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無用論這種論點會在人工智慧時代消失

在人工智能還未全然超越人類意識和情感之前,在現有的體系、階層和現實邏輯未被顛覆之前,通過讀書來提升和晉級,依舊會是一種很好的投資。在人工智能時代,也許讀書這種行為會更有用處,也更考驗能力。在信息大爆炸,數字時代裡,讀書無用論,只能成為歷史。

讀書無用論這種論點會在人工智能時代消失

一人HK:機械臂寫讀書

我們所謂的讀書無用論,其實除了讀書教育本身和現實市場需求脫節外,更多的是我們自身對讀書的誤解,甚至可以說,原因是我們從未真正讀過書而已。互聯網時代,極大改變了我們的閱讀和獲取信息的方式和形式,我們能感受到自身和現實的信息知識差異,而人工智能時代,在這個機器人唾手可得的年代裡,我們更能體會到這一點,並更能領悟讀書帶來思維和情感昇華的用處。

智能時代,終將淘汰那些確定性的固定的顯性知識。因此,讀書換來的顯性知識,也註定是讀書無用論的證據。人工智能時代,算力提升,接口遍地,機器人很普遍,顯性知識可以實時獲取,不可能成為競爭力,一人客覺得我們讀書肯定不該為顯性知識,而是該為了洗禮大腦,為了自我昇華和悟得底層邏輯。顯性知識,越來越佔據不了優勢了,而且似乎很久以來,在社會一直快速發展的階段裡,顯性知識就沒有作為核心競爭力而存在過,它總是伴隨其他能力和思維來共同起作用的,即便顯性知識也發揮過大作用,但也不是長期的競爭力。

雖然現階段,讀書的形式有很多變化,比如利用互聯網提供數字化體驗,利用VRAR等技術提供交互式虛擬化體驗,不過核心並不會變。可能未來有一天,智能科技極度發達,植入式學習會替代我們傳統的學習方式,讀書也不再是當下這種模式,那麼讀書無用也許會成為歷史。不過還是那句話,核心不變,那麼讀書的作用也不會變。

知識文明時代裡,讀書會成為一種能力。在我們以往的時代,有讓人寧靜致遠的時期,有萬事百廢待興的時期,有意氣風發的時期,也有割據混亂的時期,不管怎樣,多勞作、下苦力、勤銷售、搞投機、站隊伍都能讓人佔據一席之地,因人而異,各展其能;而一人客覺得以後的科技時代,則是知識文明型時代,雖然可能會帶來很多不平,不過不會再是那種依靠蠻力、運氣和特別手段來獲取資源地位的時代了,當大數據引導著萬物,AI驅動著一切的時候,也許讀書帶來的進步、專注會前所未有的有用。

我們即將面對的是,AI和大數據無處不在,萬物互聯智能接口到處都是,極大考驗我們心智,也正是閱讀學習洗練心智的時代。互聯網時代,吸引的我們的注意力;而人工智能機器人時代,則是在吸引我們的體感和交互。所以彼時的競爭,都不是用以往現實中的力量(比如蠻力、耍手段)就能對付得了的,而且,當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替代我們做了大量的決定後,我們能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心智、情感、思維和專注。這些能力的提升,勢必需要通過讀書學習這種痛苦的方式來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