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共同體:更看重長期利益|POWER2018《洞見商業未來與趨勢》

10月18日,嘉賓大學、「我有嘉賓」,聯合改革開放破局地——深圳,主辦的“改革 跨界 共生 POWER 2018新時代新經濟嘉賓峰會”在深圳南山召開。

深圳市海歸協會會長楊鵬、恆實集團董事長聶建明、易後臺財稅創始人姚寧、來畫視頻創始人魏博、久有基金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曹琦、十點讀書創始人林少、又又國學堂創始人劉又今、活動行創始人謝耀輝出席峰會,並參與了題為《洞見商業未來與趨勢》的圓桌對話。

以下為“時代趨勢與企業行動力”論壇的實錄內容,由「我有嘉賓」編輯整理:

產業共同體:更看重長期利益|POWER2018《洞見商業未來與趨勢》

《洞見商業未來與趨勢》論壇現場

楊鵬:非常感謝吳婷校長給我這麼一個機會。

今天的主題是“產業共同體”,這也是吳婷校長提出的新的想法,我需要認真學習。先介紹下我自己,我是深圳市海歸協會的創始人,我們平臺上有30萬留學生。我的第一個問題非常簡單,各位都是各個領域的專家,希望先介紹一下你們在哪個領域,正在做什麼事情。

產業共同體:更看重長期利益|POWER2018《洞見商業未來與趨勢》

深圳市海歸協會會長 楊鵬

謝耀輝:我是活動行創始人謝耀輝,活動行是一個互聯網SAAS產品,我們希望提供一個平臺,讓主辦方很方便地發佈活動,進行各種售票、報名。非常感謝嘉賓大學一直跟我們的合作,我們也希望通過平臺的方式,可以讓更多在城市裡生活的人,想要學習、獲得力量的時候,可以走出家門,參加活動。

魏博:我是一名90後創業者,是來畫視頻創始人。來畫視頻是中國目前為止最大的動畫短視頻的內容生產方,大家平常都會看到我們的作品,《三體》、《火星情報局》、《快樂大本營》、《飯局的誘惑》,很多都是來畫聯合出品的。我們的技術可以讓動畫視頻的成本降低到十幾分之一,我們的平臺上有400多萬家企業用戶,300萬個C端用戶。

聶建明:大家下午好,我是上海恆實集團董事長。我們原來涉足很多行業,有地產、物流、環保,我現在是第二次創業,現在主要是兩大戰略:一是以養老、社區開發和養老機構運營為主體的大健康產業,也會涉及到康復醫院和醫院的投資;二是環保,以前我們做的是賺錢的企業,但是現在想把自己打造成為一個社會型企業,就是既發展了自己,又致力於社會民生工程和環境友好工程,這是我們未來的夢想。

姚寧:我是易後臺財稅的創始人,我過去是會計,現在還是會計。易後臺財稅是一家互聯網模式的會計師服務機構,也可以理解為會計師事務所,我們現在用比較新的模式和技術手段,在全國管理著近千人的資深會計師團隊,主要服務於兩種類型的企業:一是新經濟領域快速成長的企業,二是傳統經濟邏輯中正在轉型期的企業。為企業的資本合規和稅務優化提供專業支持,也希望在嘉賓大學的體系內,能夠認識更多的朋友,能夠利用我的專業幫大家提升資本市場和抵抗稅收壓力的能力。

林少:大家好,我是十點讀書的林少,十點讀書是一個微信公眾號,每天晚上會出現在被訂閱的微信列表裡面。在這兩年,我們其實在大力發展內容付費項目“十點課堂”,下個月也會上線第一家書店。

產業共同體:更看重長期利益|POWER2018《洞見商業未來與趨勢》

十點讀書創始人 林少

曹琦:大家好,我是久有基金的創始人曹琦,我們是一家來自於上海的專業的股權投資基金,主要在生物醫藥、新能源,以及大消費領域進行佈局。現在基金規模已經達到182億人民幣,謝謝大家。

