩拒絕上學 擔心上初中後沒時間玩

9月4日,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近一階段,在瀋陽市精神衛生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接待了一些學生和家長,像這樣的病例,門診幾乎每天都有。

“到門診來的加上打電話的,每天得有10幾個孩子家長諮詢。”王永柏介紹,求診者雖然年齡不同,但都有一共同點,就是對到來的學習生活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產生了焦慮、恐懼的情緒。

小航偷偷告訴醫生,他是因為擔心上了中學以後不能像小學時那樣放學早,有時間能和小夥伴們玩一會兒,才不想去上學的,因為到家晚了就要做作業,沒時間玩了。

醫生介紹,孩子們出現這樣的情緒問題,主要是因為放假期間的無憂無慮的生活和想到開學後緊張的學習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從而造成了對開學存在心理陰影,嚴重時甚至會導致“開學恐懼症”。

“開學恐懼症”是一種情緒障礙,主要特點是對學校產生恐懼。它不是一個專用的醫學術語,也不同於一般的學校恐懼症。只是由於近幾年此類學生較多,才形成了這樣一個俗語。

“開學恐懼症”的主要症狀是情緒低落、心慌意亂、無緣無故發脾氣、渾身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失眠等,有的還有頭痛、胃痛等軀體不適症狀。

而升學壓力、人際交往不適應等方面是導致“開學恐懼症”的重要原因。特別是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較差的學生、在學校經常受到老師批評的學生、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對新環境不能很快適應的學生、部分過於追求完美的優秀生等五類學生是“開學恐懼症”的易發學生群。

醫生提醒,家長應科學合理地引導,這樣才能緩解孩子的緊張、焦慮情緒。

如果孩子有“教室焦慮症”,最好不要先讓孩子吃抗焦慮藥,應先從調整心態開始,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與同齡人的交往。

開學後的假日裡,家長應該儘量少帶孩子上公園等遊樂場所,多帶孩子去書店看看書,或者一起去購買學習用品,給孩子營造學習氛圍,讓孩子自然而然地喜歡上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