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大之路:一場痛並快樂著的戰役

作者 / 網娛君的朋友們

一切要回到2014年的3月18日,網絡電影啟程的日子。

誰也沒想到過,這個在互聯網風口上起飛的行業, 短短四年,在各維度數字指標上,不斷刷新紀錄。愛奇藝老大哥之後,優酷、騰訊、芒果TV等各大平臺前仆後繼的加大投入力度,光線、華誼、慈文等大廠牌紛紛佈局。

四年前,這個傳說中被“婚紗攝影、煤老闆”攻佔的網大,逐漸撕去土味面紗,成為內容競爭中獨樹一幟的一抹風景。


網大之路:一場痛並快樂著的戰役


網娛觀察(ID:wldygc2016)聯合愛奇藝網絡大電影公眾號發起徵集,關於這個行業已經、正在以及即將發生的真人真事。去除偏見和美顏,拍網大和一般職業無異,想成功需要努力和堅持,但文藝行業,一切似乎都是為了彌補天賦的不足。

那些痛那些努力掙扎

“不如意處人人有,未放心時事事非。”

——曾豐·《送管廷輝歸章貢》

路過人間:怎麼著都難

一言難盡,總結就是幹起活想死,沒有活更想死,轉行不幹就是生不如死。本來就很辛苦了,又趕上影視寒冬,喪的一批。

貓大王@星大傳媒:首部爛片讓我顆粒無收

網大初期,倉促上線了首部網大,愛奇藝給了C級,爛片已成定局。結果可想而知,投資無法收回。一直覺得對不起投資的朋友,有了經驗教訓後,痛定思痛,我打算從頭再來。

一句話,慎重。

膠片先森:處女作太順利讓我恐懼

我不知道算不算有天賦的人,今年上半年第一部製片的作品愛奇藝給了A,成本200萬,瑪麗蘇題材,賺了。我周圍的哥們卻一個個慘的一發不可收拾。籌備前,很多人給我出主意,也收到很多對做這個類型的質疑,但是我這個人天生狂妄,認準的事不怎麼受外界影響,加上那段時間可能愛奇藝比較缺瑪麗蘇的內容,拿到A。

現在想想,還是有些恐懼,有些彎路宜早走不宜晚走,第二部拍攝已經接近尾聲,投資更大,我的所有精力用在周旋權衡各方不同意見,而不是強勢堅持做項目初期的那個簡單創意,開始害怕面對上線後的成績,已經焦慮失眠很多天了。

面先生:抑鬱、自殺、誤入傳銷,都沒能擊垮我

本身是一個學習導演的人。2018年4月份,通過朋友的介紹,一個房地產老闆投資百萬,找我們拍了一部網大。

製片人拉著我遊走在各種酒場,認識大佬,其中還有不少院線級別的人。我的攝影師是日本籍的,那段時間除了喝酒就是聊劇本,過上了我夢寐以求的生活,畢竟我想按照拍好電影的方法去拍攝網大。

萬萬沒想到的是,房地產老闆付了第一筆錢之後,因為某些原因跑路了,最終沒拍成,我自己也得了很嚴重的抑鬱症。


網大之路:一場痛並快樂著的戰役


第二部是一個關於樂隊題材的網大。為了這部劇本,每天看電影,約各種樂隊的人採風,沒白天沒黑夜的寫,沒有靈感的時候,差點沒自殺。

然而,命運總是愛捉弄人,最終還是沒能拍成。不過,我現在看得很開,時常自我調侃,我自己的經歷都可以寫一部關於電影誕生過程的劇本了。

對了,前幾天還被一個製片人以拍片子的名義,帶入傳銷組織。所幸的是,我把當時的場景想象成一部電影,我就是演員,演不好,可能回不了北京,也可能會死。

現在我坐在北京朋友家的馬桶上拉shi,我覺得很幸運,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拍成自己的第一部電影?

