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全身心的懼怕,才叫做愛情,詠別,李詠——佳合情感

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知名導演哈文發博:“永失我愛.......”著名主持人李詠,在和癌症鬥爭了17個月後,不幸逝世。他在《非常 6+1》和《幸福52》中給我們留下的經典形象,也一併帶去。他的最後一條博文於感恩節發表:“感謝妻女及所有人。”我想,應該這次是上帝急切的需要一名專業出眾的節目主持人,所以就麻煩詠哥了。

他是她的初戀: 關於“詠哥”大家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詳,而對他老婆哈文來說,可能並沒有像他那樣被人所熟知。李詠1968年出生於新疆的烏魯木齊,哈文則是1969年出生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相差一歲,相知相識於北京廣播學院,在當時美女如雲的大學裡,同樣年輕漂亮的哈文成功引起了李詠的注意。然後像所有剛步入大學的男生一樣,在班級上課時,當著心上人的面踴躍發言積極表現,加上風趣的肢體表演,很快便吸引了哈文注意。在情投意合的情況下,自然而然的走到了一起。同班初戀到相伴一生的故事也就此開始。


只有全身心的懼怕,才叫做愛情,詠別,李詠——佳合情感


“李詠的戀愛三步走”:有面包無愛情是搭夥生活,有愛情沒麵包是瓊瑤劇。金錢決定不了愛情,可愛情需要物質的奠定基礎,你以為可以患難見真情,只要能在一起就好,但是你和她連起碼的溫飽都解決不了,單靠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是很難維繫。男人要有上進心,去搞錢給愛人不僅僅是言語上的承諾,更要有實際的表達。詠哥那時每月家裡給100元生活費,往往不到半個月就會花的分文不剩根本不夠他和哈文的開銷。怎麼辦?他先是做配音工作,補貼家用,然後又去大型的餐廳做司儀主持,收穫頗豐。這是在愛情驅使下引發的,有了經濟基礎的戀愛道路不能說一馬平川總歸可以避免不少麻煩。所以,良好的感情維護是需要自身的提高,共同的努力使生活變得更好,避免變成只會幻想,空頭支票般的感情。


只有全身心的懼怕,才叫做愛情,詠別,李詠——佳合情感


當然李詠和哈文的感情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哈文父母得知後,態度很堅決,就是不讓和他談。作為比較傳統且乖巧的哈文只好聽從家裡意見,對李詠說分手。心底其實還是有很濃厚的感情,可平日裡還是處處躲著他。詠哥在那一段鬍子拉碴,無精打采,失戀的打擊像是把他的靈魂抽離了一樣。後來他並沒有就此放棄,開動腦筋,想盡辦法。最後約到了西配樓的小花園,決定放手一搏,採了一束花說“你說實話,如果宣判我死刑,我就斷了念想,天涯何處無芳草啊,但如果你同意,就接了這束花”。 結果,哈文拿走了。 愛情本質是熱烈的,你不主動他不主動,那麼一段美好的感情真的可能就此夭折。

“愛情是否來了,愛情是否還在,檢驗他的客觀標準,就是你對你所愛的人的懼怕程度”。這是李詠演講時一段話。結婚21年,越來越怕哈文,一瞪眼詠哥就噤若寒蟬。這才是一段愛情中男性應該有的樣子,可以有脾氣,可以有要求,但這些不是留給愛人的。

愛情中沒有絕對的對等關係,無私的奉獻才是維繫婚姻最好的辦法,平淡卻不無聊,簡約卻不簡單。


只有全身心的懼怕,才叫做愛情,詠別,李詠——佳合情感


而在發生爭執和爭吵時,李詠採用,“今日今日畢”原則:不管多晚,情緒絕不拖到第二天,凡事要講理。怎麼講理?他的愛情字典裡就是:男人要認錯,認一次錯不是愛 情,一輩子不停的認錯,不抗爭不辯解,還要從內心由衷的感到不委屈,這就是真正的愛情。 詠哥領悟了愛情真正的模樣。當激情不在,洗盡鉛華,那時的你是否還可以包容她,寵愛她,像從前一樣的把對方捧在手心。感情是在互補,不是一味的索取也不是一味的給予。李詠的妻管嚴,才是他大丈夫的表現。

僅以此文悼念逝者,懷念她們之間的愛情。 詠哥您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