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爲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在外灘度過 36 小時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關於這個問題,我腦海中預設了好幾個答案。大部分遊客會講:就走一走外白渡橋,看看東方明珠,拍拍夜景好啦,哪裡能玩到 36 小時的啦?!醉心建築設計的人或許會拿著《上海外灘建築地圖》,解讀折衷主義建築與文藝復興式的不同;而在這裡工作的金融界人士眼中,走勢圖上的起伏大概比對岸浦東的天際線更引人入勝……

以上種種,都是吸引各色人等前往外灘的理由之一。而在壯觀的天際線、搖曳生姿的夜生活和華麗氣派的外表下,外灘是否隱藏著另外一種模樣呢?我試圖在 36 小時的外灘漫遊中,尋找問題的答案,或許能挖掘出一些新的、值得你前往這裡的理由。

上午 11:00:在外灘找個住處

1.5 公里長的外灘,就有三家頂級酒店坐落於此。華爾道夫酒店延續了美國式的宏大敘事與氣派,翻新後的斯沃琪和平飯店跟隨它的創始人維克多·沙遜爵士(Victor Sassoon),充斥著享樂主義格調。上海半島酒店則像是一位作風低調、行事穩健的老牌紳士,人人都交口稱讚,又保留了幾分神秘。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算起來,半島酒店所屬的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已經擁有 152 年曆史,香港半島也將迎來 90 歲生日。但放眼全球,半島酒店也不過區區十家,開拓疆土的步伐意外慎重。這跟他們的選址策略不無關係——寧願花時間等待,也要拿到城中的黃金位置。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以上海半島為例,酒店所在地是外灘近 70 年來唯一一座新落成的建築物。從建築設計到最終成形,半島花了十多年時間來打磨。BBG 建築事務所提交了至少十份設計草案,才獲得城市規劃管理局的批准。大樓外牆的花崗岩也經過千挑萬選,甚至與該地區其他建築來自同一個採石場。

花時間等來的黃金地段,自然成就了上海半島最引以為傲的景緻。每位入住江景房的房客,都會把鏡頭對準窗外的陸家嘴,連好萊塢明星也不例外。與景色同樣值得稱道的,還有酒店迷人的藝術風貌。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勞斯萊斯幻影繞過西班牙藝術家 Adolfo Barnatán 的塔型雕塑噴泉,將客人送到大堂,白衣禮賓笑臉盈盈地拉開大門……這個場景太過經典,導致我突感好奇“這身制服是不是申請過專利?”(答案是沒有)。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進入大門,迎面而來的鐵藝雕塑揭示了大都會的浮華序幕。不論什麼時期,Art Deco 風格總是很符合上海這醉心享樂的城市氣質。酒店裡的每一處過道和走廊,裝裱著大大小小的藝術品,它們與環境是如此妥帖和諧,稍不留神,就會忽視。

Art Deco 式的線條隨時可見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禮賓部的後牆上是中國藝術家周軍的攝影作品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由水晶組成的山水畫

當然也有 bling bling 的龐然大物,那是成千萬顆水晶組成的《曲旋》,頂窗投下的天光賦予了它加倍璀璨。無論走到旋轉樓梯的哪個面,都無法忽視這個耀眼的存在。類似的裝置還出現在二樓精品廊的半空中,同樣相映成輝。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上海半島酒店

地點:中山東一路32號

電話:+86 21 2327 2888

下午 4:00:遊在浦江

毫無例外,遊覽浦江是遊客們最熱衷的項目之一。從外灘碼頭出發,遊船將人們帶到視野寬闊的江面,遙遙相望兩岸建築。另外花點小錢,你還能獲得頂層露天平臺的一個好位子,而不是把密密麻麻的人群作為照片背景。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如果想讓這趟江上旅程變得更加私密和舒適,我建議試試半島酒店的遊艇 tour。整整一個小時裡,造型優雅、造價不菲的阿茲慕 47 只為你和你的賓客服務。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至於艇上的體驗,與酒店相差無幾。不管你是想呆在空調充足的內艙舉行雞尾酒會,還是登上甲板喝著香檳吹吹風,或者加訂一份半島下午茶,伴著江景享用。在半島提供的服務列表裡,連瑜伽私教和水療按摩都能搬到遊艇上。你所需要做的,就是為這些服務付費。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黃浦江的日與夜是兩種不同的風味,因為有燈光加持,晚景總歸是好過白天的。我的親身體驗是:傍晚遊河是最舒服的。太陽要落未落,被雲朵遮擋,為那些歷經風霜的建築鍍上一層金邊,頗有些“上海灘風雲”的意味。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半島酒店遊艇 Tour

