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巢前面新蓋了十所房子,有你夢想中的家嗎?

01

“砼器”

家居中少不了家電,未來的家電,將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舒適感和幸福感呢?中國建築界的領軍人物——建築師張永和,攜手海爾,探索理想型家電以及居住形式。

雙方合作的作品設計靈感來自中國的四合院。設計師在呈“口”字形的一居室裡設計了中庭,不僅可以把大自然納入其中,還為搬運生活用品的無人機提供了停靠站。住宅的中心是一塊自然的環境,周圍有設備和傢俱。圍繞院子的牆可以完全打開,呈現出自然和建築空間的完美融合。

鳥巢前面新蓋了十所房子,有你夢想中的家嗎?

鳥巢前面新蓋了十所房子,有你夢想中的家嗎?

非常建築工作室主持建築師張永和

在中國,近幾十年,生活和家電的關係發生了很大變化。過去,手錶、縫紉機、自行車是大家熟悉的“三大件”,而現代社會,自然、情感、器具成為“新三大件”。即健康、自然的環境;由記憶、興趣等構成的豐富情感;能滿足生活需要的高質量的家電。

先聲點評:這所房子厚實的混凝土外牆,給人很強的安全感,又可以打開讓室內和庭院溝通,是很理想的家居模式了。

02

“亼屮口”

家應該是私密的,還是公開的?亼屮口將這兩個屬性巧妙地融合到一起。

從中國古代建築詞彙“舍”出發,設計師闡釋了“舍”與居住相關的豐富內涵——通過複合傢俱對住宅進行“二次編輯”,將私密性的住宅開放化。即在傢俱關閉時將家隔離為私人的休息空間,打開後可與周圍的空間溝通。

這個設計突破了“私人和公共的界限”,將“外向型的家”與“私密性的家”完美結合,可以稱之為是現代主義模型在21世紀的最佳範本。

鳥巢前面新蓋了十所房子,有你夢想中的家嗎?

鳥巢前面新蓋了十所房子,有你夢想中的家嗎?

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主持

建築師柳亦春

我希望通過設計來營建社群和熟人文化,通過複合傢俱建立內外開放性關係,重新定義建築與環境、人的關係,並希望這些傢俱開放之後,建造出新的鄰里空間。

先聲點評:如果不知道這是一棟住宅,我一定會把它當成一間海灘上的酒吧,夜幕降臨後海灘上燃起篝火,眾人踩著溫熱的沙灘,且歌且舞且飲……怪不得是具有公共性的住宅。

03

“綠舍”

從古至今,植物一直是家居的重要元素,即使我們從茅草屋搬進了高樓大廈,也舍不下窗臺案邊那一點搖曳的綠意。

設計師楊明潔與數字能源科技公司遠景聯手,設計了利用植物力量儲備能源的住宅。通過屋頂的太陽能電池板以及附近的風力發電站,為人們提供生活用電。同時,他們還設計了利用通訊實現互動的菜園。通訊技術和菜園的結合使菜園成為共享生活的媒介,可無限拉近家人之間距離。

請試想一下,一位父親因離婚而不得不離開女兒獨自生活,女兒通過遠程操作為他種植蔬菜。或是遠在海外的男朋友,通過手機在女朋友北京的家中為她栽培一朵花,在某一個特別的紀念日,鮮花盛開,送上祝福。這樣一來,植物不僅是儲能設備,也將是家人間情感的催化劑。當今社會,四分五裂的個體思考著相互之間可能產生的聯繫,在這個過程當中,還可以體會到一種嶄新的社區或社會形態。

鳥巢前面新蓋了十所房子,有你夢想中的家嗎?

鳥巢前面新蓋了十所房子,有你夢想中的家嗎?

YANG DESIGN創始人

楊明潔

工業設計師思考角度跟建築設計師雖然有所不同,但都要考慮人和物、環境的關係,進而思考能源和植物之間的相互轉化。我們設計的核心在於思考如何利用剩餘能源,並將其轉換到植物上面,讓植物本身變成儲能設備。

先聲點評:

除了家人之間感情的催化劑,也可以試著把植物接納為自己的家人,或許這位設計師也這麼思考過呢。

04

“火星生活艙”

有一種關於未來的想象就是,在地球環境被破壞殆盡之後,人類移居外太空,靠極度稀缺的資源度日。

小米與OPEN建築事務所的李虎聯合呈現出一個既關於未來的探索,又對現實生活進行反思的作品。通過想象一種人類生活環境極不完善的處境,可以探究極端環境下的可持續生活。在火星上,所有資源必須循環利用,甚至連空氣、水分、食物和廢棄物也不例外。因此,通過自給自足的方式循環供給熱能、水分、空氣的物聯網智能家電,將成為人類生存下去的關鍵。

小米相信,不久的將來人類一定會抵達火星。如果能設計出在火星都行得通的建築,也會給應對極地考察、偏遠山區的居住方式帶來更多思考。

鳥巢前面新蓋了十所房子,有你夢想中的家嗎?

