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喊冷的大環境下,他靠這四點打造專線的壁壘

人人喊冷的大環境下,他靠這四點打造專線的壁壘

在未來的專線變革中,有1/3會死亡,1/3被收購,剩下的1/3會獨自長大。那麼怎麼長大?


來源 | 運聯傳媒(ID:tucmedia),作者 | 賈藝超


大票零擔起網的浪潮中,有這麼一家專線企業,成為眾多大票零擔網絡爭相拉攏的對象。它就是浙江東瑞物聯。

浙江東瑞物聯總經理鍾良開嘴邊常掛著一句話:「價值,是平臺與專線之間互相選擇的出發點。」那麼,在如今人人喊冷的大環境下,他又是如何讓自己的專線變得有價值的?


1、感知時代的變化,不斷做調整

在進入物流行業之前,鍾良開本是一個紡織廠的機修工。那時還沒有物流一說,他也是抽休息的時間做點「叫車」的副業。根據貨主的需求,他們騎著自行車去市場上找車,發現合適的車,就把司機「馱」到貨主家,成交之後貨主會給找車的人50元佣金。

據鍾良開回憶:「有一天早上下雪了,我那些師兄弟們不願意起來,我就五六點鐘起來去市場上跑,結果一天叫了7個車,賺了350元。」

90年代,這算是一筆很大的收入。這個時候,鍾良開就決定:「不上班了,我要去叫車。」

人人喊冷的大環境下,他靠這四點打造專線的壁壘

浙江東瑞物聯總經理 鍾良開

從信息入手,鍾良開慢慢開起了自己的信息部,每叫一輛車能掙到的錢也越來越多了。據他描述,那段時間,他的工作狀態就是每天翹著二郎腿開單子,高峰時一天掙過2萬多塊。

在那個信息不透明的年代,靠「信息」撮合,鍾良開在物流行業裡淘到了第一桶金。而也是這個日子過得最舒服的時候,他發現,專線開始多了起來。

2000年,鍾良開和一位銀川的朋友開起了第一條杭州——銀川的專線。這不是一次成功的嘗試。由於缺乏貨量支撐,第一年就虧損了20多萬元。

「以往的信息部,做的都是整車貨。但是隨著這幾年的觀察,我感覺,接下來物流的發展趨勢應該是整車貨越來越少,零散貨越來越多。」鍾良開說,「就這樣,我們每天晚上裝車,白天洗把臉又去市場找零擔貨。後來發現,靠零擔的配載也能賺不少錢。」(運聯傳媒:tucmedia)

在靠零擔貨提升的利潤點的基礎上,鍾良開給司機提高了運費,也因此,獲得了一批穩定的運力。服務質量和貨量,得到滾雪球式的提升。就這樣,在司機和客戶的共同推動下,東瑞物聯的線路從寧夏開到了甘肅、青海、新疆、陝西西北五省。

一直到2012年左右,都是專線物流發展的黃金時期,東瑞物聯也是在這段時間內不斷壯大。在其快速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鍾良開是善於感知時代變化的,用他的話來講就是,「做專線,一定是要靠人盯的,不盯根本賺不到錢。」

這裡說的「盯」,是指一邊盯著行業,一邊盯著自己。


2、數次轉型,讓專線變得有價值

隨著業務量的擴大,一個實際問題擺在了鍾良開面前:公司現金流不健康。這也是絕大多數專線企業所面臨的共同問題。「都說賺錢,每天業務也很繁忙,但到年底一盤算才發現沒錢,墊資壓力太大了。」據鍾良開透露,最高峰時,公司的應收賬款有2000多萬元。

於是,2010年前後,東瑞物聯開始轉型,試圖探索出一條可以健康發展的道路。

人人喊冷的大環境下,他靠這四點打造專線的壁壘

1)篩選客戶,逐漸剔除賬期長、信用不好的客戶。

篩選的結果非常明顯,墊資的壓力降低,但同時貨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比如蘭州的發車量,一下子從7-8輛/天,降到了4-5輛/天。

