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起,關心唐朝的糧食和蔬菜

作者|謝明宏

儘管IP影視自爆發到普及,已經開始飽受質疑,但從2017-2018看似大IP屢屢失靈的劇集市場,

反而讓硬糖君更堅信網絡文學與影視劇,特別是網絡劇的直接強關聯性——但請注意,是緊跟網文的新潮流,而非一味緊盯大IP。

年度爆款《延禧攻略》,雖然並非網文IP,卻是“爽文”模式的全面勝利。“爽文”的大行其道,正是這兩年網文圈最突出的特徵;圈層爆款如《鎮魂》,耽美題材如今在網文圈的地位,已無需硬糖君多言;即便小爆款如《芸汐傳》、《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也無一不是當下網文圈“甜寵”當道的鏡像。

從今天起,關心唐朝的糧食和蔬菜

而與這些新貴形成鮮明對照的,則是武俠玄幻的力有不逮,傳統大女主也開始失去其“四海八荒”的榮光。那麼問題來了:下一個網劇爆款類型,是否在網文市場已有預兆?

讓我們回顧下這些年的流行,看膩了現實生活的壓力山大,人們選擇逃遁到古裝題材的別有洞天;而看膩了鬥天鬥地的金手指,陰謀算計的爾虞我詐,迴歸田園、過點甜蜜的小日子、看點家長裡短的瑣碎溫馨,開始成為用戶的新需求,“種田”就成為迅速崛起的新類型

事實上,市場對“種田”的呼喚在內容產業的各方面都已有反應。“美食作家王剛”和養殖竹鼠的“華農兄弟”的走紅,就是“種田”需求在短視頻領域掀起的熱潮。

而相較於種田文已成為網文重要品類,種田劇的發展則相對滯後。2016年愛奇藝的小黑馬劇《花間提壺方大廚》,已具有一定“種田”特點。趙麗穎馮紹峰的定情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其原著小說就是種田文的代表作。而愛奇藝今天(10月29日)剛剛上線的《唐磚》,則是典型種田劇在市場的第一次正式亮相。

從今天起,關心唐朝的糧食和蔬菜

穿越唐朝,平凡嚮往

首先需要解釋下,所謂種田,並非字面意義上的“農業生產”、“鄉村愛情”,而是包含兩個基本特點:

一是雖然仍是穿越或架空,但主角不開“金手指”,而是在符合歷史情境和現實邏輯的前提下創造新生活,追求平凡、歡樂、幸福的情調。

二是在家長裡短的生活化內容中,全面呈現服飾、禮儀、器物、生產生活等真實歷史細節,不止頗富審美趣味,甚至還有很強的科普性。

從今天起,關心“唐朝”的糧食和蔬菜。《唐磚》正是這樣一部標準的種田之作。

《唐磚》由愛奇藝出品,陳嘉上擔任監製, 張佳寧、王天辰、張智堯、袁詠儀等主演,講述現代考古隊員雲燁在沙漠遭遇不測後穿越大唐,用自己掌握的現代技能撩妹過關,真正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人生巔峰的故事。

不同於以往大開金手指的穿越者,雲燁(王天辰飾)將現代理念和經驗轉變為現實中的實用技能, 在歷史中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空間,用心經營屬於自己的田園生活,充分展現了“我種田,我快樂”的人生追求。

主人公雲燁在唐朝興辦書院,投身政治,貢獻青春,實現抱負,改寫歷史。穿越的劇情設定,將當代社會的自由、民主等價值觀帶進歷史;典型人物的塑造,如慧眼識英雄的帝王、百戰浴血的猛將、高冠博帶的高士等,則將愛國與友善傳達了出來;而金戈鐵馬的豪情,家國理想的實現,盛世唐朝的再造等則又將觀眾對國富民強的渴望和盤托出。

