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全市普通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爲88.85%

2018 年,我市有普通高等教育畢業生的院校共計65所,畢業生約22.2萬人,初次就業率為88.85%,同比下降0.80%。其中,畢業研究生1.6萬人,就業率為87.56%;本科畢業生10.8萬人,就業率為88.80%;,專科畢業生9.7萬人,就業率為89.13%。


從單位性質流向來看


到非公有制經濟單位就業的畢業生比例為66.55%;到機關事業單位就業的比例為12.40%,到國有企業就業的比例為9.30%。

從就業區域流向來看


到西部地區就業的佔79.64%(其中重慶市64.72%,四川省7.59%,西部其他省區7.33%),到東部地區就業的佔14.26%,到中部地區就業的佔4.85%,還有部分畢業生選擇到港澳臺、其他國家或地區升學和就業,佔1.24%。 

今年全市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呈現以下特點:一是留渝就業比例較高,為64.72%,留渝就業人數增加,為14.3萬人,同比增加約0.4萬人;二是到非公有制單位就業比例較高,為66.55%;三是家庭經濟困難(含殘疾)畢業生就業率較高

,為90.78%。

為切實促進今年全市普通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主要採取了以下六項舉措:

一是突出工作重點,積極引導畢業生到基層一線和部隊建功立業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進一步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政策規定。配合市級有關部門組織實施好選調生、特崗教師計劃等基層就業項目。新批准設立高校徵兵工作站16所,實現了設站全覆蓋。


二是提供充足崗位,促進畢業生到戰略新興產業和中小微企業就業

全市共組織各種形式的“雙選”活動近5600場,累計提供用人單位5.97萬家,就業崗位63.86萬個,崗位數與畢業生人數比為2.88:1。


三是推進“雙創”工作,強化創業帶動就業 

全市高校均設置了創新創業學分,7所高校設置了創新創業學院,21所高校建立了創新創業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14所高校設立創新創業獎學金;聯合有關部門,組織開展第六屆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其中,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市共有61所高校5723支團隊報名參賽。


四是實施精準幫扶,促進特殊困難群體畢業生實現就業

2018年,配合人社部門,為全市26481名困難畢業生髮放求職創業補貼2118.48萬元。


五是加強就業服務,提升就業指導服務水平

運用“互聯網+就業”新模式,優化工作流程,減少工作程序,暢通畢業生就業手續辦理堵點。藉助新媒體,多渠道精準推送就業信息,開展網絡招聘活動20場,提供4200餘家用人單位,4.5萬餘個崗位。


六是完善反饋機制,大力推進“雙一流”和學科專業建設

採取多項舉措,指導督促全市高校按教育部規定發佈本校就業情況;確定全市高校首批本科一流專業立項建設項目80個,培育項目13個;發佈高校專業設置引導指南,明確了鼓勵專業291個,控制專業76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