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西286個村建設「留守樂園」綻放鄖西!

鄖西286個村建設“留守樂園”綻放鄖西!


圖為:村民在“留守樂園”門前跳舞。(楊洪霞攝)

掌燈時分,音樂響起,勞作了一天的村民陸續來到屋前廣場,跳舞的、打球的、唱民歌的,活潑熱鬧;室內的書屋裡,下棋的,看書讀報的,安靜有序。山裡的秋夜涼爽宜人,不知不覺夜已深,踏著月色,村民一一離去,大山再次恢復寂靜。

這是9月28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鄖西縣觀音鎮黃土梁村“留守樂園”看到的情形。

鄖西縣山大人稀,常年有14萬勞務大軍在外打工、創業,農村留守兒童、婦女和老人越來越多。該縣加大投入,在286個村建設“留守樂園”,確保“三留守”群體基本生活得到照料、公共服務得到保障,實現“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結合縣情,以自然村為基礎,利用閒置資源建設‘留守樂園’。”縣委負責人介紹,“留守樂園”日常運轉費用,由政府解決一部分,發動村裡合作社及成功人士捐贈一部分,並由一定數量的鄉賢和志願者進行管理、指導。


鄖西286個村建設“留守樂園”綻放鄖西!


圖為:“留守樂園”書屋一角。(楊洪霞攝)

該縣每月固定一天為“便民服務日”,黨政幹部到“留守樂園”宣講政策、健康檢查、開展技術培訓等,組織志願者給留守老人免費理髮、輔導留守兒童作業、幫留守婦女代購代銷,請廣場舞老師教群眾跳舞等。村委會組織召開家風故事分享會,評選“好家庭”“好公婆”“好媳婦”“好丈夫”,推進家風建設。“留守樂園”設有矛盾調解室,如遇鄰里糾紛,由鄉村幹部或鄉賢幫助化解矛盾、解開心結。同時,“留守樂園”還搭建起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平臺,改變了群眾對公益事業漠不關心的狀況,充分調動村民相互依靠、相互幫助的積極性。“留守樂園”正深刻改變村民們的日常生活。“很明顯的一個變化是,打牌、搬弄是非的人少了。”48歲的汪令霞是黃土梁村裡鐵掃帚合作社的負責人,她說,合作社投入2萬多元,為“留守樂園”購買圖書、桌椅等,現在,村民們都找到了興趣愛好,村裡的氛圍十分和諧。“居家養老一身輕,感謝祖國愛老心;老有所樂和所養,衷心感謝黨中央。”50多歲的陳方藝是觀音鎮文化站站長,他秧歌扭得好,吹拉彈唱也是一把好手,平日裡還愛編順口溜、唱花鼓戲,現在每個村子都建設“留守樂園”,他的任務更重了,“把黨的政策編成順口溜,容易記,大家都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