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人小時候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年都差不多過完了

可是一點也沒感受到

濃濃的年味兒

沒有花花綠綠的裝飾

也沒有挨家串門的熱鬧

好像少了小時候的那種

儀式感和期待感

小時候的年

從殺年豬開始的

左鄰右舍三親六戚

一圈殺豬飯吃下來

就到了開始辦過年貨的臘月

二十四:打揚塵敬灶神

二十五:舂大米洗衣被

二十六:泡黃豆磨豆腐

二十七:炸果子殺公雞

二十八:推糯米打磁粑

二十九:寫對聯燉豬頭…

一直到年三十

家家戶戶香氣瀰漫

團年飯鞭炮此起彼伏

那就是年的味道

回憶起來,

那些年真是窮得像個孫子,

但快樂得像爺……

恩施人小時候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還記得,以前到了臘月十幾,就要開始趕場辦過年貨了。

小時候年前趕大集真是人山人海的。新衣服,燈籠年畫,糖果副食,雞鴨魚肉,鞭炮掛曆……

恩施人小時候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條件好的家庭,會各種買。尤其會買這種大大的掛畫:一個小胖姑娘或者小胖小子抱著個大鯉魚,回家張貼到顯眼位置,以示喜慶吉祥!

恩施人小時候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手頭緊的家庭,也要買些香蠟紙燭,粉絲海帶等必需品。

恩施人小時候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還記得,以前到了臘月十幾,就要開始準備各種吃的了。

小時候生活條件普遍不好,對肉的渴望尤為強烈。能吃上大坨大坨的豬蹄子肉、大塊大塊的瘦肉是過年才有的特權!

特別是豬腦殼煮好了,站在灶旁邊等媽拆核桃肉的這種等待的煎熬和吃上時的滿足,只有小時候才有!

恩施人小時候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還記得,臘月二十四,那場怎麼逃也逃不過的打揚塵。

小時候過年前,一定要來一場大規模的全家都出動的大掃除來迎接新的一年,就是打揚塵,洗床單被罩窗簾衣服,能洗的都洗了,每個角落都清掃一遍,這絕對是過年前難熬的一關,孩子也不能出去玩,會被父母抓去參加大掃除。

恩施人小時候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還記得,臘月二十七八就可以放鞭炮了。

那時候的鞭炮,除了團年時會放一大串,平時都會被拆開來一顆顆玩。最爽的就是那種散裝的大顆火炮,炸泥坑、炸水塘、炸樹枝丫、甚至炸路上的牛屎堆堆……好像就在昨天!

恩施人小時候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恩施人小時候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恩施人小時候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恩施人小時候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還記得,臘月二十九就可以貼對聯了。

毛筆字寫的好的人家基本上都被包圍了,這家拿著紅紙來找他,那家也是,一大堆人圍著這個“文化人”,看著一筆筆寫出來的春聯,每家每戶的春聯都不一樣,後來都買現成的,春聯也越來越好看,但少了那一股子年味兒!

恩施人小時候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恩施人小時候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還記得,年三十那一頓,是一年中最豐盛的。

那一整天,媽媽都是圍著廚房在轉,烀肉,炒菜,燉魚,醬肘子,大鍋裡煮著整雞,整個房間都飄著肉味。幾乎所有肉類都齊聚了,而且每樣的分量都很大,記得小時候每道菜上來都要聞了又聞,急得團團轉,就想吃年夜飯。

恩施人小時候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還記得,大年三十晚痴痴地盼著春節聯歡晚會

那時候,春節聯歡晚會還不像現在這樣,地位可崇高了。吃完年夜飯,一家好多口早早就拿好瓜子水果,守在電視機前,等著趙忠祥、趙本山的出現!那時候全家圍坐在一起看春晚,到了12點吃餃子,聽著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才叫過年!

恩施人小時候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恩施人小時候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還記得,過年可以穿盼了好久的新衣服

除了年夜飯、壓歲錢之外,穿新衣服是小時候過年最大的盼頭了。那時候,一年買不了幾件新衣服,全指望過年的時候了,沒事就拿出來瞅瞅試試,疊的闆闆整整的壓在枕頭下都睡不著覺,想象著明天穿上新衣服的開心,睡夢中都是甜甜的微笑!

恩施人小時候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過年沒有踩小人的紅襪子不是過年,圖個吉利!有的襪子質量不好,第二天腳丫子都被染紅了!

恩施人小時候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還記得,新年不許說粗話不許剪頭不許掃地不許哭。

新年第一天,爸爸媽媽看上去都慈祥了很多呢,你可以調皮放縱賽臉都不會被一頓胖揍,沒事,過年嘛。只是有一個禁忌,尤其不能說“死”字,那多不吉利。

恩施人小時候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還記得,拜年串門一定要穿大口袋的衣服

過年嘴一定要甜,因為不僅能得到好吃的,還能得到平時不敢想的金額的壓歲錢!

恩施人小時候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那時候的紅包只有幾十塊錢,但對我們來說那也是鉅款啊!放在兜裡怕掉了,放在其他地方怕偷了。當然,到了第二天媽媽一定會說:你的紅包拿來,我先幫你保管著。媽,你說,我小時候那些紅包什麼時候還我?

恩施人小時候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去親戚家拜年的時候,大人們總會抓一大把零食塞你口袋裡,你揣著一大兜的好吃,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恩施人小時候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還記得,那時最喜歡正月裡的親戚大聚會。

過年的時候家裡的親戚都會回來,姑姑姑父騎著自行車帶著好幾個孩子,平時不常見的哥哥哥姐姐都能見,結交超級多的新的玩伴,一群孩子跑裡跑外,嘰嘰喳喳的才叫過年!

恩施人小時候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那時的我們以為每一次過年都會更加快樂。

沒想到長大後的過年竟是這般滋味。

可能真正在過年的永遠是那些孩子們吧!

長大了,

年是超市裡的擁擠,

是忙活了半天做好的飯菜誰都吃不下,

是天南地北的奔波,

是黑夜當做白天的混亂。

生活越來越好,可那份快樂卻離我們越來越遠。

小時候哭著哭著就笑了,長大了笑著笑著就哭了。

真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年"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