我所理解的“產業共同體”

楊鵬:剛剛各位介紹了自己的行業,有兩位是互聯網相關的領域,又今也是互聯網的領域,但是服務的用戶方式非常不一樣,有教育,十點讀書其實也是在給大家提升知識。跨了這麼多行業,所以今天這麼多個環節裡面,我們這個環節可能最適合談產業共同體。

今天我聽到了吳婷對產業共同體的解釋,其實我有不太一樣的理解。提到“產業共同體”,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日本財團的形態,這個財團內大家都做著完全不同的行業,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大方向和利益,是基於資本紐帶去整合到一起的。有人會說,這個會不會像阿里系或者BAT的投資體系?我認為它又有不一樣的地方,不管是金融還是人力資源,他們互相之間都會調配,包括在大的產業政策上,他們都會協同地去發展。

對“產業共同體”這個概念,大家是怎麼看待的?比如說在你們自己的領域裡面,你們會認為能產生怎樣的產業共同體?

謝耀輝:我之前沒有聽過產業共同體,我之前聽過生命共同體。一個產業就像生命一樣,可能是優勢互補的關係,可能依靠利益作為綁定的關係,不管是長期還是短期關係,我認為產業之間的主體本身有不可被取代性

在未來,我覺得不管線上線下,很多公司的邊界越來越模糊。未來公司越大會慢慢涵蓋到很多的領域,但是我覺得一個產業共同體無論是中心制或者是分散式,之間會有一些紐帶和連接關係。

我們自己做互聯網平臺,我們擅長是技術跟平臺,我們服務的主體是活動主辦方,合作伙伴可能是相對專業的公關公司。未來怎麼在客戶與客戶之間,或者客戶跟上下游的產業供應鏈關係中,維持一個雙方或者是多方的利益公平分配,是要思考的問題。現在大家在談區塊鏈的概念和去中心化,雖然技術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塊,但是背後運作的社會邏輯、商業邏輯,或者組織上的邏輯是可以借鑑的。

我個人認為無論我們現在是做IP的、教育的,做實體產業或者會計的,相互都是在服務一群客戶,他們需要的服務會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所以產業在分工,其實各個企業之間的職能也在分工。我們常常講,人要變成T形人才,培養你的橫向的東西,我覺得產業也是一樣,你主營業務非常強,但是也要有輔助功能跟其它企業連接,達到相互合作,相互共融,相互發展的目標。

產業共同體:更看重長期利益|POWER2018《洞見商業未來與趨勢》

活動行創始人 謝耀輝

魏博:我覺得產業共同體幾千年前就有,中國加入WTO以後,現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公司都很難離開它的上下游。我們來畫的上游就是騰訊動漫、各種圖片類的素材等優質內容,我們就是把這些內容迅速轉為視頻,投到下游。下游是抖音、快手等各種短視頻平臺。

而在這個產業上下游裡,大家都是命運共同體,就是生態鏈的問題。

以蘋果手機來說,裡面可能有20%的零部件是美國生產的,80%的是世界各地生產的。大家都算是產業共同體,從富士康、三星、高通等公司集合在一起,誰都離不開誰。我覺得產業共同體應該是這樣。


產業共同體:更看重長期利益|POWER2018《洞見商業未來與趨勢》

來畫視頻創始人 魏博


謝耀輝:我覺得我們所面對未來的產業合作方式可能不一定是單向的,過往大家所講的上下游關係比較像供應鏈,各自提升。我自己更暢想的未來共同體是互相反哺,比如說傳統產業加互聯網,可以保住新零售,在原本自己擅長的領域產生質的變化。這是雙向的行為,有點像現在提的IOT,未來這個設備因為有自己的運算能力,可以給我反饋它的結果,達到機器跟機器的交流,這個東西可能會在比原本的東西稍微加強一些。