K�:只嘆當初年少衣衫薄,踏上北漂經歷各種騙局

非科班出身,但我很熱愛影視,因為心中有夢,辭職回東北造夢無奈東北產業公司很少。

只嘆當初年少衣衫薄,踏上北漂經歷各種騙局。


網大之路:一場痛並快樂著的戰役


下定決心做《辣椒先生》後,想盡辦法弄錢。儘管,資金條件有限,但最終還是把它“生”出來了。前期策劃、拍攝過程、後期製作,每一個環節自己都接觸了。到了宣發,沒有藉助到可靠的資源和平臺力量,自編自導自演自己製片自己上傳。

但我沒什麼遺憾,我就是把我的想法做出來,如果可以讓更多人看到它,當然更好。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我們準備著深深地領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蹟, 在漫長的歲月裡忽然有彗星的出現,狂風乍起。”

——馮至 ·《十四行詩》

生亮:網大實現了我的演員夢

我是一位小小的影視工作人員,也是愛奇藝粉絲其中一員,曾經有一個演員夢想。希望能在網絡上讓很多人看到我,認識我。網大的出現,給了很多像我一樣沒有背景的人機會。

我在2014年拍了一部殭屍片題材的網絡電影,男2號,播放量好幾千萬。真好,圓了自己的一個夢。

容嬤嬤啊飄:我回到家又哭了,因為重新看到了希望

從事這個行業2年半,真的又苦又累,最累的是過年的時候親戚各種在你面前說,都25的小夥子了不結婚整天追著自己的夢想,你有意思嗎?

去年年底,拉了身邊的一群小夥伴,拍攝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長篇作品《妖怪食堂》。

一月底兩個人完成了後期,三月份簽訂了發行協議…接著就是漫長的等待。8月7號…接到了通知,因為故事內容涉及鬼怪不能上映,當時我一個大男人窩在被窩了哭了好久,幾近絕望。


網大之路:一場痛並快樂著的戰役


但幸好,我只投了3萬塊錢,想想又沒那麼氣餒,轉身把壓力變成動力,開始籌備新片。就在今天,我拿到了人生第一次的投資,十萬塊,我回到家又哭了,因為重新看到了希望。

下個月新片就要準備開機了,我真的很怕這是最後一次。PS:能把我心裡的苦水吐出來真好。

學院派導演劉博文:電影能帶給人希望,真好

很多人說網大low,但其實,是你自己浮浮沉沉,沒有靜下心來好好打磨。

因為在畢業作業拿了一些影展獎項,2016年下半年,有人找到了我拍網大。第二部網大《哀樂女子天團》算是我在這個行業的成名作吧。

這部片子做了很多準備,在開拍前我和另一個導演桑木天,還有兩位製片人還在對劇本進行了重新改編。坦白說,這個市場和院線相比的話,確實拍攝週期相對較短,沒有明星,投資體量也小。但發展至今,市場也出現了過千萬的投資,四千多萬的分賬,說明這個行業未來可期。

接著,我又拍了第三部作品《出走人生電臺》,越嘗試就越成長。個人比較偏向現實、愛情題材,可能和大家對於網大的印象有些不同,但這正是網大帶給我們這些剛畢業、熱愛電影的人的一次機會,進行多題材、多元化的探索。

有人看了《哀樂女子天團》和《出走人生電臺》之後,私信我說,讓他們看到了不一樣的網大和希望。


網大之路:一場痛並快樂著的戰役


胡國瀚:《哀樂女子天團》的出現給我們打了一劑強心劑

白宇是真的火,拍了他主演的《緝妖法海傳》後,我也小火了一把,同時,影片的缺陷也被無限放大了。這件事告訴我們,要相信觀眾,他們能看到你做到的地方,自然也就能看到沒做好的。

最開始看到網大,彷彿看到了美國的B級片。網大初期身邊就有一批師哥開始拍了。我個人的話,真正打動到我的是去年博文的《哀樂女子天團》,給了我還有其他一起在觀望這個市場的人打了一劑強心針。