晚上 9:00:空中的 Happy Hour

外灘一直隱藏著很多商賈名流扎堆的高級俱樂部,1910 年落成的上海總會大樓(現華爾道夫)當年就以“世界上最長的酒吧”而名揚遠東。如今,擁有良好視野的屋頂酒吧更讓時髦人士趨之若鶩。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上海華爾道夫如今保留 了這條長廊酒吧

半島酒店 14 樓的艾利爵士露臺就是這樣一個地方:U 型的玻璃天台設計,能夠 270 度無障礙俯瞰黃浦江、蘇州河、外白渡橋,以及極其現代化的浦東天際線——很難想象,30 年前的對岸只不過是一片農田,而現在,你大可以品著雞尾酒,欣賞著日落時分的燈光秀,再來感嘆上海的發展速度。

艾利爵士的觀景餐位也是一座難求,等著在這求婚的男士們大排長龍。除開環境原因,餐廳穩定的出品足以稱得上 Fine Dining 的優秀代表,所以能夠摘下“米其林一星”,一點也讓人不吃驚。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餐廳紅牆上的圓點裝置,湊近看其實是一個個“培養皿”

餐廳現在的掌勺人來自美國,出品頗為女性化——這也是在見了本人之後,我才將幾道菜品共有的清爽可口,與一位難得一見的女大廚聯繫起來。時下法餐中盛行的“Farm to Table”概念,也有所體現,三文魚塔塔中的黃瓜就來自酒店二樓的廚師花園。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艾利爵士

餐廳:上海半島酒店 13 樓

露臺:上海半島酒店 14 樓

電話:+86 21 2327 6756

晚上 11:30:被照顧得很好的休息

回到半島酒店的臨時居所,厚重的幕簾把外灘的喧囂隔離在外,我這才鬆懈下來,只要踩上厚實柔軟的拖鞋就感覺人生得到治癒。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寬大的步入式衣帽間是半島客房的標配,裡面藏著一個電子收發箱,客人不必打開房門,就能傳送換洗衣物、擦拭皮鞋,堪稱“社恐”摯愛。梳妝檯前內嵌了指甲烘乾機,對女房客們的心思可說是瞭若指掌。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浴缸的整排防水按鈕可以調節氛圍,播放 SPA 音樂,旁邊就是電視,泡在裡面看場球賽也沒問題(但不建議)。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雙洗漱臺設計,水龍頭來自法國 THG 的 JAIPUR 系列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備品是 Oscar de la Renta。觸手可及的浴室中控,打 call 或是調臺看球賽都行

客房整體格調是 old school 式的,儘可能隱藏了科技與人為的痕跡。電視機、mini 吧、膠囊咖啡機藏在黑金調的背板後。書桌裡的辦公用品比你需要的還齊全。非要挑個 bug 的話就是收音機上的 iPod Dock。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住了不少的酒店,但在半島,我第一次感受客房服務可以精細到這種程度:框架眼鏡和相機旁邊各放了一片擦拭鏡片的清潔布;散落在洗漱臺上的化妝品安排得整整齊齊;筆記本電源線被細心地收攏起來,連機主本人我都從未這麼善待過它。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早上 7:00:外灘日出和大堂玄機

外灘終於迎來片刻清靜。深夜的狂歡者已經散去,遊客大部隊還沒趕到,只有打太極的老年人和慢跑者掌控著這片濱水長廊。從北岸到外白渡橋,再沿著蘇州河下去,這一線都是絕佳的慢跑路線。

對於早起的鳥兒,"外灘日出(Bundrise)"不會辜負他們。太陽從浦東天際線和黃浦江上升起,光線穿過高樓,再投向整座城市……若是遇上好天氣,其壯麗程度並不遜於夜景。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日出和晨跑對夜貓子來說太難了,我選擇在半島酒店大堂茶座喝杯咖啡,幫忙喚醒一天的精氣神。也只有這個時候,你才能察覺到酒店的住店客人大部分都是歐美面孔,亞洲面孔反而少見。酒店公關後來也證實了這個看法:半島所接待的國外客源佔到六、七成。

在等待早餐時,我突然發現這個三層樓高的空間裡藏著一些玄機——那兩幅出自香港藝術家 Helen Poon 之手的巨型壁畫。遠看只覺得是平面,走近才發現更立體的內容物隱藏在“百葉窗”之後,移動中會獲得豐富的視覺變化。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中午 12:00:開始米其林摘星之旅

如果準備在上海開展一趟米其林摘星之旅,還有比外灘更為密集的打卡區嗎?這段不可複製的 1.5 公里,同樣也是國際名廚的主戰場。

從一星的艾利爵士、Jean Georges、Bo Shanghai、大蔬無界、老乾杯,二星的 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逸龍閣、御寶軒、8 ½ Otto e Mezzo Bombana,再到神秘的三星 ULTRAVIOLET(姑且把集合地外灘 18 號算進來)……這些餐廳要求的不僅是錢包的厚度,也成為城中考量身份的名利場。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 的靈魂人物不久前辭世

