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部電影、20多位演員扮演他,一個平凡、略帶悲情的武師

100多部電影、20多位演員扮演他,一個平凡、略帶悲情的武師

黃飛鴻是中國電影史上拍攝次數最多的男主角,目前有100多部關於他的電影,20多位演員扮演過這位佛山民團教練、跌打醫生。黃飛鴻的父親黃麒英是廣東十虎,師從陸阿採。陸阿採、方世玉、洪熙官是少林寺至善禪師的一支。黃飛鴻習洪家拳法,在廣州新豆欄的仁安街創立了寶芝林醫局,他人生的高峰是擔任廣州民團總教練,低谷是在政府下令民間自衛團體解除武裝時引起寶芝林被燒。除此之外,他只是一個平凡的、略帶悲情的武師。

100多部電影、20多位演員扮演他,一個平凡、略帶悲情的武師

黃飛鴻的偉岸形象是廣東武師集體塑造的,據資深武術指導劉家良回憶:《黃飛鴻》電影的前四集,每位師傅和他們的徒弟各拿了十塊錢,找到在戲曲舞臺上演關公的關德興,武師們教他身段拳法。另一說法是臺灣片商出了大部分投資,總之早期的黃飛鴻電影就是香港午夜節目裡的“粵語殘片”。

100多部電影、20多位演員扮演他,一個平凡、略帶悲情的武師

關德興一張大長臉,不苟言笑,為人剛正,一出場就是中年人,講起話也是中氣十足,一板一眼,完全是舊戲臺上的道德君子,講究禮、義、忍、恕、和。洪金寶在七八十年代拍《林世榮》時,就模仿關德興的腔調:“叫、雞、吃”拖拉成“叫雞”。那些系列裡的大反派由石堅扮演,他的形象非常卡通,每次被黃飛鴻教訓之後就說“師傅我知錯了”。到下一集繼續和黃飛鴻作對。從黃飛鴻衍生出了許多戲劇人物,他的徒弟梁寬、牙擦蘇、豬肉榮、鬼腳七,個個都作為獨立的篇章被拍過影視劇。

100多部電影、20多位演員扮演他,一個平凡、略帶悲情的武師

1976年,劉家輝的《陸阿採與黃飛鴻》開始講少年黃飛鴻的故事。從這時起,少年黃飛鴻形象大變,飛揚跳脫,風趣頑皮,直接引出了成龍的成名作《醉拳》,後來為香港武師公會籌款所拍的《醉拳2》延續了這個風格,儘管那時成龍已經一臉褶子,他這個黃飛鴻還是在民族大義的劇情裡保持諧星本色。

100多部電影、20多位演員扮演他,一個平凡、略帶悲情的武師

關德興演了八九十部黃飛鴻作品,但對於今人來說,李連杰是最成功的黃飛鴻。本來他不在徐克的構思裡,就像他原該是《新龍門客棧》和《臥虎藏龍》的男一號一樣,徐克心中的黃飛鴻是大俠狄龍,周潤發來演黃的首徒梁寬,如果是這對組合,應該不會跳出關德興的窠臼,戲份也會由一生一旦變為雙雄會。因為檔期不合,找了李連杰,因此當時李的壓力很大。

100多部電影、20多位演員扮演他,一個平凡、略帶悲情的武師

李連杰個子比較小,在過去的少林題材裡經常演些調皮可愛的小和尚,他的黃飛鴻沉穩持重裡帶著年輕人的特徵,主要表現是他和十三姨的感情戲,把英文“我愛你”說成“愛老虎油”,被十三姨偷吻後的害羞窘迫,面對西方文化入侵的自豪感和無所適從,比關德興版要複雜得多。過去的黃飛鴻沒有一個是帥哥,李連杰本身具有的武術功底和那時還很清秀的面容,使他的黃飛鴻更有偶像魅力。

100多部電影、20多位演員扮演他,一個平凡、略帶悲情的武師

在李連杰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像樣的黃飛鴻,即使是徐克發掘的趙文卓,外形、身材比李連杰還要出色。成龍說過武打明星不需要好看,但一定要有觀眾緣,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玄妙然而必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