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人間》千萬別在晚上看,會餓!

打造《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和第二季之後,“最會吃的紀錄片導演”陳曉卿新作《風味人間》昨天終於和觀眾見面了。從此前的海報到預告片,很多觀眾都被吊足了胃口。

《风味人间》千万别在晚上看,会饿!

昨晚在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播出的第一集《山海之間》,50分鐘的時間裡20多種美食紛至沓來,禿黃油拌飯、大閘蟹、火腿都成了觀眾淪陷的“重災區”。儘管只播了一集,但豆瓣評分已經高達9.4分。

《风味人间》千万别在晚上看,会饿!

沒錯,很多人就是衝著陳曉卿去的。他離職央視後,《舌尖上的中國3》遭遇集體吐槽。此次他以騰訊高管的身份執掌《風味人間》,熟悉的配方和味道都回來了。有豆瓣網友是這麼評價的:

《风味人间》千万别在晚上看,会饿!

大閘蟹和禿黃油拌飯,此前曾在《風味人間》的宣傳中被反覆提及。從第一集的成片來看,真的撩動了觀眾的味蕾。黃潤油亮的蟹黃,色香衝破屏幕,令人口舌生津!

《风味人间》千万别在晚上看,会饿!

等變成香噴噴的禿黃油拌飯,殺傷力成倍增加!

《风味人间》千万别在晚上看,会饿!

但《風味人間》的視野並不侷限於美味,鏡頭捕捉到了太湖大閘蟹的生長故事。

《风味人间》千万别在晚上看,会饿!

大閘蟹在第一集裡,也承載著連接海內外的功能,導演組聚焦了荷蘭最大淡水湖艾瑟湖裡,作為入侵者的大閘蟹的命運。有一個鏡頭令很多中國觀眾感慨暴殄天物,荷蘭的漁民家庭一臉正經地告訴觀眾:“我們真的沒吃過大閘蟹,因為拆蟹肉太麻煩了!”

《风味人间》千万别在晚上看,会饿!

同一種食材,在東西方有不同的做法和吃法,這背後就是文化差異,但陳曉卿想表達的是,東西方有很多不謀而合之處,國外的美食同樣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這邊安徽家庭在冬至日精心醃製火腿,通過一年的晾曬得到精製而成的火腿;

《风味人间》千万别在晚上看,会饿!

那邊西班牙的哈武戈小鎮,伊比利亞火腿既有體系化的生產模式,也有窖藏的特色製法。

《风味人间》千万别在晚上看,会饿!

另一種“異曲同工”,則與土豆有關。甘肅臨洮人喜歡做土豆攪團,讓土豆在不失去原有風味的狀態下呈現出年糕般綿糯的口感;

《风味人间》千万别在晚上看,会饿!

而在法國,廚師們則藉助奶酪、牛奶的幫助,烹調出很有黏性的“瀑布土豆”。

《风味人间》千万别在晚上看,会饿!

很多觀眾的第一觀感是,《風味人間》的質感,比之前的《舌尖上的中國》更上層樓。藝綻君可以負責地告訴你,那是因為團隊更有錢了,一位網友更是在豆瓣說出大實話:

陳曉卿總導演,並不是舌尖3,而是比舌尖更牛。企鵝爸爸財大氣粗,用拍《地球脈動》的標準去拍美食記錄片,航拍、顯微鏡、高速攝影,從內到外透露的是“不差錢”。一定要看最高清級別的畫質,那鏡頭太爽了,細節滿滿,活色生香,又美又饞,吃完飯看這個,感覺剛才吃的是豬食。

那麼,錢花在哪裡了呢?《風味人間》採用了更先進的拍攝技術“顯微攝影”,將視角縮小到“分子級”。聽聽陳曉卿自己怎麼說

《风味人间》千万别在晚上看,会饿!

這種拍攝技術,雖然能讓細節更加細膩完整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但它拍攝的失敗率特別高,我們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可能就只完成了一個鏡頭。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顯微攝影”下看到的世界的確非常奇妙。

“分子級”視角下,我們看到了零下狀態,新鮮的馬肉一夜凝出美麗的冰霜。

《风味人间》千万别在晚上看,会饿!

用鹽醃製馬肋排時,剔透的鹽粒在鮮紅的肉上跳躍的變化。

《风味人间》千万别在晚上看,会饿!

從食材間的碰撞反應,到食物在環境下的細微變化,通過微觀攝影一覽無餘地展現在觀眾面前,進而思索某些味道和口感是如何產生的?

對於美食,我們知其然,陳曉卿要拍出的是其所以然的那部分。都知道吃螃蟹蘸醋汁更好吃,在微觀攝影下,這種做法得到了科學的解釋。觀眾能看到,當酸性物質接近蟹肉時,蟹肉的肉質纖維會瞬間展開。這時,你就會知道蟹肉為什麼突然變得美味了。

《风味人间》千万别在晚上看,会饿!

而令藝綻君印象深刻的,還有獲取食材的不易。第一集《山海之間》中最為驚險的一個片段,出現在最後:一個年輕的鏢魚手,在狂風巨浪的顛簸中躍上船頭,手握魚叉,追逐一條旗魚……

《风味人间》千万别在晚上看,会饿!

好的紀錄片,與其說是拍出來的,不如說是等出來的。

《山海之間》的分集導演張平回憶,攝製組足足等了5天才等到了旗魚,“第一天連影子都沒有,特別絕望,不知道要拍幾天才能找到機會,真的是風浪特別大的時候出海才能遇到旗魚。”

《风味人间》千万别在晚上看,会饿!

而旗魚的美味,最終也沒有被辜負——無論是肥厚的旗魚魚生,還是臺東當地人喜愛的三杯旗魚皮。

《风味人间》千万别在晚上看,会饿!

其實,第一集《山海之間》只是開胃菜,這一集從自然地理出發,講述在複雜的地貌與多樣的氣候中,人們如何因地制宜,用美味詮釋生活。

《风味人间》千万别在晚上看,会饿!

接下來的幾集,《落地生根》講述因物種傳播而演變的美食。當食物與食材走出國門,它們會發生怎樣的轉變?《滾滾紅塵》則從時間脈絡追溯,如今我們的食物是如何一路穿越演化而來,它們又有哪些前世今生?

《风味人间》千万别在晚上看,会饿!

應該說,熟悉《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的觀眾,一定會從《風味人間》找到親切感。畢竟,《風味人間》用的還是最熟悉的“下飯”配置,有李立宏韻味橫生的解說,有阿鯤驚豔四座的配樂,還有“吃貨”團隊對美食一如既往親切的口吻。藝綻君友情提醒,別在晚上看,更容易餓,真的。

-End-

關於《風味人間》,您怎麼看?

▼藝綻熱門閱讀文章▼

本期監製:賈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