細心的食客們已經發現,半島酒店似乎獨得米其林評委的偏愛,艾利爵士和逸龍閣,讓半島成為上海唯一一間擁有兩家米其林餐廳的酒店。比起前者的洋派情調,以粵菜見長的逸龍閣走的則是端莊穩重的大家路線。

“逸事娓娓繞浦江,龍跡渺渺現此閣”,門口一副藏頭對聯便為逸龍閣立下三分氣勢。上世紀華商巨賈的豪氣排場在此慢慢鋪陳開來。龍,是一定要有的,紅底金身的紙雕異獸出自非亞裔藝術家之手,桃花木地板、壁爐和絲絨沙發則是中西混搭的典範。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講起逸龍閣的出品,老饕們比我更有發言權。原只鮑魚燒麥,西班牙叉燒組成的四件拼盤點心,用白酒調味的胡椒焗龍蝦,再到桂花蟹肉炒米粉,均是傳統經典的粵港菜式,又融入了法餐做法和西式食材,一如半島酒店的風格。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最後一定要用逸龍閣的手工奶黃月餅壓陣,香酥軟糯,可說是勝過世界上 99.9% 的月餅

逸龍閣手工奶黃月餅

下午 3:00:到美術館去透口氣

熙熙攘攘的遊客讓夏天更感燥熱,我選擇走到外灘美術館小小透口氣。這棟六層樓的亞洲文會大樓有一個漂亮的中庭,它曾是上海博物館的所在地,1932 年竣工時的裝飾藝術風外觀被保留下來,內部空間則在 2007 年由 David Chipperfield 重塑一新。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外灘美術館沒有自己的藏品,流動展品以國際化視野見長,中國當代藝術圈內的名腕也是這裡的常客。近年來,為了吸引更多人走進美術館,上海的藝術機構掀起了一股“網紅展”的風潮。我倒不是想批判什麼,但在這種風氣之下,一直堅持議題專業性和學術性的外灘美術館便顯得尤為難得,這也是萌芽中的上海新藝術機構所缺乏的。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上海外灘美術館

地點:上海黃浦區虎丘路 20 號

時間:10:00 - 18:00(逢週一閉館)

下午 4:30:草坪上喝個下午茶

告別外灘美術館有些嚴肅的藝術探討,在外灘源壹號,你可以更輕鬆地接觸全球最熱門的當代藝術。從前的英國駐滬總領事館現已開放給大眾,並且交給半島酒店全面經營。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哥倫比亞藝術家費爾南多·博特羅筆下的胖女人就“倚坐”在門廳的牆上,他的另一件作品“胖鳥鳥”放在酒店側門,跟那隻癱軟的半島熊在一起。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二樓某間宴會廳掛著蔡國強的爆破畫,據說當年在此作畫時,光動用的安保和消防就是不小的陣勢(因為需要動用火藥、出現明火之類的)……即便對藝術毫無興趣,外灘源壹號的露臺坐擁三千多平草坪,配上半島的下午茶,光這點也值得你動身前來了。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外灘源壹號

地址:上海中山東一路 33 號

晚上 9:00:漫步外白渡橋

遊客們製造的喧囂很晚都不會散去,全鋼結構的外白渡橋更是成為婚紗照外景勝地。每走幾步就會遇上一組姿態僵硬的新人和滿頭大汗的攝影師,我對他們在炎熱夏季仍然穿著整套西裝的勇氣表示欽佩。

面對夜景,我也不能免俗地拿出手機拍了照,並且給我媽打了個視頻電話。30 多年前,她曾在上海短暫居住過,看到對岸浦東的繁華,不由得感嘆上海變化之大,而那種“無處不優越”的城市氣質倒是從未變過。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一些 Q & A:上海半島酒店背後的故事

在外灘逗留的最後幾個小時,我抓住 iPod Dock 這個 bug,向上海半島酒店總經理田志秀先生“發難”,也和他聊了聊酒店裡的藝術品。過去幾個月裡,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頂級酒店在上海亮相,這些新玩家會不會對外灘半島造成什麼威脅呢?他的答案就在下面。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Q:上海半島酒店挑選藝術品的標準是什麼?是定製藝術品更多,還是偏向於採購已經成型的藝術品?

九年前開業時,我們根據酒店整個環境和感覺,做了大量的藝術品定製。所以開業時那一批藝術品是定製的。

Q:決定和挑選藝術品的是酒店,還是說更多會參考室內設計師的意見?

