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萬人可能失去事業單位編制,鐵飯碗不再鐵……

2018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很多項事業單位改革都會在本年啟動,要知道,早在2016年人社部就明確深化事業單位改革措施,2017年具體明細也已經出來,在事業單位這麼多舉措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就是事業單位編制,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下,這三類事業單位不幸會被取消編制:公立醫院、高校教師、以及事業單位中的工勤崗。實際上從2017年開始山東省就已經率先實施起來了,收回5000個事業單位編制,數據顯示,我國高校還有醫務人員在編人數再加上工勤崗合計將近有三千萬人,也就是說有這麼多人將要失去編制。

近千萬人可能失去事業單位編制,鐵飯碗不再鐵……


鐵飯碗不利於激勵大家的積極性,也不利於提升單位的服務意識,更不利於考核管理。因此,隨著我們行政機構改革,事業單位的改革也將進一步深入,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也要進一步提速。

根據中央要求,到2020年底前,我國事業單位將完成分類改革。全面建立起功能完善、服務優化、公平公正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公益服務體系。今後,不再批准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和人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目前,事業單位改革已進入深水期,現在距離年全面完成的時間節點已經很近了,從現在起到明年上半年,全國各地將開始事業單位改革攻堅戰。這一輪改革將是非常難的,是否有近千萬人將失去事業身份不好說,但是肯定有很多人會因為改革失去事業單位身份的。

我們的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目標是將現存的事業單位分為四類:行政類、生產經營類、公益一類、公益二類。

一、各類事業單位改革進程

近千萬人可能失去事業單位編制,鐵飯碗不再鐵……


1、生產經營類。目前事業單位中生產經營類的已經基本改革到位,其使用的自收自支事業編制全部撤銷,人員改製為企業員工或自主擇業。

2、公益二類。這部分財政給予經費補助。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和非盈利醫療服務。改制方法主要是是剝離收費職能,改製為企業經營,自負盈虧,行政管理和公益服務職能交由其它單位承擔。人員按具體情況對待,可自主擇業,也可隨職能劃轉,保留事業編制,編隨事走,人隨編走。

3、行政類。撤銷行政類事業單位,職能人員由相應的行政機關承擔,編制置換為行政編制。這類事業單位改革的難點在於沒有那麼多的行政編制指標進行替換,故而暫時未進行。這個也是改革的難點,這個看以後如何走。

4、公益一類。這些單位給予經費保障。主要有基礎科研,義務教育,醫療,文化等單位,不能交由市場解決的單位。對這些單位主要是剝離行政職能,交由行政單位承擔。而保留的事業機構與編制,明確公益服務職能,優化突出服務保障。

二、這次取消事業編的改革重點可能將在教育,醫療和自收自支單位等事業單位。

近千萬人可能失去事業單位編制,鐵飯碗不再鐵……


1、公立醫院和高校改革。編制取消後,單位可能將繼續保留事業屬性,人員將全部實行合同制管理,不再吃財政飯,而直接與單位效益掛鉤。目前,山東等省已開始改革試點,下一步將在全國推行。這個難度可能不是太大。

2、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改革。部分自收自支單位人員可能隨職能劃轉被分流到其他事業單位,還有些剩下來的人員將被取消編制,推向市場。這個改革可能難度更大一些。

總的來說,目前已經是改革深水區了,這次改革好多醫療教育高校等單位人員將會失去事業編制。

三、最後,看看網友們對此事的看法:

1 在我們這三線小城市,供電局,菸廠普通的公司正式員工一個月薪資都在八九千,住房公積金單位交四五千,還有年終獎金,跟企業年薪,一年十五六萬~朝九晚五,比事業單位舒服多了。

2 醫院和學校慎重,改為聘用他們可以出去接活,對於病人和學生不知道是好是壞;

3 都變成私立醫院和私立學校的話,估計矛盾會更大!

4 行啊,把學校和醫院推向市場,相互競爭,久而久之教育會越來越好,人才流動性也大了。但是,教育成本也會階梯式上漲,讀好學校恐怕不是普通百姓能夠承擔的了。

5 改來改去都是一樣的,辛辛苦苦工作了幾十年,把青春奉獻給了單位,不可能說失業,如果單位說人多了,那從我之後進入單位的先裁了(才輪到我),如果說我老了就要下崗,那還有天理嗎?不拼命才怪!

6 這些公益事業的鐵飯碗本身沒有問題,關鍵是獲取的鐵飯碗的過程。國外很多教師都是鐵飯碗甚至金飯碗,比如在德國和日本教師都能受到社會尊重,是金飯碗,但是獲得教職的過程非常嚴格。

結束語:此刻的我,慢慢放下了手中的磚,默默的去尋找塵封了多年的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