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上海國際高參30年,94歲的格林伯格今年提了這個建議

担任上海国际高参30年,94岁的格林伯格今年提了这个建议

莫里斯·格林伯格在史帶集團百年慶典儀式上致辭

“我前幾日還跟朱鎔基總理在北京見了面,他狀態非常好,也託我向大家問好”。

10月27日,上海,94歲高齡的保險業“活化石”、美國史帶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莫里斯·格林伯格在史帶集團百年慶典儀式致辭時思路清晰,氣場依舊。30年前,格林伯格應時任上海市長朱鎔基的邀請擔任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議的首任主席。

參加10月28日舉行的第30次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議(下稱“市長諮詢會”)正是格林伯格此次來華的一項重要內容。在28日的會議上,格林伯格在講話中表示,上海在過去30年的經濟增長是驚人的。今天,上海不僅是中國的金融中心,也是亞洲重要的城市中心。今天,大城市好的領導都要看向未來。未來,上海可以引用最高的標準,從而提升吸引力。

格林伯格在1975年便來到中國開展保險業務,也親眼見證了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雖然已不再擔任公司運營的決策者,但他還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促進中美關係健康發展和慈善事業上。在上述慶典儀式的交流環節,格林伯格笑容滿面,與熱情的中國“粉絲”們一一合影。

30年前建言:上海要發展,戰略思想是建設金融中心

近些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在英國智庫Z/Yen集團和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編制的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上海取代東京首次進入前5名。

對於格林伯格來說,這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在10月28日舉辦的市長諮詢會上,格林伯格直言,史帶公司1919年在上海成立,見證了上海100多年的發展。上海對於公司文化有長遠的影響。“如果問我,上海如何更好地構建全球一流營商環境?我想提的建議都是出於對上海的尊重。”

1989年秋天,應時任上海市市長朱鎔基邀請,格林伯格擔任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議(下稱“市長諮詢會”)首任主席。當時上海經濟剛剛起步,朱鎔基除了狠抓金融業發展,還將一些外企人士聚集到上海,聽取他們關於上海金融建設的意見。

格林伯格向朱鎔基建議:上海如何發展?戰略思想就是要搞金融中心。他還建議,上海應該宣佈可以開設外資銀行。為了打消朱鎔基擔心國有銀行競爭不過外資銀行的顧慮,格林伯格建議中國可以立法,通過設置保護條款,來約束外資銀行。

經過幾十年發展,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逐步推進,對外資銀行的開放力度也越來越大。10月25日,銀保監會網站發佈了其代為草擬的《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決定(徵求意見稿)》,修改的內容包括降低准入門檻、擴大業務範圍、簡化業務開辦條件等。

2008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在市長諮詢會上,格林伯格明確指出,逐步放開對貨幣的管制有益於上海成為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但現在不是最好的時機,不能操之過急。國際金融中心要求資金自由的流入、流出以及與本國貨幣的自由兌換。真正的國際化的金融中心無法在匯兌管制的情況下得到蓬勃的發展。

担任上海国际高参30年,94岁的格林伯格今年提了这个建议

莫里斯·格林伯格

在此之後,格林伯格再次來到上海時又表示,中國將在金融危機之後新的貨幣和金融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上海憑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有利的商業環境,將從中獲益。他同時指出,上海要成為國際上服務性產業的領袖城市,除了引進人才,還需要鼓勵創新,建立一些新的機制和機構,如大力發展風投產業。

除此之外,將上海看成自己的第二故鄉格林伯格,還下決心要為蘇州河治理作出應有的貢獻,使上海人民的生活環境得到改善。2001年4月,格林伯格捐款1000萬元人民幣建造了一艘曝氣復氧船,並於當年11月正式投入上海蘇州河工作。

未來,上海可以引用最高的標準提升吸引力

作為首任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議主席,格林伯格為上海發展提出了不少建議。

比如,早在2005年,格林伯格在第17次市長諮詢會議上便提出,幫助上海轉型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城市之一的關鍵是創造良好環境,吸引並留住世界頂尖人才以及向全世界展示最優秀的中國特質,同時也接納世界所給予的優秀元素。

2013年,他參加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議時談到,紐約的文化名片是城市品牌特色,突出的就是它的文化機構以及文化多樣性,紐約的公共及私人機構對歷史名勝的保護很成功,這些歷史古蹟對外來遊客產生巨大吸引力。上海可以從紐約發展中學習到經驗,上海的石庫門以及里弄傳遞了時代感,那些展示當代中國藝術家作品的新型藝術畫廊也應得到鼓勵,應該在全市範圍內鼓勵私人和民間的文化領袖積極參與合作,共同建設一個多元化、充滿活力的上海城市文化品牌。

在10月28日舉辦的第30次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議上,格林伯格也參與了有關“如何推動上海成為更好的全球商業中心”的小組專題討論。

格林伯格表示,上海在過去30年裡的經濟增長是驚人的。今天,上海不僅是中國的金融中心,也是亞洲重要的城市中心。今天大城市好的領導都要看向未來。未來,上海可以引用最高的標準,從而提升吸引力。比如,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進一步提升科技基礎設施,同時提升城市的規劃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格林伯格在會上還特別強調,進一步維護上海不斷上升的國際地位,要讓所有的外國參與者獲得更全面的市場準入,這對於上海很重要。

在他看來,30年來,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議一直是讓各國企業家開放交流的重要平臺,這個會議的一些成果影響了上海城市發展。“我很榮幸也很感謝能參與到這個對話中。謝謝! ”

“在中國上海慶祝史帶集團百年華誕無疑是最佳選擇”

史帶集團與中國的淵源可以追溯至20世紀10年代末。

一戰結束後的1919年,美國史帶集團(即美國國際集團的創始公司)創始人科尼利厄斯·範德·史帶在上海一當地銀行的幫助下創辦了集團的前身公司美亞保險代理公司。二戰期間,史帶離開中國,後在美國創立了美國國際集團。1967年,史帶去世前夕,格林伯格接過公司帥印,並將重返中國定為自己新的使命。所以說,史帶的“根”在中國,格林伯格也因此對中國懷有特殊感情。

在中國重新向世界敞開大門之後,格林伯格第一時間就於1975年重回中國,最早通過與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合作,一點點擠開中國的大門。1992年,史帶集團旗下的美國國際集團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牌照,在上海設立分公司,獨資經營壽險及非壽險業務,成為第一家重返中國的外資保險公司。

1996年,史帶集團旗下友邦保險簽下一份具有歷史意義的租約:史帶先生在上海創立保險公司的舊址、位於外灘的中山東一路十七號大廈的再次成為公司辦公地。

担任上海国际高参30年,94岁的格林伯格今年提了这个建议

中山東一路十七號友邦保險大廈

進入上海後,友邦保險除了帶來新的產品,還將壽險代理人制度引入中國。這一舉措徹底改變了以往等客上門的櫃檯式經營,為國內壽險公司所紛紛效仿學習,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國內保險公司的體制改革。

格林伯格在慶典儀式上致辭時表示,“在中國上海慶祝史帶集團百年華誕無疑是最佳選擇。”他回顧了史帶集團在上海成立的歷史,並表示,“集團自始至終致力於促進更加和諧的中美關係,因此除了商業往來,集團也通過文化及教育領域的交流,將兩國人民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