在整個集團裡,我們有一個專業的部門負責室內設計,這個部門的人數眾多,他們確保每個項目都有半島的氣質和元素。在進行項目溝通時,他們會表明一點:我們會用當地的設計師和藝術家,但他的風格需要跟半島匹配。所以我們的藝術品都是國際藝術家和本地新秀的一個結合,但會以風格跟本島匹配作為前提。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新疆畫家秦風為王府井半島製作了兩幅 5 米高的巨型作品,分別象徵和平與靈性的太陽和月亮

Q:上海半島酒店在選擇藝術品時,會不會將本土藝術家作品列優先考慮範圍呢?

這肯定的。我們的優先權肯定在本土藝術家。舉個例子:酒店大門處有一個 Art Deco 風格的鐵藝裝置(下圖),很顯眼,也跟酒店環境非常匹配。它是上海一位鐵藝藝術家的作品,他不僅在中國,在國際上也有聲望,為很多著名建築做過鐵藝。我們在選擇藝術家的過程中,肯定會以本地為主,同時也希望有國際藝術家,能夠了解我們的特點,然後融合在一起。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Q:有沒有發生過賓客非常喜歡酒店裡的某件藝術品,向你們要求購買的故事呢?

除了我們通常認知的藝術品之外,其實在我眼裡,藝術品的範圍是比較廣泛的。譬如說半島酒店使用的下午茶茶壺,整個是純銀製造的。不管是在香港、上海還是芝加哥的半島,都用的是同一款茶壺。這其實是幾百年前的設計,上面印有半島的標誌,你在其他地方都不會看見。對很多客人來說,這個東西本身就是藝術品,他們很想收藏這樣的一個茶壺。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如果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是的,有很多人希望買我們的藝術品回家。在某些跟酒店合作的藝術展,客人們當然也可以買回去作為收藏。如果是為酒店量身定做的藝術品,很抱歉,我們無法提供這樣的服務。但我們會把藝術品背後的創作者介紹給客人,讓藝術家去量身定做他想要的藝術品,這樣的服務我們是很樂意提供的。

Q:如今,越來越多的頂級酒店正在進駐上海,年輕人也在逐漸掌握消費話語權。作為一家擁有 90 年曆史、在上海落地也快 10 年的酒店品牌,你認為你們面對的挑戰是什麼?

每一個像上海這樣偉大的城市,都存在很多競爭對手。只有競爭我們才有進步,在競爭中,我們會發現更多提升自己的空間。2010 年上海半島開業時,正好遇上世博會,可想而知當年有多少新的酒店開業。在那些酒店構成的威脅下,我們也順利過渡過來了。因為我們加強了自身的優點及服務優勢,讓客人對我們有更多的瞭解。

酒店業間的競爭是循環性的,這個循環是逃不掉的。而半島酒店的特點就是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像是開業已經 90 年的香港半島那樣,我們想要傳承 100 年、200 年……在這期間,經歷這樣的一個循環是很正常的。或許現在有那麼一點“不是那麼容易”,但我們相信正是因為這樣的競爭,我們才會變得更強大。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Q:如你所說,半島酒店十分注重傳承經典,但現在的消費者也需要一些新的體驗,你們是如何平衡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呢?

中國肯定是科技最發達的國家之一,這個毋庸置疑。我們酒店人在科技這方面,往往是一個兩難的狀態。當在蓋這家酒店的時候,我們有在設想:5 年後的酒店會是什麼樣的?誰也無法預測 iPod Dock 會變成 Lightning,甚至是現在的無線充電。但是我們一直沒有放棄對科技的追求。

拿客房的床頭櫃來說吧,這個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大概是在三、四年前,我們發現客人們會在睡覺前玩手機。於是,我們一次性把所有房間的床頭櫃換掉,才有了現在這個集合了很多充電插口的床頭櫃。你到其他酒店,像這樣的床邊充電器並不多。這就看你有沒有這個決心,去追求科技的發展。當然我們也可以換掉 iPod Dock,但是你換了又怎麼樣呢?現在的年輕人都用藍牙去連接音響。所以,我們在考量優化每一項科技硬件時,會進行排序。哪一種對客人的體驗最有幫助,我們就會把那一項放在前面。

早已去過的外灘,如果成為下一個旅行目的地,會有什麼新發現?


我在外灘逗留的 36 個小時,會因為美妙的食物、有活力的藝術展覽心生愉悅,也會為無休止的人潮而煩躁。這就是上海最著名的城市公共空間帶給我的體驗:它太容易被遊客所厭倦,但在浮華和快節奏之下,外灘迷人的舊世界風貌仍然存續著,這裡聚集的人和事物也在創造著某種新的“神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