鳥巢前面新蓋了十所房子,有你夢想中的家嗎?

OPEN建築事務所創始

合夥人李虎

將作品放在極限狀態下,設想火星移民的場景,重新思考對物質生活和對“家”的需求。

先聲點評:體驗過這個“火星住宅”之後,先聲君深切體會到了地球的可貴,我們何不防微杜漸,保護好我們日益毀壞的家園呢?

05

“新家族的家”

北漂有云:北京無法安放我的肉體,故鄉無法安放我的靈魂。大城市裡年輕人的居住條件日益嚴峻,不僅是中國的問題,更是全世界各國的通病。

日本建築師青山周平,提出一種“睡在傢俱上、生活在傢俱外的社區中”的方案。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最小單位——家庭的存在形式不斷地改變,其規模也在快速縮小。來自小城鎮、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輕人,大多獨自居住在狹窄逼仄的空間裡。而這一設計則是在城市裡被空置下來的大樓中添具備生活功能的傢俱,讓人們居住在一起,形成一個共享的微型城市空間。這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集體住宅,而是充滿活力的共享性城市空間。

鳥巢前面新蓋了十所房子,有你夢想中的家嗎?

鳥巢前面新蓋了十所房子,有你夢想中的家嗎?

B.L.U.E.建築設計事務所

創始人 青山周平

這次設計試圖探討的問題是如何突破建築和傢俱的界限,呈現出“半建築、半傢俱”的特點。這種可移動的生活盒子,或許是中國年輕人未來的生活方式。

先聲點評:社區城市,室內是私人空間,室外就是公共空間。這是好朋友最喜歡的住宅方式吧,出門就能見到你啊!

06

“最小——最大的家”

在廚房裡睡覺,在床上辦公,看似窮困潦倒的“蝸居”,在優秀的設計師手下,卻能煥發出獨特的“小而精”的光彩。

有住聯手日本設計中心,基於“Edge Zero”的理念——用最少的設計,實現最多的功能和最高的空間利用率,嘗試對一居室進行了改造。

在這個家裡,使廚房、沙發、淋浴、衛生間、床等基本生活配備以高效方式實現相互利用。例如,廚房不僅用於烹飪食物,還扮演著生活軸心的角色,供居住者放鬆休息。床不僅可以睡覺,還能在邊上讀書、寫字、用手機,令睡前的時間也充實起來。通過這樣的佈局,將誕生一個嶄新的空間。

鳥巢前面新蓋了十所房子,有你夢想中的家嗎?

鳥巢前面新蓋了十所房子,有你夢想中的家嗎?

日本設計中心原設計研究所

副所長松野薫

我們此次提供的方案叫做“零邊界”,就是把建築與自然之間的邊界去掉,為新的住宅形式、家居生活提供更充實的可能。

先聲點評:零邊界”的概念特別適合北京這寸土寸金的地方,要想住大房子,就把該拆的門都拆掉吧。

07

“無印良品的員工宿舍”

平面攤不開了?沒關係,我們還可以在立體空間上精巧佈局。

在上海住宅樓的高層經常可見層高4米的空間,用作一層顯高,而用作兩層又顯低的情況。此次,無印良品攜手建築師長谷川豪,針對如何才能高效徹底地利用這樣的空間展開了探索。這個住宅方案借鑑了我國曾有的橫洞式的窯洞民居和四合院,用個體空間構成共有空間。

此設計如同中國傳統住宅中的傢俱——“架子床”一樣,通過一個立體單元,分隔出個體空間和共有空間。單元內部是階梯室和臥室,內壁的收納架上擺放著無印良品模式化的傢俱,還有電視機等家用電器。單元下方有冰箱和洗衣機、空調等,同周圍的浴室、餐廳、廚房、庭院一樣,人們可以共享。在北京、上海等地價飆升的一線城市,這將成為一種全新的員工宿舍模式。

鳥巢前面新蓋了十所房子,有你夢想中的家嗎?

