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AI機器人功能那麼多,爲什麼我們不買

隨著語音合成技術逐漸成熟並普及後,似乎打造一個機器人變得更簡單了,同樣機器人也更像機器人了。往往只要一個機器人有語音互動功能,就會變得很好玩,與此同時,基於語音技術和數據接口的功能也越來越多,在現實生活中交互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不過,即便人工智能山雨欲來風滿樓,似乎還是沒有引發大家對機器人的消費或注意的狂潮。

市場上AI機器人功能那麼多,為什麼我們不買

當然,這裡並不談工業機器人產品,也不對B端市場,而且排除掉一些投機的、灰色的和惡性競爭的情況,還有代理下線等非直接營銷的情況,只針對終端消費者,著眼於真正的消費級的市場行為。

複雜的現實和經濟環境就不討論了,僅僅從機器人市場的角度看。如今的機器人消費市場的智能產品,如同當初智能手機時代一樣初露崢嶸,百花齊放;機器人廠家也如同春秋戰國時代的學派,群星璀璨百家爭鳴。一大堆智能產品讓人眼花繚亂,功能琳琅滿目。當然也正因為如此,加上普及程度問題、暗市場及需求問題,可能對大眾而言並沒有意向消費。

說到對機器人的瞭解,在一少部分人眼裡依舊是高大上的形象;而更多的眾人瞭解到的,是電視臺和互聯網的廣告宣傳,還有商場商業場合中的表演展覽或銷售推廣。但凡通過各種渠道稍微瞭解一些機器人(或者由於商家和機構合作而瞭解到)的人,都模糊知道,很多機器人,特別是聊天機器人功能上大同小異;這類機器人往往著眼於家庭和教育市場,而往往這類機器人產品,存在著品類氾濫,功能無新意的問題。基於語音技術的相似功能,卻有大量的貼牌;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不同的APP和不同的學習資料吧。這,容易讓人無感。

由於品類繁多,功能類似,很多消費渠道和價格比較氾濫,有限開拓出來的市場還競爭激烈;有個別機器人,還是通過微商渠道推廣開來的。所以在那些氾濫或者競爭激烈的市場,可能推廣、投入越多,人脈越廣,才能銷售出去。這種商家主動兜售,而非吸引消費者主動購買的行為,更容易讓人無感。

當然我們並不能根據功能類似而一概否定,否則恐怕所有的手機都被否定了。所以我們還要考慮其他問題。現在的消費機器人,依舊沒有一種殺手級的應用場景出現(當然部分原因需要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和物聯網技術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它無法撼動手機重要性的地位,那麼和手機功能雷同、毫無亮點的機器人,註定無法突圍出去,一人客的瞭解是,在消費市場上,的確很多人覺得機器人不實用還不方便。然而很多商家,也並沒有找到合適的差異化定位和應用場景,也就是沒辦法告訴消費者,它能給你們帶來什麼。在我們缺乏對真正需求和暗市場的瞭解的情況下,可能專注於產品研發或找出自己產品中的亮點,尋找合適的滿足場景,然後加大推廣和投入,才是自己需要思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