聶建明:吳婷校長提出來的產業共同體的概念很好,我是對共同體的理解,首先是要有關聯的關係,否則哪有共同體。不管它是基於價值還是基於上下游,總是要有一個關係才能成為共同體。

我所在的領域是大健康產業,大健康產業像馬雲也說過了,大健康產業是下一個風口。什麼叫大健康產業呢?一定是很簡單的定義,是基於人的健康所產生的行業,所以它的內容很廣。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理解,也有精神層面的健康,這個行業還是分工很明細的,比如說現在已經有醫藥、醫療、保健品、營養品、醫療器械、醫衛設施、健康的管理等等,都叫大健康產業。

這個大健康產業肯定是一個生態圈,醫就離不開藥,現在我們又提倡一個人的身體健康不能說等到有病才去治療,再去進醫院,現在又提到更新的健康管理概念就是慢病管理和未病管理,這裡面涉及到很多的行業,比如說運動、跑步等增進健康的行業。

現在我們國家強調醫養結合,醫療和養老一定要結合,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健康的狀況在不斷下降。進養老院的時候,要問老人有沒有醫保,有沒有醫生護理,如果要把養老做好,必須要有醫的資源進入。比如說在上海最大的養老綜合體的運營管理上,我們結合了華商醫院的很多醫療資源,服務於養老機構。我的理解是,只要有關係的,一個生態圈的才能夠形成一個共同體

產業共同體:更看重長期利益|POWER2018《洞見商業未來與趨勢》

恆實集團董事長 聶建明

姚寧:結合我的事業發展,我幫吳婷給產業共同體做一做財務定義。在我看來,吳婷說的產業共同體應該是在不合並報表的前提下,兩家或者多家企業相互優化財務數據的一個合作機制。

其實我的一個好朋友也是很資深的保貸,他說去管接IPO項目的時候,最好的項目都是最能夠欺負上下游的項目,當你有好的資源和技術,好的模式一定會在財務數據上有表現,比如說毛利高、資金成本低,這些都是表象。大家在橫向縱向的聯合模式下,是相互在上下游上把欺負變成共贏的邏輯。

產業共同體應該是在第一輪成長成熟期以後,二次發展的過程,雛形中很難跟別人結合產業共同體

前期叫抱團取暖,不叫共同體。我覺得應該看自己的基本財務報表框架,很多創業公司今天的收入還沒有完全成型穩定。在基本的財務模型都成立的情況下,才有機會和上下游橫縱聯合,成為新的共同體。


產業共同體:更看重長期利益|POWER2018《洞見商業未來與趨勢》

易後臺財稅創始人 姚寧

曹琦:我非常同意姚總的觀點。我在想我們全國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有7萬多家基金公司,這些基金公司其實都有點大同小異。

我表揚一下我們自己,我們這一支基金我認為是比較創新的,因為我們做的是三位一體的基金,我們是在全國17個城市和17個地方政府共同組建三位一體。

第一是錢,投資肯定要錢;二是孵化器,我們幫助企業孵化成長;三是產業園。

共同體其實是一種共享的概念,共享它的渠道,共享它對創新的概念,共享未來的趨勢,共享資本市場,還有共享我們的一些專業

從我投資的角度來講,我們投的企業都是跨界,都是不同的領域,但是他們卻走到了一起。分享渠道,互相在自己的產業鏈上或者跟別的產業鏈進行互動。

林少:今天我也是第一次瞭解產業共同體的概念,之前沒有太多的研究,今天學到很多。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比如說做會計的跟我們做讀書的,會有什麼產業共同體的機會?其實是有的,首先我們是來自一個產業,要去改造這個產業。以前大家通過紙質書或者雜誌閱讀,現在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要通過新媒體、微信等平臺去做的一些內容付費的產品。

