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豬價再拔高,沖13再遇阻力

2018年以來,豬價經歷兩次探底之路,一度跌破10元/kg,養豬行業全面虧損,截至目前養豬業已虧損長達5個月,令養豬人叫苦不迭。與2014年豬價走勢相比,整體大趨勢仍然相似,但今年豬價豬底部時間延長,低谷出現時間延後,豬價上漲時間較2014年推遲近兩個月。

全國豬價再拔高,衝13再遇阻力

近期豬價漲勢喜人,南北方普漲

進入7月份豬價在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整後,重拾漲勢,截止到7月12日,全國生豬均價已漲至12.47元/kg,一週漲幅達1元/kg,較6月底上漲8.94%。全國各省豬價幾乎全部重回12元/kg以上,浙江、上海局地豬價衝高14元/kg,局地日漲幅即達1元/kg。

全國豬價再拔高,衝13再遇阻力

豬價回調原因分析:

一是去年冬季南北方仔豬腹瀉嚴重,導致季節性生豬供應偏緊情況有所加重;二是6月底疫情、環保督查、豬價持續穩定等影響促使大豬陸續出欄,減輕了當前大豬供應壓力;三是7月初規模場減緩出欄進度,大面積挺價,帶動散戶惜售壓欄,致市場供應進一步下降;四是降雨影響,進入7月份颱風影響南方進入梅雨時節,帶來全國連續降雨,各地生豬供應輪換出現供應下降現象;五是夏季終端消費偏向瘦肉型,而屠企優質豬源採購難度增加;六是白條持續低位,也存在屠企借養殖端挺價之機,提價採購以提高肉價。

整體近期市場生豬供應偏緊,養殖端挺價、屠企提價,致豬價實現快速上漲。

快速上漲後豬價再現回調,未來豬價該何去何從

雖然豬價漲的快,但是回調出現的也迅速,東北、華北屠企率先壓價,帶動大範圍屠企壓價,但幅度較小,多在0.1元/kg左右,本週四開始多地豬價出現下滑現象,今日全國生豬均價已有所弱調。

全國豬價再拔高,衝13再遇阻力

豬價回調原因分析:

一是夏季消費淡季,終端消費難以支撐豬價的快速上漲,屠企鮮銷有限,凍品庫存走貨壓力不減,成本壓力下屠企不得不嘗試壓價;二是屠企壓價,中小散戶恐後市風險,逢高順勢出欄增多;三是客觀降雨天氣對豬價利好不存在可持續性,降雨結束,局地生豬集中出欄;四是夏季降雨時節生豬飼養難度加大,疫情風險加重,生豬壓欄現象減弱;五是環保督查影響持續,禁限養區生豬清理現象時有發生,造成局地供應增加。

養殖端挺價勢力減弱,市場供應逐漸增多,屠企採購難度下降,屠企壓價效果顯現。

由豬價上漲、下跌因素分析可見,降雨、疫情、環保督查以及夏季終端消費對豬價來說均是雙刃劍,不同的時間起到的效果不一,接下來這些因素仍將作用於豬價。從養殖端出欄心理價位來看,部分散戶達到12.5元/kg左右的心理預期既選擇出欄,部分散戶仍惜售期待13元/kg,而壓欄大豬的則表示大豬價可超12元/kg即可;從出欄體重來看,近日大體重生豬出欄不少,110kg左右生豬出欄增多,仍有150kg以上壓欄者,但表示不願壓欄時間太久。

當前壓欄與出欄並存現狀下,豬價快速上漲後的回調也是必然;前期加上近期豬源的釋放,後市生豬供應偏緊將持續,豬價不存在大幅下調的基礎。供需博弈下,豬價將進入調整期,短期內豬價區域性的漲跌調整或是常態,後市豬價再次上漲,8月份豬價仍可期,突破13元/kg已不遙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