在某種意義上,《唐磚》講述的就是一個現代人的平凡生活夢想。用小人物奮鬥逆襲成功的故事,將國家大事拆解為家長裡短,折射了唐朝的平民生活。在尊重歷史人物、事件的前提下,以現代人的思維方式詮釋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雲燁借用現代身份的優勢不斷推出的新技術,諸如製鹽、造煤爐、滑冰、烤羊肉串、輸液、避雷針、做蛋糕、麻將等。厚重的歷史敘事下,是輕鬆明快的生活態度。

從今天起,關心唐朝的糧食和蔬菜

雲燁個性直率爽朗,有點賤有點皮,但為人善良,孝順。為人處事典型直男思維,對喜歡的女孩痴情專一,對兄弟兩肋插刀毫無保留。與“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的傳統穿越主人公不同,雲燁可說是隻求平靜生活沒什麼野心的“傻人”。

而當穿越前的科考隊後勤安保人員,意外來到大唐君主身邊。其間閃現許多智慧,也鬧出不少笑話,經過是是非非,終於一次次幫助唐太宗解惑釋難,成就偉業。

從今天起,關心唐朝的糧食和蔬菜

原著作者孑與2在動筆創作前,曾經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研究歷史資料,結果發現李世民的一生“光輝而痛苦”,幾乎嚐遍了人生中所有的悲劇。讓雲燁穿越到唐朝,就是要幫助唐太宗擺脫“痛苦”。

不過,與其說雲燁幫助唐太宗(張智堯飾)擺脫“痛苦”,不如說《唐磚》以穿越的方式使觀眾逃離身心俱疲的現代都市,迴歸到青山綠水、恬靜溫馨的鄉野世界,實現了人與自然相和諧的詩性追尋。

活潑種田,嚴肅生活

卡爾維諾曾說:“追求輕鬆是對生活沉重感的反應”。壓抑孤獨的都市靈魂,迫切需要尋找一個精神的棲息場所和詩意的彼岸世界。而《唐磚》所展現的田園情懷和適性生活範式正契合著當下觀眾的精神追尋。

《唐磚》用“穿越”+“種田”題材拓寬古裝劇題材邊界,而來自現代的主人公雲燁穿越唐代,包含了現代文化和古代文明對撞,劇集因此有“厚重感與輕喜劇”結合的特點。

輕喜劇方面,男主雲燁完全是唐朝版的愛因斯坦。提煉精鹽,粉碎過濾溶解結晶,全流水線精通。蛋糕撩妹,過篩揉麵發酵烘焙,一站式教學。搞娛樂,帶著古代人滑冰玩麻將;弄軍事,提前把炸藥降臨人間。

從今天起,關心唐朝的糧食和蔬菜

他是唐朝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種田政治一朵花,哪裡能開往哪插。雖玩世不恭,但智商在線有勇有謀。別說穿越了,擱現代也是技能值滿槽的“全能型”男友。

值得一提的是,劇版《唐磚》在對原作的改編上增加了厚重感與儀式感,高度還原唐朝禮儀細節,並將其融入到宏大場景中,鉅細無遺的展現古代禮儀文化。

大臣對皇帝實行的是兩拜禮,然後進行山呼。山呼也是兩次,喊兩次的萬歲;古代出殯前面有個方相,作用是帶領隊伍。劇集將方相用藝術創作的形式,用了四套牛頭服飾。出殯用的竹子,寓意對逝者的追思,也是對後人的祈福和祝願。

從今天起,關心唐朝的糧食和蔬菜

山呼,也嵩呼,是封建時代臣民祝頌君王長壽的儀式。唐代張說《大唐祀封禪頌》載:“五色雲起,拂馬以隨人。萬歲山呼,從天而至地。”足見山呼之氣勢磅礴。《唐磚》對山呼的還原,充滿了對歷史的敬畏和恢弘的儀式感。

