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東教育:口孜陽光少年白羣行逆境中成長終圓大學夢

白群行,好樣的!

對於剛剛考上海南大學的白群行來說,拿到錄取通知書時喜憂參半,喜的是將步入夢寐以求的大學,憂的是家境貧困,面對高昂的學費該怎麼辦?好在他通過了2018年“福彩助你上大學”省級助學的審核,將拿到一筆助學金。

大伯是我最親的人

白群行家住潁東區口孜鎮白屯村,剛出生不久,母親就離家,至今未回。父親也在他七歲時因病去世。大伯白翠備看他實在可憐,就把他養在身邊,一養就是十幾年。

“大伯是這個世界上對我最好的人,是我最親的人,他對我的養育之恩我無以為報。”白群行說,大伯是老實的農民,文化程度不高,卻時常督促他學習。在白群行平時的吃穿住行上,白翠備更是毫不吝嗇。“我可以少吃點,但不能餓著孩子,他還要上學讀書。”

高中時,白群行離開家在學校住宿,白翠備時常去看望。一次,白翠備從家裡買了一袋蘋果,想給孩子加加餐。坐班車到阜城後,因為不知道怎麼坐公交車,他從車站一路走到學校。白群行看在眼裡,心裡沉甸甸的,“大伯給我的愛雖然無言,但都體現在行動上。”

如今,白翠備已經80歲,沒有太多收入來源,心裡還想著為白群行的將來做打算。白群行家的房子正在危房改造,除了政府補貼的一萬塊錢,其餘幾萬塊錢都是白翠備四處問親戚借來的,“孩子願意住就住,不願意住也不勉強他,但至少他以後回來還有個家。”

我的信念就是使勁衝,考上大學

採訪中,記者看到的白群行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陽光少年,說話井井有條,言語間不卑不亢。

從上小學開始,白群行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中考時,他考了730分的好成績,最後選擇在阜陽十中就讀。

自從對大學開始有認知以來,白群行的信念就是要考上一所好大學。讀了高中以後,這股念頭更加強烈。到了高三,他學習更加刻苦。為了節約時間,他每天的午飯都快速解決,然後回班裡學習。一次,因為吃得太快燙到了嘴巴,傷口爛成了潰瘍,一個星期才好。

進入高三後,白群行的壓力漸漸大了起來,每天晚上都要學習到凌晨兩三點,早上五六點就要爬起來,中午留20分鐘的休息時間。“我那時的信念就是使勁衝,考上理想的大學,不管多苦多難。”

但一段時間後,他發現效率並不高,成績也沒有很大提升。因此,他將作息時間調整過來,每天正常作息,但睡覺前的半個小時,一定會對一天的學習進行反思。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高考,白群行考了573分,名列年級第二,被海南大學生物科學專業錄取。得知這個結果,叔侄倆高興許久。“孩子很爭氣,我為他感到高興和自豪。”白翠備說。

暑假裡,白群行待在家裡看書,還幫大伯做飯幹農活,幫助村裡孩子檢查作業。不久後,他將開啟一段新的生活。目前,他還沒有規劃太多,只想以後找份好工作,好好贍養大伯。

潁州晚報記者 方松高 見習記者 潘金銘 文/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