其實前兩週姚會計問我,“我講會計的內容能不能在你十點課堂開一個課?”其實這個時候我們就成為了一個產業共同體,包括做國學,可能他們有自己的渠道,當我們自己連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幾個就可能成為產業共同體。

我們用新的工具改造這個產業,然後把大家綁在一起,讓這個產業變得更新,大家成為一個產業共同體

劉又今:因為做國學和語文,我想從不同的緯度剖析一下“共同體”三個字。吳婷提出來產業共同體特別好,它涵蓋兩個關鍵詞,一個叫包容,一個是大愛。如果有包容和大愛,最後大家得到的就是一個共生和共贏的狀態。今天講的“改革、跨界、共生”都是圍繞著“共同體”三個字,我總結下來就是包容。

我做國學,做語文,其實也可以從語文方面剖析產業共同體,語文就是語言文化,它是跟社會關係息息相關的。當我們瞭解真正的語文的時候,我們才有一個語言的共同體,達到全球化的文化共同體。我的緯度可能跟大家的緯度不太一樣,畢竟我還是要回到我自己公司做的方向,就是要做語言文化的共同體,形成在整個價值觀和道德觀的兩個觀念上,形成一個共識。

產業共同體:更看重長期利益|POWER2018《洞見商業未來與趨勢》

又又國學堂創始人 劉又今

產業共同體:更看重長期利益

楊鵬:剛剛聽完大家的看法,再聯繫到吳婷提的公式“區塊鏈+通證經濟+社群”,可能有一種新的思路。這個公式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第一是信用,區塊鏈讓大家的信任度可以提升;通證經濟比較難理解,其實也是一個價值標準,就像一塊錢可以買到的勞動力和東西是持平的,是一個價值標準;社群也就是你相信的人和他能幹的事,大家在一個圈子裡面我們就可以做事情。這是我自己的一個理解。

比如說魏總剛剛提到,幾千年人類都是在價值鏈的體系內生存的,包括生意和商業模式一直是這麼運作的,應該說產業共同體一直是存在著的。

真正的共同體不是說你有價值,我就跟你在一起,而是說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作為共同體來說,我們也會去扶持,因為它可能跟聯盟,跟上下游客戶、供應商又不太一樣,我這個客戶可以不做,可以做下一個,並且可能是以利用為核心的,

而共同體可能是看得更加長久的,而不是短期的利益

對於共同體的核心和利益,大家有什麼看法?

曹琦:在我們的孵化器裡就發生了您剛說的現象,比如說我們的生物醫藥園區,每一家公司在做研發的時候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我們就營造一個環境。在這棟樓裡,我們第一是共同一個食堂,會議室也是可以共享的。他們每天中午在吃飯的時候就碰到一起,彼此之間就討論他們在工作當中的困難。可能科學家在一起就不分你我,你提的這些問題他們懂的話,都會無私跟對方交流,也許點一點別人就想通了。這一種就是你剛剛講的共同體。

產業共同體:更看重長期利益|POWER2018《洞見商業未來與趨勢》

久有基金聯合創始人兼總裁 曹琦

姚寧:你剛剛提到利益,即使長期的利益也是利益,任何的長期的資產都能夠折現到現在。我覺得對利益的定位和定義範圍更廣。

林少:產業共同體這個概念很好。這幾年發現越來越多同行或者競品已經存在競合關係,不僅競爭還有很多合作。一個產業裡面是需要裡面的公司、角色互相合作,把這個產業做大。只有把這個產業蛋糕做大了,這個產業裡面的各家公司才有更好的發展,包括我們跟很多同行交流、分享我們對行業的見解,包括分享自己的用戶、資源、平臺,我覺得確實是越來越呈現出一種產業共同體的趨勢,因為大家已經是命運共同的關係了。

楊鵬:非常感謝各位嘉賓的分享。最後引用一下今天的主題,“改革、跨界、共生”,改革即是創新,跨界即要融合,共生為了發展。

在這裡祝各位企業都蓬勃發展,謝謝各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