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里的美食

義烏建縣極早,初名烏傷。

傳說秦時有個人叫顏烏,事親至孝,父死後負土築墳,一群烏鴉銜土相助,結果烏鴉嘴喙皆傷,故稱烏傷縣。唐武德七年(624年)廢稠州,合烏孝、華川為一縣,改名義烏縣。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猶記得兒時的義烏還沒有那麼多小商品,沒有那麼多五顏六色的頭髮和語言,有的,是夏日晴空中無盡的蟬鳴,穿著紅背心拿著糖葫蘆的鄰居小姐姐……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還有和小姐姐一起吃過的神仙雞、佛堂白切羊肉、千張拉麵、河東肉餅、上溪牛雜、手牽面、義烏赤岸豆皮素包、蕎麥老鼠……

回憶漸漸蔓延……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神仙雞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神仙雞俗名無水雞,即蒸雞不用水,而是用黃酒。神仙雞是義烏的特色菜之一,完美繼承了江浙這邊偏甜的口味,蒸雞時放大量紅糖和黃酒。然後根據個人的口味可以選擇放紅棗、蜜棗、鮑魚……加料非常隨意,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其獨特的配料方式。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一隻兩斤重的雞需要用大約三斤的黃酒,將雞放入陶缽內,再加黃酒、義烏本地紅糖和薑片。若不喜甜食,也可以加鹽。一般義烏人喜歡的蒸法是加紅糖,再放幾片瘦豬肉。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然後整隻放到陶缽裡,再用一小鍋覆蓋在陶缽上,使之不漏氣。再把陶缽放入大鐵鍋內,蓋上高腳板蓋,用文火慢慢煮。裡面的酒煮開後,停一會,再煮,如此反覆,大約兩個小時後可以揭開鍋。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此時的神仙雞,香氣四溢,肉又酥又軟,入口即化,筷子輕輕一搛,就能夾起一大塊散發著酒香的雞肉。那時候,兩隻雞腿總是我的,姐姐愛吃雞翅,媽媽,總是啃著叉骨……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因為製作比較費時,現在義烏也已經很難找到正宗的神仙雞了。好在化工路上仍有幾家老底子的店,如果有時間的話不妨過去一探,若能吃到落胃的神仙雞也是緣分。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佛堂白切羊肉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佛堂白切羊肉的“佛堂”其實不是佛教的佛堂,而是指佛堂老街,解放前這裡就已經是很出名的羊肉一條街了。這裡的幾家羊肉館幾乎都是幾十年父子相傳的老店,味道都有足夠的保證。據一位相熟的王師傅介紹,想要做出好吃的佛堂白切羊肉,一定要“選好羊”,最好是15~22.5公斤的羊。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因為羊太大就會導致油脂過重影響口感,過小則肉嫩無香。對羊的公母亦有要求,最好是飼養期在兩年左右的閹割過的公羊,這種羊的肉質細膩結實,吃起來更有嚼頭。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選羊宰殺後用清水反覆清洗,然後進行第二步——敲羊。把羊雜碎全部取出放到一邊,然後把羊的脊椎骨砍成兩半,四條羊腿骨敲斷,用麻繩將四條腿綁成屈膝狀。這樣是為了接下來的第三步——煮羊。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煮羊是影響羊肉風味的最大要素,佛堂古街羊肉館子一般用的是直徑1米5的大鍋,將敲好的羊整隻浸入鍋內。底下用木材燒,這樣火力的變化更大更頻繁,煮熟的羊會比用溫度恆定的電鍋更美味。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火候和時間的把握是整個過程最關鍵的部分,因為羊的大小、季節、天氣等的不同,煮每一鍋需要的時間也會完全不一樣。這其中的秘密全靠老闆們幾十年的經驗傳承,幾乎從不外傳。

出鍋後的羊肉不能淋冷水凝化,而要掛起風乾,雖然羊肉的重量會稍有降低,但是羊肉的滋味正是在這最後一道風乾中慢慢滋長。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興華千張拉麵

說起佛堂古鎮,古鎮裡興華千張拉麵也曾給我們無數個拍打著肚皮的日子……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現在來看,興華千張拉麵其實是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蒼蠅館子,又破又小,但是老闆多年來兢兢業業,練就了一手好廚藝,每到飯點,小店外總要排起長隊。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招牌的千張拉麵是顧客最愛點的,小鎮當天現做的千張香甜Q彈,和勁道的拉麵相得益彰。千張拉麵一貫會在面頂上鋪一層榨菜,榨菜上再鋪一層肉絲,略帶滷味的肉絲和爽口的榨菜讓整碗麵又添色不少。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麵湯看起來清淡,但是捧起碗來喝上一口,卻覺得異常可口,略帶點甜意。回味甘香,低調的美味與廣東牛腩粉的清湯有異曲同工之妙。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店裡還有老闆秘製的滷雞爪,雞皮葳葳蕤蕤,雞爪肉燜得軟軟糯糯,輕輕一吸就能吃到滿嘴的雞肉。再淋上一勺滷汁,簡直快活似神仙!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東河肉餅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東河肉餅是義烏東河一帶的傳統小吃,每到有喜事或者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日時,東河人民家裡就會準備許多肉餅招待親友。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雖然只是鄉土小吃,但是東河肉餅對食材的要求是一樣嚴格的。做餅的麵粉必須上乘,和麵之前,必須在麵粉裡放入一定比例的鹽,然後揉成麵糰。經過多次的揉麵團醒面之後,把麵糰搓成直徑3釐米的長條,然後扯成一團團的小麵糰。經過一定時間的風乾之後,小麵糰開始變韌,然後才適合做餅。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等麵糰風乾好之後,就把小麵糰擀成薄薄的一層,據說手藝最高的師傅擀出來的麵餅蓋在報紙上還能看清報紙上的字。上下各放一張麵餅,中間夾餡,四周壓實,有上下合一、中生果實的團圓美滿之意。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煎好後的肉餅兩面金黃蔥香四溢,用專門的叉刀在中間一壓一劃把麥餅分成4角,下酒配粥都是絕佳!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東河肉餅的餡可以自由搭配,比較常見的是鮮肉末、蔥花、味精混合打成的餡泥。肉末最好是夾心肉,因為只有夾心肉做成的肉末才足夠勁道,做出來的肉餅更鮮更有嚼勁。如果喜歡吃雞蛋,還可以讓老闆在表面打個雞蛋,雞蛋的焦香味混著蔥香味,夏日的午後,似乎總是在這股美妙的香氣中醒來!

義烏|在琳琅滿目的小商品中,我們找到記憶裡的美食

我們從山川河野而來,尋覓世間的美味……

我們,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