鳥巢前面新蓋了十所房子,有你夢想中的家嗎?

長谷川豪建築事務所

創始人長谷川豪

我們的作品主打“共有”和“共享”的概念。我們想要通過對空間的整合、歸納,完成新的共享住宅空間,達到既重視個人生活,又能喚醒正在逐步退化的鄰里關係的效果。

先聲點評:

單人的私密空間,代表知識與遠方的書架隔壁就是擁抱睡眠人生的床榻,無印良品的單人宿舍令人十分羨慕。

08

“你的家”

由於採訪當日“你的家”正在進行開幕式的搭建,我們沒能探訪到這所房子內部,只能給大家提供一些信息。

電視機生產量全球領先的TCL聯手建築事務所Crossboundaries,從“擬態”和“姿態”兩個方面,應用了TCL融為一體的家電電視產品,描繪出一種電視機和居住空間的嶄新關係。比如將電視機視作一個立方體與周圍的內飾同化,嵌入空間裡面。在另一方面,還可以讓電視與其他家電協作,扮演著生活中樞的角色,發揮各種各樣的功能。

此外,該設計還根據人們對於不同活動的需求創造了“活動隔斷牆”,打造出一種可以靈活應對不同活動內容的空間結構。原研哉先生認為TCL和Crossboundaries的設計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電視之家,即努力思考如何積極地向空間宣示電視的存在感。

鳥巢前面新蓋了十所房子,有你夢想中的家嗎?

鳥巢前面新蓋了十所房子,有你夢想中的家嗎?

CROSSBOUNDARIES ARCHITECTS建築事務所合夥人、主持建築師董灝

希望能把新的電視理念或新的電視定義,與設計融合在一起,向更多的公眾來傳遞信息。

先聲點評:如果有讀者去看到了這所“你的家”,記得要把照片和感想發給我們哦!

09

“庭院家”

家居設計裡,邊界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自宅和鄰居的邊界、客廳與餐廳的邊界、共同居住的人與人的邊界……

專注清潔能源的漢能與MAD建築事務所帶來的作品與“邊界”有關。古典中國建築將自然看成人居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家通過高效的薄膜太陽能技術,實現了能源的自給自足,利用這種能源技術和一個用碩大的屋頂包裹的空間,把宛如屋園一般的自然環境納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

鳥巢前面新蓋了十所房子,有你夢想中的家嗎?

鳥巢前面新蓋了十所房子,有你夢想中的家嗎?

MAD建築事務所

創始人馬巖松

此次設計意在模糊建築跟自然的邊界,模糊室內與室外的定義,主要強調人對自然的情感,這種設計將成為未來家居的終極目標。

先聲點評:我對這種節能環保的住宅情有獨鍾,你呢?

10

“望遠家”

遠眺是現代生活的稀缺資源。

儘管只有15平方米。望遠家致力於詮釋獨特的共享居住空間,通過開放、最大化公共空間的方式,營造一種真實的社群意識。建築師孫大勇為其第三部分的構造配備了潛望鏡,向外延伸,把室外景色收入囊中。這一設計貫徹了MINI LIVING的另一個基本理念——保持開放。

此展館採用借景外的造園方式,一邊眺望城市景觀,一邊追憶我們的童年和城市的歷史。可以說,望遠家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視角。

鳥巢前面新蓋了十所房子,有你夢想中的家嗎?

鳥巢前面新蓋了十所房子,有你夢想中的家嗎?

Penda槃達建築創始

合夥人孫大勇

希望在我們的樹下,能夠給大家提供很豐富的休息空間,體驗盪鞦韆玩遊戲的趣味,不單能夠感受到一個獨特的北京、鮮活的生活,同時還能找到童年天真爛漫的影子。

先聲點評:

聽說這房子明年就在上海落地,我摸摸荷包,不知道是否能買得起呢。

以上就是新建在鳥巢旁邊的10所房子,之前先聲會的讀者一定都猜到了,它們就是此次“探索家——未來生活大展”上的概念展品。

本次大展通過建築的形式重新定義了“”的涵義。正如策展人、無印良品藝術總監原研哉先生所言,希望通過這樣一次展覽能夠在今天的中國引起人們關於未來生活的思考。

未來你想要的家是什麼樣的呢?這次大展或許會有你想要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