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魂、奮鬥曲中傲立科技「脊樑」

在民族魂、奋斗曲中傲立科技“脊梁”

“一個國家的繁榮,離不開人民的奮鬥;一個民族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近日,湖南策劃推出的《民族魂 奮鬥曲——弘揚民族精神、奮鬥精神》系列專題報道,將目光聚焦到了一群堅守崗位、默默無聞,卻堪稱國家支柱、時代脊樑的科學技術工作者身上。這群人,無一不是憑藉其看似並不寬廣的肩膀,挑起了知識興國、科技強國的千鈞重擔。

以微薄之力融入祖國強盛,這是偉大奉獻精神的生動表達。提到中科院的于敏院士,不少人或許會感到陌生。可就是這樣一位“陌生人”,卻是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核武器研究和國防高技術發展的領軍人物,並在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被授予了中國科技領域的最高榮譽——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儘管他的名字“鮮為人知”,但其參與併發揮重要作用的“我國第一顆氫彈成功引爆”卻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科技創新前進的每一小步,很多時候並不會引人注意,甚至還會“不留痕跡”,但埋頭苦幹中潛藏著重大機遇、細緻入微裡催生著無限可能。我們都應當具備這種“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精氣神,敢於為了偉大事業全力燃旺生命的火焰。

以報答祖國書寫留學使命,這是深沉愛國情懷的娓娓傾訴。73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黃伯雲,從事先進材料研究30多年,為國家大飛機工程、航空武器裝備、航天工業提供了多種高性能關鍵材料,為保障國家戰略安全做出巨大貢獻。但他還有個感動國人的光輝事蹟——改革開放後第一個在美完成碩士、博士、博士後學習的歸國留學人員。在他看來,國家在經濟十分困難的時候送其出國,就一定要學成歸來建設祖國。的確,改革開放40年裡,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之所以日新月異,在一定程度上歸功於一大批像黃伯雲院士這樣的有志之士,以求學報國為己任。今天,世界科學技術交匯融通,仍需要我們取長補短,為祖國科學技術的提升添磚加瓦。

以敢闖敢拼搶抓時代先機,這是無悔擔當奮進的精彩演繹。中車株機,約2006年起開始“領跑”世界軌道交通裝備製造;2012年研製世界首臺以超級電容為主能源的機車;今年世界首列短定子直線電機快速磁浮列車下線……這些“世界第一”背後,飽含著劉友梅院士的辛勤付出,他是當之無愧的中國高鐵探索先鋒。站在“世界之巔”的劉友梅,總是習慣往前看、往遠處看。不可否認,科技發展如同逆水行舟,需要不斷地創新、實踐,特別是我們領跑世界的領域,更該具備“高處不勝寒”的警醒,要能像劉院士一樣,立足腳下、放眼長遠,善於與己競爭、敢於自我革命,不斷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這才是對崗位的珍視、對事業的熱愛、對使命的擔當。

在這些科學技術領域的“時代脊樑”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們敬重的高風亮節、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優秀品質。今天的科技工作者們,以對國家的深情、對人民的關懷、對崗位的熱愛,共同凝聚了勇毅奮進的民族魂;用對奉獻的執著、對專業的痴迷、對事業的擔當,全力譜寫了觸動靈魂的奮鬥曲。這更啟發我們,必需咬定目標、堅定信心,努力讓自力更生成為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奮鬥基點,把自主創新作為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共同創造更多無愧於人民、無愧於世界的偉大業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