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驅動制度和產業創新,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今日設立

10月8日,“‘獻禮新海南.貢獻自貿港’系列活動之科技驅動制度和產業創新”活動在海南生態軟件園舉行。活動宣佈“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正式設立,意味著海南發展區塊鏈等數字產業正式拉開序幕。

當天,作為“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的重要支撐平臺。由海南生態軟件園和牛津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共建的“牛津海南區塊鏈研究院”揭牌成立。園區牽手中國人民大學大數據區塊鏈與監管科技實驗室,共建“區塊鏈制度創新中心”等合作也相繼宣佈。

利用中央賦予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的政策優勢,科技驅動制度和產業創新,政產學研一體構建健康產業生態,是海南自貿區(港)打造世界級“自由數字港”的一次創新性產業行動。

海南省副省長彭金輝、省政府副秘書長方少民、省工信廳廳長王靜等政府領導,以及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牛津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Bill Roscoe教授,牛津大學系統安全中心主任、愛沙尼亞總統顧問、愛沙尼亞“數字國家”首席專家Ivan Martinovic(艾文·馬丁諾維奇),以色列駐英國信息安全首席代表 Isaac Livne(艾薩克·利文),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大數據區塊鏈與監管科技實驗室主任楊東教授,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孫毅教授,海南生態軟件園總經理楊淳至、火幣集團董事長李林,海南自貿區金丘區塊鏈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左鵬等行業專家及企業代表出席。英國最高勳章嘉德騎士勳章獲得者巴特勒勳爵,以及英國社會科學院主席、牛津大學大學學院院長Iovr Crewe向活動發來祝賀。

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設立,提供區塊鏈發展最好土壤

“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是目前國內正式授牌的首個區塊鏈試驗區。海南省工信廳於9月30日正式批覆設立,並於10月8日由海南省工信廳副廳長陳萬馨向海南生態軟件園楊淳至總經理授牌。鼓勵“試驗區”認真貫徹中央及海南重要發展精神,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積極推進制度創新和產業創新,搶佔區塊鏈產業制高點,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培育發展千億新產業”,這意味著海南產業發展開始了新的選擇和佈局。

科技驅動制度和產業創新,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今日設立

(圖為“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授牌儀式)

區塊鏈正成為繼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後又一項將對未來產生重大影響的新興技術,有望推動人類從信息互聯網時代步入價值互聯網時代。可能呈現數十倍甚至百倍於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資本和精英人才開始進入區塊鏈領域,前景潛力巨大。而依託區塊鏈等技術與傳統產業的融合,發展數字經濟可能是海南的理想選擇。

此外,整個行業正面臨著技術突破、人才培養、應用場景、制度建設等痛點,推動整個行業健康良性發展,需要一個落地載體來完善產業生態的建設。再者,區塊鏈是一個新生事物,特別需要解放思想,寬容的發展環境,而海南自貿區(港)具備創新業務先行先試等制度優勢,可為區塊鏈發展提供最好的土壤。

海南生態軟件園總經理楊淳至介紹,將依託園區十年發展的良好基礎,通過“基地+基金+大會”的模式推動“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發展。從產業生態角度、行業規範角度著力構建發展環境。

自然生態上,發揮海南環境先天優勢,打造區別於大城市的宜居宜業的園區環境;產業生態上,從人才培養、技術發展、金融服務、商業應用等方面構築完善的產業生態體系;人文生態上,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氛圍,引導企業做好自律和規範,為企業和政府架起有效溝通的橋樑,助力整個行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致力推動試驗區實現“制度保障、規範發展、安全運行”。

“希望通過努力,未來在“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能夠誕生一批區塊鏈骨幹企業。”楊淳至說。

省工信廳廳長王靜表示,在自貿區(港)背景下,如何結合深化改革開放、建立自由貿易體制機制,策劃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先行先試,帶來了巨大的想象空間,海南必須把握機遇,搶佔發展先機。

作為全省互聯網產業的主管部門,海南省工信廳積極鼓勵、支持區塊鏈新業態在海南發展,正在研究制定支持區塊鏈產業發展的專項政策,進一步為區塊鏈企業、機構和人才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統籌更多的資源支持。

同時提出三點希望,以全球的理念,聚集全球頂尖的區塊鏈人才;以先行先試的理念,探索區塊鏈技術在跨境貿易、跨境支付、普惠金融、信用評價等領域的應用,培育發展區塊鏈新業態;希望以應用驅動產業的理念,與國內外頂級科研機構、區塊鏈頭部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在海南生態軟件園創建區塊鏈試驗區,探索制度創新,策劃一批應用示範工程,以示範應用推動產業發展,培育打造區塊鏈產業集群。

攜手牛津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為“試驗區”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撐

8日當天,“牛津海南區塊鏈研究院”在海南生態軟件園揭牌成立,該研究院由海南生態軟件園和牛津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共建。將針對區塊鏈技術突破所面臨的耗能、科技監管、穩定性、商業應用的用戶培育、交易的安全與效率等問題研究解決方案,推動區塊鏈成為主流技術,賦能實業,賦能社會治理,賦能海南自貿區(港)建設。

