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網友:「快接通台灣」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期望建跨兩岸大橋

工期歷時9年、全長55公里、問鼎六項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橋24日正式開通之後。

至此,始於上個世紀的跨越伶仃洋的聯通之夢成為現實,粵港澳大灣區的便捷互通和融合發展也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中國開通世界最長海上大橋”“中國區域經濟一體化里程碑”……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當天,外國媒體紛紛進行報道,不吝讚美和驚歎!

臺網友:“快接通臺灣”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期望建跨兩岸大橋

港珠澳大橋

然而,這樣一座由粵港澳三地共建共管的跨境大橋,在海峽對岸激起的情緒和話題,卻看上去要複雜很多——

“用眼睛就能看到你和祖國的聯繫”

臺網友:“快接通臺灣”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期望建跨兩岸大橋

“這是歷史性的一天!”24日,乘車行駛在剛剛通車的港珠澳大橋上的盛智文對香港《南華早報》如是說。

臺網友:“快接通臺灣”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期望建跨兩岸大橋

盛智文是港珠澳大橋首批使用者之一。

與盛智文同樣感到欣喜的,還有當天港珠澳大橋數千名第一批使用者,對他們而言,通行時間的縮短、運輸方式的多樣化都意味著生活品質的改善。

《南華早報》在另一篇報道中援引香港落馬洲中港貨運聯會主席蔣志偉的話說,從香港至內地,通過港珠澳大橋的貨運成本可以減少三分之一,這將帶來更高競爭力。

作為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橋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最長的鋼鐵大橋、最長的海底隧道,以及最大、最深、最精準深海無人對接的沉管隧道。

除了創下多項新的世界紀錄,拉美社在23日的報道還稱,這座大橋更是港珠澳三地經濟實現一體化的里程碑。

臺網友:“快接通臺灣”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期望建跨兩岸大橋

通過這條設計壽命為120年的鋼鐵巨龍,西邊的澳門可以與周邊城市取長補短,在更大範圍發展旅遊業,吸引更多外來投資;珠海也將一改澳門後花園的角色,可以成為區域交通樞紐;東邊的香港則能進一步緩解產業發展的空間需求,延伸經濟輻射力。

而在美國石英財經網看來,這座大橋延續了“要想富,先修路”的思路,是北京聯通香港、澳門和中國南方地區努力的一部分。

報道還援引一名香港議員的話說:“它(大橋)令人歎為觀止,你甚至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它像紐帶一樣將香港和內地聯結起來,讓你用眼睛就能看到你和祖國的聯繫。”

臺網友呼喚“快接通臺灣”,綠營情緒很複雜

臺網友:“快接通臺灣”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期望建跨兩岸大橋

港珠澳大橋的通車,用“舉世矚目”來形容並不為過。而在臺灣海峽的另一端,由此引發的關於“臺灣海峽跨海大橋”能否實現的討論卻成為熱門話題。

據臺網站報道,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先前曾表示,完成了這項工程(港珠澳大橋)後,“下一步期望能建設跨越兩岸的臺灣海峽大橋”。

臺網友:“快接通臺灣”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期望建跨兩岸大橋

報道稱,孟凡超強調,要建臺海大橋,經濟、技術上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兩岸關係的走向和解決兩岸關係問題的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