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排序算法總結(二)——選擇排序 Are you get√ ?

選擇排序(Selection Sort)

選擇排序也是一種簡單直觀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很容易理解:初始時在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放到序列的起始位置作為已排序序列;然後,再從剩餘未排序元素中繼續尋找最小(大)元素,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類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畢。

注意選擇排序與冒泡排序的區別:冒泡排序通過依次交換相鄰兩個順序不合法的元素位置,從而將當前最小(大)元素放到合適的位置;而選擇排序每遍歷一次都記住了當前最小(大)元素的位置,最後僅需一次交換操作即可將其放到合適的位置。

選擇排序的代碼如下:

#include

// 分類 -------------- 內部比較排序

// 數據結構 ---------- 數組

// 最差時間複雜度 ---- O(n^2)

// 最優時間複雜度 ---- O(n^2)

// 平均時間複雜度 ---- O(n^2)

// 所需輔助空間 ------ O(1)

// 穩定性 ------------ 不穩定

void Swap(int A[], int i, int j)

{

int temp = A[i];

A[i] = A[j];

A[j] = temp;

}

void SelectionSort(int A[], int n)

{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i為已排序序列的末尾

{

int min = i;

for (int j = i + 1; j < n; j++) // 未排序序列

{

if (A[j] < A[min]) // 找出未排序序列中的最小值

{

min = j;

}

}

if (min != i)

{

Swap(A, min, i); // 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該操作很有可能把穩定性打亂,所以選擇排序是不穩定的排序算法

}

}

}

int main()

{

int A[] = { 8, 5, 2, 6, 9, 3, 1, 4, 0, 7 }; // 從小到大選擇排序

int n = sizeof(A) / sizeof(int);

SelectionSort(A, n);

printf("選擇排序結果:");

for (int i = 0; i < n; i++)

{

printf("%d ", A[i]);

}

printf("\n");

return 0;

}

上述代碼對序列{ 8, 5, 2, 6, 9, 3, 1, 4, 0, 7 }進行選擇排序的實現過程如右圖:

常用排序算法總結(二)——選擇排序 Are you get√ ?

使用選擇排序為一列數字進行排序的宏觀過程:

常用排序算法總結(二)——選擇排序 Are you get√ ?

選擇排序是不穩定的排序算法,不穩定發生在最小元素與A[i]交換的時刻。

比如序列:{ 5, 8, 5, 2, 9 },一次選擇的最小元素是2,然後把2和第一個5進行交換,從而改變了兩個元素5的相對次序。

寫在最後

初學者有什麼不懂的可以私信我,需要系統學習資料和系統學習框架圖的同學,可關注小編頭條號,歡迎留言評論和私信小編。【私信方法】文章上方處點擊“作者頭像”,進入作者首頁,在作者主頁上方點擊“關注”旁邊的“發私信”即可。私信內容:學習幫助。

喜歡小編的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收藏、轉發、留言,閱讀愉快!!

常用排序算法總結(二)——選擇排序 Are you get√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