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路在何方,卻是無人問津,低調的顯赫者許鏡清

小編國慶回家,無聊看起了央視的一檔節目,《朗讀者》,這個由董卿主持的節日獲得了小編十足的好感,小編也從裡面發現了一個人,許鏡清。


敢問路在何方,卻是無人問津,低調的顯赫者許鏡清

許鏡清出生於1942年,山東省龍口市,是國家一級作曲家,也是中國音樂家,電影家協會會員。是一位高產的作曲家,風格多為民族風格和時代氣息的融合。說到這裡,或許你可能一點都不認識他,小編其實也不認識他。

敢問路在何方,卻是無人問津,低調的顯赫者許鏡清

可是你一定看過《西遊記》。也一定聽過佟大為的《敢問路在何方》,《敢問路在何方》就是許鏡清的代表作。

敢問路在何方,卻是無人問津,低調的顯赫者許鏡清

作為一位作曲家,他的從業經歷也富有那個年代的特色,畢業分配到電影製片廠,創作農業科教記錄電影音樂,早期還是有好幾部成功的作品的,比如《大寨紅花遍地開》,直到1980年,開始介入電影音樂創作,也就沒什麼可以贅述的。

敢問路在何方,卻是無人問津,低調的顯赫者許鏡清

這裡面卻是可以說說他與《西遊記》的不解之緣的。從1983年起,許鏡清就為電視連續劇《西遊記》創作,一直到1987年底完成。他的音樂,伴隨著電視劇成為家喻戶曉的傳世佳作。

敢問路在何方,卻是無人問津,低調的顯赫者許鏡清

西遊記的片頭曲,厚重滄桑,片尾曲,慷慨悲涼。在1986年的時候,許鏡清差點被換掉了,因為據說,《四大名著》採用電聲音樂不合適,但是因為導演楊潔的堅持,這是不了了之了。

敢問路在何方,卻是無人問津,低調的顯赫者許鏡清

在1987年的央視春晚,中央電視臺舉辦了一臺西遊記的晚會。整臺晚會的音樂和歌曲全部是許鏡清的作品。這在央視是非常罕見的。

敢問路在何方,卻是無人問津,低調的顯赫者許鏡清

在談到《敢問路在何方》的時候,許鏡清對董卿說,那個時候我正好在公交車上,看到窗外的一幕幕的生活,突然想起了一句歌詞,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常常酸甜苦辣,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他下車趕緊記下來,可是沒有筆,只好問過路的小學生借了一支筆,就著身上的煙盒在電線杆上寫了下來。等到了目的地,他花了20分鐘就將這個曲子完整的寫了下來了。感覺來自生活,而生活賦予了靈性。

敢問路在何方,卻是無人問津,低調的顯赫者許鏡清

只不過,這首歌家喻戶曉,並沒有給許鏡清帶來來什麼名和利,在這首歌走進千家萬戶的時候,媒體評獎的時候都找不到作曲人。許鏡清是在傳達室接受了由北京電視臺時候補發的獎盃的。

敢問路在何方,卻是無人問津,低調的顯赫者許鏡清

花甲老人,現在還和老伴一起住在一棟老式的樓房上,過著普通人的生活。在許鏡清70歲的時候,他非常想開一個演唱會,可是,沒有錢啊,怎麼開演唱會。他很是輕易的賣掉了歌曲的版權,幾萬塊錢都賣,因為太缺錢了。

在微博中,許鏡清發出過這樣的感嘆:數十電話約我,數十人訪我。喝了數十杯茶,說了無數的話。一次次充滿希望的激動,一次次暗淡淒涼的失望。現在又迴歸往昔的平靜了。我在翹首企盼助我之人的到來。蒼天啊,我的西遊記音樂會路在何方?

網友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說是讓他眾籌。

敢問路在何方,卻是無人問津,低調的顯赫者許鏡清

於是在74歲的時候,2016年底,許鏡清在人民大會堂舉辦了一場《西遊記》音樂會,這場音樂會是2.9萬個網友眾籌500萬來創辦的。

敢問路在何方,卻是無人問津,低調的顯赫者許鏡清

曾經有記者採訪過他,問《西遊記》曲目的版權費,他收到過多少。

許鏡清是這麼說的,在14年前,他收到最大的一筆版權費是韓寒支付的《女兒情》,一共是10萬元。詞曲作者一人分到3萬元。2008年,彩鈴《豬八戒背媳婦》一度成為熱門,但許鏡清說版權費只收到8000多元的,最少的一家網站給了2.7元。

敢問路在何方,卻是無人問津,低調的顯赫者許鏡清

在朗讀者的節目最後,許鏡清朗讀了巴金的《燈》: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漂浮,要不是有著燈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會永沉海底。

敢問路在何方,卻是無人問津,低調的顯赫者許鏡清

小編很是感嘆,也許時代變化得太快了吧,這樣的傳世佳作居然到了這樣的地步。雖然西遊記的音樂也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但難免會覺得這樣如此心酸。人這一輩子,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