《唐磚》整部劇,婚禮就有三場,場場盛大莊嚴。盧壽處斬的時候,展示了儺戲。秋社這一場戲時,則綜合運用了具有現代審美的儺和薩滿的呈現。三場舞蹈,同臺演出,融合在一起的震撼效果具有強烈的文化使命感和視覺衝擊力。

飾演長孫皇后的袁詠儀表示,“(這部劇的禮儀)它不是那種為了做而做,它是有理由的”。在10月23日《唐磚》穿越攻略愛奇藝開播發佈會上,袁詠儀還笑稱,因為學了很多古代禮儀而拓寬了戲路,以後可以繼續演皇后。

從今天起,關心唐朝的糧食和蔬菜

為了完成歷史敘事與當代社會的共振,全組演員在禮儀老師的指導下刻苦學範。愛奇藝更是啟用超強班底,高度還原了《唐磚》中大唐盛世景象,金碧輝煌、大氣磅礴的宮殿,燈火通明、熱鬧非凡的節日氛圍,婀娜多姿、風韻十足的古代舞蹈等場景均彰顯不俗的製作品相。

文化底蘊,新貴“種田”

隨著觀眾需求的不斷升級,對古裝劇服制禮儀、歷史細節的關注,已經成為一種審美“剛需”。《延禧攻略》、《天盛長歌》、《如懿傳》等今年大熱的古裝劇,都因對古典生活方式的精細復原而大放異彩。文化底蘊和中國元素,越來越成為劇集的關鍵競爭力。

以《延禧攻略》為例,該劇大量展現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宮廷美學和文化傳承,從服飾到崑曲到刺繡、緙絲、打樹花等內容,都體現在每一個鏡頭每一個故事情節裡。足夠“爽”的故事架構,搭配足夠“真”的歷史細節,形成一種獨特的新古典主義劇集風格。

從今天起,關心唐朝的糧食和蔬菜

流行了多年的古裝劇,只有重新找回“中國元素”、“中國密碼”,才能挽回多年戲說造就的市場亂象以及劇作審美力的下滑。“種田”的流行,在某種程度也是對過往“架空化”古裝敘事的自我修正,更真實傳達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展示古人在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真相與智慧。

一向在自制劇上引領潮流創新的愛奇藝,這次又先人一步將“種田文”搬上熒幕。針對《唐磚》,愛奇藝在原有題材上,創作優化,在輕鬆氛圍中讓年輕觀眾感受文化魅力,感受到古人的文化與生活情境。這些元素均體現了愛奇藝一貫秉持的青春陽光、正能量、時尚的內容調性,正如愛奇藝高級副總裁耿聃皓的分享:

“愛奇藝這些年一直強調兩個字,創新,這些內容創新都是愛奇藝基於對用戶的瞭解,並根據用戶數據挖掘而得出的結論。”

從今天起,關心唐朝的糧食和蔬菜

而作為爆款製造機的愛奇藝,既有先鋒的內容嗅覺,更有堅實的運營能力。比如《延禧攻略》從一開始一週更新六集,到最後一週更新十四集。而本次《唐磚》的上線,採用的則是會員觀看全集播出方式,讓用戶一次看到爽。

越來越同質化的網劇市場,跟風主義已經慢慢玩不轉。與其在已有題材裡苦苦掙扎,盲目加大成本陣容,不如冒險嘗試新銳題材。而網絡文學作為一種完全由大眾生產、大眾篩選的內容機制,其流行風潮正是當下年輕人心理需求的最真實體現。大IP代表過去,新流行則意味著現在和未來。

當穿越者不再是逆天改命,而是開荒種田,集合穿越、古裝、輕喜劇等元素的《唐磚》,能否在混戰的古裝劇市場憑藉“種田”取得差異化優勢?而《唐磚》的成功與否,或許還不止是單部作品的成敗。其題材創新性,也將做出關鍵示範:“種田劇”是否有機會成長為繼宮廷、仙俠、耽美之後的新類型劇。

從今天起,關心唐朝的糧食和蔬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