剛好那個時候一個師哥找我一起拍一部網大,就接下了《緝妖》。拍之前我只有3根白頭髮,拍完20多根(笑)。

基本上,任何一個階段都得出點事。但也把電影該經歷的都實操了一回,找投資、男主跑路、剪輯、特效、延期等,尤其男主角跑路,週期又很短,真的是有點懵,說到這,再一次感謝白宇救場。

幸好,最終還是上線跟大家見面了,也得到一些認可。對於我這樣的新人來說,網絡電影提供了展現自我的機會,但如何把握機會還是得看個人。很多人會問我,作為一個學院派的導演進入網大,有什麼優勢和劣勢嗎?坦白說,我覺得沒有劣勢。

我們的進入,也算是給網大行業注入一種新鮮的血液吧。希望接下來能通過這個介質,多拍多總結,讓自己更直觀和更清晰地去洞察市場和了解觀眾,為之後拍更好的商業片打基礎。

那美好的仗我們依然在打

“我堅信人們對於我們的脊骨

那無數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

一定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

——食指《相信未來》

楊元狀:在機會和運氣之前,最重要的還是實力

2016年開始接觸,第一部作品1500萬點擊量,處女作,還不錯。目前已經創作了十幾部,寫的第一部小說就被愛奇藝雲騰計劃選上了。別人都說我是好運氣,但我想說的是,在機會和運氣之前,最重要的還是實力。

@smile小姐姐:更應該慢下來,潛心專研和打磨劇本

兩年前,開啟我的北漂生活,在一家自媒體公司上班,跑的口就是網絡電影。剛開始那半年,被迫看了太多部網大了,尤其看完了還要尬誇,真的為難。但是,工作嘛,沒辦法。

後來,一方面自己的心態也開始改變,矮子裡拔將軍,同緯度去對比,去尋找每一部網大的優缺點;另一方面,通過採訪瞭解了這個行業的發展過程,做了一輪網大百人計劃的採訪,聽他們講述自己的網絡電影理念和創作過程。最大的感觸就是,這個行業發展趕上了風口,飛得好快。

作為中國電影的補充,網大確實給很多人帶去了機會。我真的見過有人在採訪時,提起網大如何給了他這樣熱愛電影有沒有背景的人機會時,紅了眼圈,那一刻,還是挺動人的。畢竟,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入行兩年,從新人一個,逐漸成長,我很開心參與了這個行業的成長。從被所有人瞧不上到我現在回家,看見家人、朋友會從愛奇藝上看網大(儘管他們不知道是網大),在他們眼中,那也是電影;從以前每看一部都是喪到看到一些有意義的影片,內心會有一種莫名的欣喜。

《哀樂女子天團》、《校花隔壁的流川楓》、《靈魂擺渡·黃泉》、《金三角大營救》、《新聞導火索》、《罪途》…細細一數,網大還是有很多有意思的作品。

網大之路:一場痛並快樂著的戰役

我很喜歡jony j唱的那首《慢慢來》。今年,網大整體制作提高了一大截,所以想說的是,更應該慢下來,潛心專研和打磨劇本。

導演張濤:不要操之過急,把心沉澱下來

和網大一起走過了四年的風風雨雨,相比我個人,我更希望這個行業好。

我算是最早一批進入網大的。在此之前,用做生意賺的錢投資、監製了一部網劇,6集,20分鐘,投了30萬,兩個月6000萬點擊,那時候一千次有效點擊可以分到4—7塊,很快就回本了。

第一次接觸到新媒體,最大的感觸就是:一定要擁抱互聯網。所以,當愛奇藝提出網絡大電影這個概念時,果斷就加入了。

和淘夢、七娛樂,當時他們公司也只有幾個人,很小,我們一起攢了十幾萬,花了幾天時間,拍了《道士出山》。結果,市場一下就被引燃了。其實,我們在拍之前,也是做了大把準備的,比如研究市場需求、觀眾需求、熱點追蹤,還諮詢了平臺。

