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所最委屈的大學:沒評上985和211,還錯過了雙一流

5所最委屈的大學:沒評上985和211,還錯過了雙一流

劉冷絲

欄目絲說教育改革

國內有這樣5所高水平大學,本身實力不錯,也受到地方政府甚至國家層面的各種支持,但在每次評比和建設中落於下風,不僅“完美”錯過985和211工程建設,如今還錯過了高校“雙一流”建設。

這5所高校分別是山西大學、深圳大學、湘潭大學、江蘇大學和燕山大學。

5所最委屈的大學:沒評上985和211,還錯過了雙一流

江蘇大學

很多人對後面的兩所大學——江蘇大學和燕山大學可能要陌生一點,對前面3所大學可不陌生。山西大學在1918年就被確立為國立大學,是民國政府最早的3所國立大學之一;深圳大學是改革前沿深圳市重點支持建設的大學,學校各方面事業可謂日新月異;湘潭大學是較早一批被國家確定為重點建設的高校,即國家重點大學。

燕山大學是老牌子大學,是我國北方最早的大學之一,也是國防科技中最重要的大學之一。江蘇大學是後起之秀,但如今的實力比一般211工程大學要厚實、強大。

這5所高校在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數學等等理工類學科方面成績非凡——ESI排名進入全球前1%。

5所大學都沒有被評上雙一流高校,這也給我們帶來一些思考:什麼是一流的大學?什麼是一流學科?我們如何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5所最委屈的大學:沒評上985和211,還錯過了雙一流

山西大學堂

世界一流大學取得成功有兩種基本模式:第一種是自然生成模式,第二種是跨越發展模式。自然生成模式的大學有一個顯著特點,即歷史悠久,都有數百年以上的辦學歷史,比如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有八九百年,哈佛大學、耶魯大學也有300多年。這些大學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把一些優勢的東西積澱下來,逐漸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還有一批大學,雖然歷史短,它們也成功了。這類大學大約建設了100來年,是19世紀中期以後辦起來的,還有的是20世紀中期以來舉辦的,在很短的一段歷史時期,取得突破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我國要建世界一流大學,如果等上300年、500年,這顯然是不合適的。自然生成模式不適合於我國大學,我們需要向那些快速發展、跨越式發展的大學學習。那些大學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實現突破,根本原因在於實施了類似於企業發展中的“戰略管理”。

5所最委屈的大學:沒評上985和211,還錯過了雙一流

深圳大學校門

大學制定一定時期內的、明確的發展戰略,高效率地推進戰略實施,以達成發展 目標的辦學方式。戰略管理往往包括制定戰略規劃、落實戰略任務、評估戰略實施效果、謀劃新的發展需 要等階段。它有助於大學提高發展的目的性,有效地 配置辦學資源,提高辦學效率,用較短的時間實現跨越式發展。

這樣的大學很多,比如,美國的卡內基·梅隆大學、斯坦福大學,英國的華威大學,我國香港科技大學等等,它們都是通過戰略管理實現快速發展,從而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典範。有了戰略管理,資源就能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人才就有發揮更大作用的舞臺,學生培養就會更加註重質量和水平。戰略管理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大學能夠發揮作用,在我國大學 也有發揮作用的可能。

中外成功大學的經驗說明,戰略管理是一所大學實現快速發展,異軍突起的根本路徑。

5所最委屈的大學:沒評上985和211,還錯過了雙一流

湘潭大學新校門

世界一流大學也具有大學的一般特性。大學是一種學術組織,學術包括教學、科研、社會 服務等。所有的學術都是在一定的知識基礎上開展的,這些知識分門別類就構成了學科。正因為如此,我們說大學是由學科組成的,是一種學科組織。大學內部有很多行政部門,有點類似於國家政府機構的各種組織,這些都是應該服務於學術組織。我國大學還辦了很多公司,而歐美大學一般不能 辦企業。企業是社會經濟部門的事情,它的邏輯和大學的邏輯是不一樣的。企業要追求利潤,以利益的最大化為目標。而大學是 一種學術組織,以學術的發展為根本目的。 學術發展 就是要追求真理,而真理是無價的。

一流大學與一流學科是共生關係。也就是說,只有在一流大學中才有可能成長起一流學科。如果沒有一流學科的成長,就不可能有一流大學。也可以說,一流大學是一流學科成長的環境條件,一流學科是一流大學出現的標誌。

5所最委屈的大學:沒評上985和211,還錯過了雙一流

燕山大學燕鳴湖世紀樓

一所大學往往有很多學科,是不是隻有所有學科齊頭並進,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學?這種景象在今天是不可能出現的,原因很簡單,主要是學科多了,資源少了,大學所擁有的資源不足以支持所有學科齊步走,同步邁向一流。各學科之間有先有後,還可以協調發展,先把一些學科發展起來,然後再發展另外一些學科,這樣在一定時期把學科整體水平建成世界一流。這樣這所大學很自然地就成為了世界一流大學。

這5所高校都有一些處於世界前沿的學科,它們完全可以利用自身已有的優勢,再發展一批一流的學科。總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一定是在學科基礎上建設,要根據學科發展的需要來建設。

敬告劉冷絲所有文章如有錯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將在首發媒體評論版塊及時更正和補充,也請各位網友批評指正,謝謝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