2)進軍細分市場。

鍾良開始終在想一個問題:做什麼樣的專線生命力更強?專線之所以叫專線,是因為每家專線都應該有自己特有的東西;平臺型公司做的是標準化的事情,如果專線再去做標準化,那就不叫專線了。

因此,鍾良開開始去切細分市場,做一些別人做不了的事情。

2010年左右,東瑞物聯開始切地板市場,據鍾良開透露,目前湖州木地板市場,東瑞物聯的市場佔比已經達到百分之七八十。

「做專業市場,一定要把市場佔比做起來。剛開始進入的時候肯定難,當你的佔比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成本、利潤的壁壘就非常高了,別人進入的難度也會大大增加。」鍾良開這樣說。當然,他也感到危機四伏,在資本尚未把注意力集中到細分市場時,他要儘可能地拓寬自己的護城河。

目前,東瑞物聯的貨物結構中,普貨僅佔1/3的份額。「高附加值的、現金流好的我會留下來,剩下的我就去逐個突擊專線市場。」鍾良開說,東瑞物聯也已開始向服裝市場發力。

3)做重資產。

如果想要在專業市場站住腳,服務質量一定是要下重注去投入的事情,所以最近幾年,東瑞物聯開始自己買車。

「在當前環境下,自己單打獨鬥確實有點累,如果手上沒有一些特殊的東西,想要在這個環境下健健康康地走下去,能走多遠,真的是個未知數。」鍾良開說。

提升服務質量,是東瑞物聯當前的首要任務,畢竟這是在專業市場站穩腳跟的基石。而這一點,也正是多個平臺向東瑞物聯拋來橄欖枝時,他所擔憂的。

鍾良開舉了一個小例子。平臺型企業處理問題時的靈敏度不夠,而在自己的直營體系下,即使客戶需要夜裡收貨,他也能做服務保證。當然,這種事情一年中可能也就遇見兩三次,但這兩三次做好了,這個客戶就會變成粉絲級客戶。這一舉動其實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態度問題。(運聯傳媒:tucmedia)

4)包產到戶。

東瑞物聯的「包產到戶」是從兩個層面進行的,一方面是車,另一方面是線路。

■ 車的運營模式上,公司佔一半股份,司機佔一半股份;貸款由公司付,三年以後車歸司機或者變現。這樣的模式下,司機對車的態度會發生轉變;對公司而言,降低了管理成本,將投資主要用於車廂。

■ 線路的運營模式上,將線路承包給線路經理,公司拿20%股份,線路經理拿80%。在鍾良開看來,一家公司如果錢都裝到自己口袋裡,別人肯定不願意給你做;你自己全部抓在手裡,每一個都抓不住。所以他選擇放開手,讓線路經理去做。

當所有的事情都握在自己手中時,公司做的是分蛋糕的工作,而包產到戶之後,就變成了企業帶領一個團隊一起做大蛋糕。東瑞物聯西安往返杭州、無錫的線路運營業績,讓鍾良開明顯感覺到,線路的業績正逐步上升。

但這條路剛開始並不好走,前期公司需要在資金、資源上給予一定的支持,而不是把線路交給承包經理後就不管了。如果最後虧損,線路經理不幹了,影響的必定是公司的品牌形象。所以,前期公司會想盡辦法幫他們賺錢,慢慢把他們扶起來,「扶上馬還得送一程」。

這樣一系列的轉型過程中,雖然東瑞物聯篩選去除了大量客戶,但其開拓專業市場和「包產到戶」激發團隊積極性等舉措,為其帶來了更多的增量。鍾良開從公司每天的總體發車量上感知到,今年大概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十幾的量,而這些量還是與普貨拉開距離的高質量貨物。

《運聯傳媒》曾總結出一句話:在未來的專線變革中,有1/3會死亡,1/3被收購,剩下的1/3會獨自長大。顯然,東瑞物聯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野心,他們是盯著最後那1/3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