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爲什麼突然被叫停?

近日,從河南、四川、山西、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江西、貴州、西藏這九個省傳出消息稱:目前已明確

推遲一年實施新高考改革。本來定於從2018年秋季新高一學生入學開始實施“新高考改革”的18個省市中,因阻力較大,只有江蘇、河北、重慶、遼寧、福建、湖南、湖北以及廣東這八個省市按原計劃啟動了新高考改革。

“新高考改革”為什麼突然被叫停?

“新高考改革”為什麼突然被叫停?報道沒有詳細描述突然叫停的原因,只是用了“因阻力較大”這五個字來回答疑惑者。先來看看“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具體內容,如下:

推行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加快推進職業院校分類招考或註冊入學。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

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試行普通高校、高職院校、成人高校之間學分轉換,拓寬終身學習通道。

從這個新制度來看,原先分開文理科的高考政策將被徹底廢除,而轉為更加“靈活”地選拔人才,也就是說不再“一考定終身”。

“新高考改革”為什麼突然被叫停?

準確來說,此次18個省的新高考改革並不是“被叫停”,而是“推遲”。也就是說這18個省的新高考改革仍然會施行,只不過是推遲一年後再看看這18個省能不能達到施行的要求和條件,主要原因還在於各地教育水平不一樣,這18個省還不具備改革所要求的條件。

根據教育部的規定,某個省能不能實施高考改革要先組織專家進行評估,只有達到要求的地區才能進行改革。但從此次評估的情況看,即便再給這18個省推遲一兩年時間來好好準備,恐怕還是無法達到新高考改革所要求的條件。

“新高考改革”為什麼突然被叫停?

“新高考改革”方案對中學師資的配備、課程的設計、場地的擴張,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育資源十分豐富的上海和浙江地區,實施新高考改革的效果來看,也有出現師資不足、無法滿足學生選擇,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跟不上要求的種種突出問題。可想而知,在其他教育資源落後的地區也同樣推進新高考改革,這些問題會更加突出。

從已經進行高考改革的試行效果來看,大多不盡如人意。舉個例子:

上海高考小三門實行6選3,浙江實行7選3,看似淡化了文理科的概念,實際上造成了大學選拔優秀人才方面的困難。復旦大學招收的2017屆新生在第一次《大學物理》科目考試中,浙江和上海這兩個地區的考生有多達30%的同學不及格,復旦大學老師評價這些同學的物理水平停留在初中階段。因為高一下要完成6選3,不選物理這一科的同學整個高中3年已經跟與物理基本絕緣,而《大學物理》作為大部分綜合性大學所有專業必修的掃盲性質的課程,考試難度和高等數學一樣,也並不會太高,但是依然出現了大面積不及格現象。

“新高考改革”為什麼突然被叫停?

如果像上海交通大學的《普通物理》也出現類似的情況,對於我國理工科頂尖名校本科生的培養機制和質量都會帶來巨大沖擊。頂尖名校的生源質量尚且如此,普通一般大學的生源更加難以想象。今年新出臺的“強制選物理”政策一定程度上是在進行新高考改革方案實施後出現問題的糾偏,如果大學規定多數專業物理必選,似乎又與新高考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馳,從某種意義上說,2017年高考的上海浙江試點已經失敗了。

像上海,浙江擁有這麼豐富的教育資源,經過新高考改革的學生素質尚且如此,那些教育資源落後的地區在實施新高考改革之後,恐怕會更加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新高考改革還需更多時間去觀察和糾錯,不能過於心急。

如需轉發請留言,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