“牛津海南區塊鏈研究院”是海南生態軟件園和牛津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的戰略合作內容之一,和牛津區塊鏈研究中心是“姐妹研究院”。據瞭解,倫敦時間10月3日,雙方在倫敦已簽署戰略合作。在搭建產業平臺,建設研發中心以及人才培養三大方面緊密合作。其中技術研發方面,在海南、倫敦、克羅地亞乃至以色列建立24小時無時差區的國際化區塊鏈研發中心。


科技驅動制度和產業創新,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今日設立

(圖為“牛津海南區塊鏈研究院”揭牌儀式)

雙方還將在電子政務、科技監管、國際支付等領域深入研究,助力海南自貿區(港)打造“自由數字港”。海南生態軟件園的制度創新、創新項目示範試點等優勢與牛津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技術與人才優勢碰撞出火花,這次跨越國界的“校企合作”,引起行業的極大關注和期待。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牛津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Bill Roscoe教授表示,雙方合作被公認非常有價值的一點是能夠真正產生基於實際場景的落地應用,如果做好了,那將會成為全世界都矚目的旗艦式應用,不僅僅是中國第一個,在全世界也有望成為第一個。

牛津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Bill Roscoe 則還說:“我們有一個非常高遠的計劃,與海南生態軟件園加強合作,開展研究教育和產業發展的合作,所以,我的座右銘就是在海南跟牛津來一起改變世界。”

9月5日首次交流,10月3日正式簽約,10月8日,姐妹研究院—“牛津海南區塊鏈研究院”正式揭牌,牛津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Bill Roscoe稱雙方合作創造了牛津大學合作史上的奇蹟,創造了“區塊鏈速度”。

海南生態軟件園總經理楊淳至認為,對區塊鏈發展的共識和緣分促成了雙方合作。他也期待通過合作,給區塊鏈行業來一次正本清源,注入一股清風,引導社會對區塊鏈科學理性的認識。

區塊鏈比互聯網更具全球性特徵,憑藉牛津大學的國際影響力,“牛津海南區塊鏈研究院”將聚集一批世界級的頂尖科學家,共同為推動區塊鏈行業發展獻力獻策。目前,包括牛津大學系統安全中心主任、愛沙尼亞總統顧問、愛沙尼亞“數字國家”首席專家Ivan Martinovic(艾文·馬丁諾維奇)教授,以色列駐英國信息安全首席代表 Isaac Livne(艾薩克·利文)等在內的首批專家代表正在海南生態軟件園開展前期項目調研。

攜手人民大學,成立區塊鏈制度創新中心,營造法制化的營商環境

和中國人民大學大數據區塊鏈與監管科技實驗室的簽約建設區塊鏈制度創新中心,是海南生態軟件園推動區塊鏈行業發展的另一突破。也是“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進行制度創新,實現“科技監管科技”,制定行業規範規則的重要基礎。

楊淳至提出從海南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出發,為在園區發展的企業提供方向感、安全感、幸福感,“讓他們在這裡幹得踏實。”

根據合作,雙方將設立“區塊鏈制度創新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大數據區塊鏈與監管科技實驗室落戶海南等。


科技驅動制度和產業創新,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今日設立

(圖為中國人民大學大數據區塊鏈與監管科技實驗室落戶海南生態軟件園)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大數據區塊鏈與監管科技實驗室主任楊東教授表示,“非常榮幸跟海南生態軟件園建立合作,我們希望把海南生態軟件園這樣一個區塊鏈實踐,作為我們配合中央網信辦有關監管科技,區塊鏈服務於監管、服務於國家、服務於政府領域的實踐。區塊鏈技術要在各個領域得到更好的應用必須跟國家的監管政策結合起來。”

其實,海南生態軟件園制度創新已經有了良好的案例,企業註冊等行政審批速度走在全國領先,制度創新土壤已經具備。作為海南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園區,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通報了開展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等28項優化營商環境的典型做法,海南推進“多規合一”改革,在海南生態軟件園等三個試點園區試行6項改革措施入選,改革經驗正被全國推廣。

中國人民大學大數據區塊鏈與監管科技實驗室於2018年3月15日在北京成立,是中國首家專注於大數據、區塊鏈、監管科技為代表的金融科技政策法律研究和商業實踐探索的研究和實踐機構。

一批頭部區塊鏈企業落戶,致力賦能實業,傳播區塊鏈正能量

海南自貿區(港)全面建設的開放政策下,海南生態軟件園也已經成為區塊鏈等數字產業企業的理想選擇,產業氛圍逐步形成,園區已經吸引了360區塊鏈、迅雷區塊鏈、火幣中國總部、火星財經總部等一批優質的頭部企業入園,同時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等國內一流的技術、法規科研機構建立了緊密合作。

9月28日,火幣中國在海南生態軟件園舉行主題為“鏈接產業,賦能實體”的戰略發佈會。火幣集團董事長李林在會上宣佈,火幣中國總部正式進駐海南生態軟件園,火幣集團全球運營中心也將落戶園區。同時發起成立“中國區塊鏈+產業聯盟”。

海南生態軟件園是海南自貿區(港)發展互聯網產業的重要平臺,承載著超過50%的發展目標,騰訊、華為等3244家企業落戶。如果制度和產業創新開展到位,有望在未來三年實現年度倍增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