當時,它就是對這個市場起了化學反應。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們看到了網大這個行業的曙光。

後來就漸漸上了軌道,我現在一共拍了差不多20部網大吧,我的劇本一般都是我自己寫~也會有一些行外的朋友找我要投我的片子,我基本都拒絕了,因為大家志不同,我是想做電影和行業,他們是想賺筆快錢。

這個行業只看結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成了是經歷,敗了是經過。不要操之過急,把心沉澱下來,慢慢來,說給你們聽,也說給我自己。

編劇韓鼎:這個行業在向前發展,一切還是有希望

我今年29歲了。

大學唸的戲劇文學專業。寫作這件事算是我從初中到現在唯一堅持的一件事,所以就自己尋找各種機會,2014年開始接觸寫網大劇本,因為當時也是資歷尚淺,所以大部分是槍手寫。要求不高,錢也不多。最快的時候,一個星期不到就定稿了。接著,就有越來越多的人找過來寫。

去年有一段時間,突然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下定決心,錢少一點,也要署名,因為你如果想要在這個行業立足的話,勢必是需要有自己署名的作品的。

當然,在內容上也進一步加強了創作。但接連經歷的事情,對這個行業失去了希望。寫到一半告訴你要重寫;投資人非要在劇本里加一個角色,就生加。

曾為了寫好一個劇本,專門跑到了承德租房,和甲方公司不斷溝通,結果好不容易定稿了,卻總有負責人跳出來,說要改稿,幾個負責人相互推翻,改了大概十幾版,真的,毫不誇張。

再加上,拍攝期間,導演、演員,大家你加一點我改一點,到最後,你會發現,這個本子和你最初的構思大相徑庭。久而久之,我真的是不願意承認那是我的作品。乾脆就不要署名了。

更氣人的是,甲方總有千萬種理由拖欠尾款,有幾筆到現在也沒給。特別生氣的時候,很想衝到甲方公司,打人。但這樣,也解決不了問題呀。


網大之路:一場痛並快樂著的戰役


作為一個過來人,真的很想說,如果你想進入這個行業的話,籤合同或者談合作時,一定要錄音、白紙黑字寫清楚,不然吃虧的只會是自己。

至於什麼時候編劇的話語權能大一些?大概還是得寫出一個好故事,運氣好點,遇上一個好的合作伙伴,或是導演或是甲方,又或者努力賺錢,自己投資自己吧。

目前,我寫劇本的收入從當初的七八千一個劇本已經提到了七八萬。不管怎麼說,這個行業在向前發展,一切還是有希望。

有慕:我來證明網大是有忠實粉絲的

Emmmm~我可以說我是網絡大電影的忠實粉絲嗎~ 超級喜歡網絡大電影,在我看來,比院線電影省錢多了。 我自己也在做網文編輯,希望自己帶的作品會有網絡大電影的改編。

故事動人也傷人,因為說故事的人更因為故事裡的故事。

曾經夢想走天涯,後來夢想縮水了,慾望也癟的不像話。變好之前,我們總是要經歷一些不開心的日子。

資本寒冬之下,很多人都在焦慮,網大將何去何從?大部分人樂觀地將這場影視寒冬視作網大的春天。一組數據表示,截至目前,愛奇藝平臺上,2018年已經有18部影片分賬破千萬。

與之相對應的是,市場二八效應越發明顯。一方面,越是這樣,網大的精品化之路才越容易架構;另外,從內容層面看,大家還是更應該認清一個事實,內容為王的時代,顯然故事才是內核。

網大之路:一場痛並快樂著的戰役

寫到這,網娛君想起了李健的一句歌詞:“儘管它千瘡百孔,仍在夜裡,笑得冷豔漂亮。”如今,網大已進入新賽道,一切都趨於規範和冷靜,市場和資本的青睞終究是要留給那些做好準備,能抵禦住寒冬的人。

如果,你做好準備了,那麼就一起共赴戰場吧;如果你真的熱愛電影,別辜負這個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