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教並融及古巷清幽 濟南

諸教並融及古巷清幽 濟南

古巷

諸教並融及古巷清幽 濟南

悶熱中的清幽聖地奧森

諸教並融

由於歷史和民族的原因,濟南是各種宗教和諧發展的福地。除了道教的五峰山和佛教的靈巖寺之外,濟南城內有許多清真寺和教堂。

禮拜寺街的清真南大寺始建於元代,歷經修葺,現在成了最為完整的清真寺建築群。清真北大寺位於永長街,是國內百座知名伊斯蘭教清真寺之一。濟南清真女寺是國內首座女穆斯林進行宗教活動的阿拉伯式建築的清真女寺。在濟南的杉槁園街、北大槐樹街、小金莊和黨家莊等地,還有幾處各具特色的清真寺,不僅為穆斯林提供了活動的場所,自身也成了泉城風景的一部分。

建於1905年的洪家樓天主教堂在洪樓廣場北側,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築。教堂的拱門上層層雕花,裝飾美觀;高聳的四個尖塔相互呼應,別具一格。其他三個天主教堂分別位於將軍廟街、林家莊和賢文莊。

平陰的胡莊尖山聖母教堂具有四百多年的歷史,與上海佘山、吉林江南聖母教堂並列為全國三大宗教聖地。竣工於1926年的經四路基督教堂能容一千多人,是濟南最大的教堂。

自古“四民有常業、六禮有常儀、歲時有常節、衣食有常制”,各種宗教的傳經佈道,對濟南民風的形成很有幫助。尤其是孔孟思想的影響較深,濟南人對陌生人一般稱呼為“老師”,淳樸實在。

古巷清幽

濟南老城裡有許多行人稀少的街巷,如靜室幽蘭一樣綻開著絢麗的花朵。曾經遍佈城區各處的老街老巷老房子是濟南歷史文化與民俗風情的重要見證,剪子巷、芙蓉街、高都司巷、榜棚街……每個好聽的名字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比如後宰門街之所以被泉城市民喜愛,主是因為這條街有好玩的、好吃的和好看的。該街的東頭曾經有過濟南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關帝廟;有過僧侶禪居的福慧禪林;有創出魯菜名吃“九轉大腸”的飯莊“九華樓”;還有以製作豬肉灌漿包、罐兒蹄聞名的同元樓飯莊......

貢院牆根街因位於貢院東牆根而得名。濟南為縣、府、省三級衙署聚集地,擁有各色書院,這些文教場所集中在環境清幽的大明湖南岸。貢院是舉行鄉試或會試的場所,原有“明經取士”、“為國求賢”兩座牌坊,以標榜科舉制度的公正與廉明。考試開始時監臨、監試、巡察等考官在全院制高點明遠樓上監督考生。

隨著城市的發展成長,這些街巷不可避免地改頭換面或徹底消失,但是在一些地方,仍能見到當年的痕跡。其他的舊街巷還有:曲水亭街、東流水街、王府池子街、司裡街、制錦市街、鞭指巷、舜井街、館驛街和普利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